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然为师 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angjuyin 木曰曲直 上善若水

博文

【转】孩子夏季饮食调养

已有 2812 次阅读 2009-7-21 10:15 |个人分类:中医科普|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中医, 小儿, 夏季饮食, 王应麟, 中医影响世界在线论坛

      孩子在炎热的环境中学习和玩耍时,代谢会增强,营养消耗也会增加;又因天热大量出汗,营养成分容易在汗液中流失。同时,很多孩子会有“苦夏”的现象,即孩子出现不好好吃饭的现象,这样,孩子食欲减低和消化吸收不良又限制了营养的摄取。可见,夏天孩子的饮食调养是非常重要的。
      1. 注意补充营养

      首先,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以鱼、肉、蛋、奶和豆类中的蛋白质为好。
      其次,要补充维生素。热天出汗多,维生素代谢增强,需要较高量的维生素。新鲜蔬菜及夏熟水果如西红柿、西瓜、杨梅、甜瓜、桃、李子等,含维生素C尤为丰富;维生素B族在粮食类、豆类、动物肝脏、瘦肉和蛋类中含量较多。夏季可以给孩子多补充这些食物。
      再次,要补充水和无机盐。夏天孩子活动多最容易出汗,易流失较多的水分和无机盐,这时就要给孩子随时补充,一般要多吃蔬菜、水果、豆类或豆制品、海带、蛋类等。
      2.多吃清热利湿的食物
      中医认为“长夏多湿”。清热的食物在盛夏时吃,而利湿的食物整个夏天都要吃。这类食物大都为夏熟的果类,如西瓜、苦瓜、桃、乌梅、草莓、西红柿、绿豆、黄瓜等。
      西瓜,能清热解毒、除烦止渴、利尿和助消化。但不要给孩子吃冰镇时间过长的西瓜,以免伤及脾胃而引发各种疾病。
      苦瓜,有清暑涤热、明目解毒的作用。
      ,属营养保健型水果,营养既丰富又均衡。我国古代称佛桃为“寿桃”称蟠桃为“仙桃”,认为“食之益寿延年”《本草纲目》也提到桃可“作脯食,益颜色”。
      乌梅,性平,具有解热、除烦、止泻、镇咳、驱虫等作用,还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
      草莓,果肉多汁,酸甜适口,香味浓郁,营养丰富,有“水果皇后”的美称。它具有清暑、解热、润肺化痰、利尿止泻、助消化等功效。
      西红柿,夏季最多,营养丰富,有清热解毒、凉血平肝、解暑止渴的作用。
      绿豆,李时珍曾高度评价绿豆为“济世之良谷也”。绿豆具有清热解暑、止渴利尿的功效。热天喝一碗绿豆汤,神清气爽,暑热全消。
      黄瓜,《本草纲目》里提到黄瓜“气味甘寒,服此能清热利水”,可作为炎热的夏天常备的食物。
      3.多吃辛味的食物
      适当多吃一些苦味的食物,如苦瓜等。夏季酷暑炎热、高温湿重,吃苦味食物,能清泄暑热,以燥其湿,如此便可以健脾而增加食欲。
      但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里说:“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养肺气。”是说在夏天尽管天气热,但人们也不可吃太多苦味的食物,苦多则助心火,而伐克肺金,为了防止肺气受伤,还要多吃点辛味食物,以补肺气。葱、姜、蒜、韭、椒等,都是补益肺气的良佳蔬菜。
      4.多吃点温热食物
      夏季饮食一般以温为宜,《养生镜》中指出:“夏之一季是人脱精神之时,不问老少,皆宜食暖物,独宿调养。”在早、晚餐喝点粥大有好处,如绿豆粥、赤豆粥、荷叶粥、莲子粥、百合粥、银耳粥和冬瓜粥等都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但粥不同于稀饭。熬粥,一定要先用旺火让粥迅速沸腾,再用文火慢慢熬煮,使其质地糜烂稀软、口味甘淡适口。喝粥时宜温热食用,不要喝凉粥。
      5.喝冷饮的学问
      夏天喝冷饮能帮助体内散发热量,补充体内水分、盐类和维生素,可起到生津止渴、清热解暑的作用。可选用酸梅汤、赤豆汤和绿豆汤,还可以用菊花、山楂片加水配制成凉茶。
      但民间有“天时虽热,不可贪凉;瓜果虽美,不可多食”的俗语。中医也认为,夏季人体阳气在外,阴气内伏,胃肠道供血较少,大量冷饮会造成胃肠道突然收缩,供血量减少,引起生理功能的紊乱,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造成腹痛腹泻等。所以,切忌因贪凉而暴食冷饮。
      6.注意饮食卫生
     在夏季,孩子最应该注意的是饮食卫生。孩子在夏天爱吃生冷瓜果,但若不注意卫生,就会“病从口入”了。因此,在生吃瓜果时,要注意清洗消毒。更要注意熟食的新鲜,不能吃霉变的食物,以防病原微生物乘虚而入。

      ——摘自王应麟《小儿王的育儿经》

https://m.sciencenet.cn/blog-205594-244708.html

上一篇:【转】中医的哲学思维和医学方法--来自一位临床医生的解读
下一篇:《为学》

1 王立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2: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