观控实验苑(GuanKong Experiment Center,GKEC)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loofgk  感庶物之机 悟万律之理  究天人之际 索浮沉之秘

博文

“投其所好”观控实验

已有 3780 次阅读 2008-4-1 08:37 |个人分类:超然观控|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投其所好”观控实验

                         

                        

  于宏义

                           _                      

提要:“投其所好”观控实验,揭示观控主体迎合观控对象之喜好的“必要、可行、有效、乐意”程度,并进行不同视角的整合评价。

关键词:必然世界;实然世界;应然世界;投其所好;观控实验;整合评价         

 

散步偶遇中科院博士生LUTAO,谈及MATLAB软件和“投其所好”仿真,以及“博士层次”宜关注的观控大法,遂成此文。

 

从超然的视野看,我们面对着“必然世界”、“实然世界”、“应然世界”。

“必然世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律定又随机的客观存在。如:时间、空间、物质、能量、信息,任何一元都不能单独存在,而且既随机又律定地互联、互转、互导、互生、互克。因此,基于这“五元五互”的整个世界,既相当有序,又富有生机活力。

“实然世界”是我们已经和正在经历体验的现实世界。实然世界的“真善美”与“假恶丑”同存并在;时时处处的是非、利害、荣辱、功过、苦乐、兴衰,屡见不鲜。

“应然世界”是被人们视为“理所当然”并愿为之奉献的理想世界。媒体宣传和人们想像中的“应然世界”,往往受“信仰正确”或“政治正确”左右,往往将“应然世界”混同于“必然世界”。

争斗多在“实然世界”,问题多在“应然世界”,结果依归“必然世界”。

只有当我们面对的“应然世界”、“实然世界”、“必然世界”足够切实地逼近大统一,人类社会才可能趋近足够的“完美和谐”。

哲学和宗教、以及科学、美学、法学,务须应对“实然世界”、“必然世界”、“应然世界”。

科学的研究对象,简括地可分为三类:自然,社会,人生。潜心的研究者无不按研究对象的内在需求,倾注全力“投其所好”。“投其所好”就是观控主体抓住所论对象的喜好做文章,使其朝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投其所好”褒义贬义并存,既有存心迎合之意,更有艺术谋略之慧。

 

观控实验(GuanKong ExperimentGKE) 旨在“感庶物之机、悟万律之理、索浮沉之秘、究天人之际、求和谐之谛、扬百家之义”,实践反复检验证明这是一种简明普适的“必要,可行,有效,乐意”的方法。

 

《“投其所好”观控实验》必要、可行、有效、乐意”进行四维测度观控。

GKE=〔Necessary, Feasible, Effective, Willing

          (必要,可行,有效,乐意)

 =GKE1,GKE2,GKE3,GKE4

 

GKE1:必要——蕴涵需求的不可替代性需求的规模强度及紧迫程度,“投其所好”特指“观控主体迎合观控对象的必要程度”;

GKE2:可行——蕴涵环境(自然、社会、专业)可行性和系统(人、财、物、信)可行性,“投其所好”特指“观控主体迎合观控对象的可行程度”;

GKE3:有效——蕴涵世界、国家、集群、个体的有效收益及其近、中、远期整合的比较收益,“投其所好”特指“观控主体迎合观控对象的有效程度”;

GKE4:乐意——蕴涵乐意域(物质,精神,生态)和乐意主体(决策者,执行者,相关者)的乐意性,“投其所好”特指“观控主体迎合观控对象的乐意程度”

 

GKE1、GKE2、GKE3、GKE4的原始信息都按“九级分类量化”,并“一般同层同类的中位水平作为评价基准”

与“评价基准”“相当”的量化序为“5”;

比“评价基准”“好一点”、“好一些”、“好许多”、“好极了”的量化序分别为“4”、“3”、“2”、“1”;

比“评价基准”“差一点”、“差一些”、“差许多”、“差极了”的量化序分别为“6”、“7”、“8”、“9”。

所论观控对象的性状态势,可以方便地用自然语言九级分类量化”逼真表达。

九级分类量化”基于实验心理-物理学,其观控隶属度公式为

F(I)= Ln(max{I}+2-I)/ Ln(max{I}+1)

式中,I为排序序号,F(I)为I的对应值(即观控隶属度)。当max{I}=9时,即成

 

九级分类量化

I

1

2

3

4

5

6

7

8

9

F(I)%

100

95

90

85

78

70

60

48

30

可查询观控隶属度.

http://www.sciencenet.cn/upload/blog/file/2010/1/2010129919883544.rar

 

 

观控实验既便于作国际比较,也便于分层分域考察检验

欲考察所论观控对象系统,先须估量不同视角评价的百分“占比”,即:在熟识所论对象系统的人群中,“看好”的人P1占百分之几,“看差”的人P2占百分之几,“一般”看的人P3占百分之几,“公正”看的人P4占百分之几;并且使P1+P2+P3+P4=100%。切实估量“占比”映射“自知之明”和“知人之明”。作为专门考察则可进行抽样检验。

 

[抽样检验]宜用[超然扮演]方式进行

抽样检验,务须要有足够的不同信源类别的样本实业界评价、学术界评价、公务界评价。综合分析比较不同类别样本的评价结论,可为观控对象的性状态势提供重要信息。

〔超然扮演〕是指熟识观控对象的观控者(如Aloof),以自身的实际感悟体验,超然逼真地模拟扮演对象(LUTAO作出“自行估量”。这种[超然扮演],蕴涵“科学艺术化,艺术科学化”便于科学地进行抽样检验,真实地考察观控对象。因为观控者的模拟信息,在直接表达扮演对象的看法-见解的同时,也表现观控者自身的看法-见解——把扮演对象“扮演”得“过好”或“过差”——映射“观控者自身缺乏知之明或扮演失当”——都会使观控者“丢分”。这,可按蕴涵[泛对称性]=[客观性]=[公共性]的集中趋势,对其进行公正-科学检验。

 

按“九级分类量化”细化表达的必要、可行、有效、乐意,详见观控分析[原始信息]。

运用泛系观控实验软件PGKE处理后的输出信息,按均权归并:GKE90.00的为“优”, 78.00GKE90.00的为“良”,60.00GKE78.00的为“中”, GKE60.00的为“差”。详见观控分析[实验信息]。

实践检验表明:认真地而不是敷衍地进行观控实验,切实把握“评价基准”PK“观控对象”,可使观控实验者的素质能力显著提升____领悟“天地之间有杆秤……你就是定盘的星”。

 

“投其所好”观控实验[原始信息]

 编号: 20080326_ LT’BD_LUTAO_ Aloof

指称

占比

%)

必要

可行

有效

乐意

备注[观控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务,电子信箱,身份证号等)

“看好”的评价

10

3

2

2

3

 

Aloof@163.com

 

“看差”的评价

10

6

7

5

5

“一般”的评价

60

5

5

4

4

“公正”的评价

20

3

5

3

4

自我真实评价

 

3

5

4

2

实验操作:

 

“投其所好”观控实验[实验信息]

编号: 20080326_ LT’BD_LUTAO_ Aloof

指称

必要

可行

有效

乐意

备注[[观控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务,电子信箱,身份证号等)

观控对象

LT’BD

77.51

72.36

83.00

82.58

Aloof@163.com

实验操作:             实验签发:         

 

          

    观控实验分析

 


实验信息显示:GKE=(77.51 + 72.36 + 83.00 + 82.58)/4=78.86

Aloof[超然扮演]观控主体LUTAO观控对象LT’BD“投其所好”:“必要”〔〕,“”〔〕,“有效”〔〕,“乐意”〔〕;均权归并GKE78.86,归总评价属于”,离散风险RISK 7.13% 。

 

若有足够多的不同信源类别的样本实业界评价、学术界评价、公务界评价,所得观控分析结论会足够可信。

普及这种具有严谨科学量化测度支撑的观控实验,可为建立健全“自动容错纠错趋真机制”向优化强化无限逼近,向“必然世界”“实然世界”“应然世界”大统一无限逼近。

 

    观控实验服务

 

 不同类型不同对象的观控实验已进行了一代人(20多年)。曾成功用于公务员测评、先导产品观控、基因辨识、风险决策、人生观测度、融合技术观控实验、思维能力观控实验、素质能力测度观控实验、执政能力测度观控实验、企业生机活力观控实验、和谐社会测度观控实验、责权对等观控实验、知识经济和高技术产业发展预研。这里提出了《“投其所好”观控实验》,《观控》课题组YHY01@yahoo.cn 可提供各类观控实验服务

 

 

作者: 于宏义(1939—),男,湖北省科委高级工程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终身研究员,(美国)《世界华人一般性科学论坛》(WCFSGS学术委员会首席顾问,《观控》课题组负责人电子信箱:YHY01@yahoo.cn  ;电话:027-87135605

 

 

参考文献

 

[1] 吴学谋. 从泛系观看世界[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2] Yu Hong Yi; Leon (Xiangjun) Feng; Yu Ran. Pansystems GuanKong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quantization. Kybernete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s & Cybernetics. Year: 2003 Volume: 32 Page: 905 – 911.

[3] 世界华人一般性科学论坛论文集[M].美国智多星国际出版社,2007年1月.

[4] 于宏义.泛系观控技[EB/OL].http://www.sciencenet.cn/blog/admin/images/upfiles/20076221266390711.pdf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422. 2007-5-25 10:14:24.

[5] Pansystems GuanKong Lab[EB/OL].  http://www.aideas.com/gkmsf.php

 

 



https://m.sciencenet.cn/blog-2037-20074.html

上一篇:企业生机活力观控实验
下一篇:观控实验室:定性与定量转换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01: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