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平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ongping2009 面对地震专家与您论道纹坪,置身围棋高手听我谈天说地。

博文

象年轻人一样激情工作——缅怀地质学家张文佑院士

已有 5831 次阅读 2009-12-16 06:41 |个人分类:春夏秋冬|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学者| 人物纪事, 地质学, 张文佑

林秋雁  魏东平  石耀霖      
【科学网首发】我们研究生院自19789月建院开始,张文佑先生便一直投入极大的经历于地学研究生的教育事业,并但任我们地球科学学院(原地学部)的第一届主任。今年是地质学家张文佑院士诞生100周年,借此机会,我们满怀深情,追忆这位大师。透过张先生在研究生院的一些工作往事,表达我们对于一代地学大师,象年轻人一样激情工作的崇高敬意。
一、开创篇
张文佑先生于1909831,出生在河北唐山;由于生病医治无效,于1985211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去世,享年76岁。他193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45-1947年去欧美考察,之后一直在研究部门工作,同时兼任多所大学教授,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第一届学部委员。
1978年,张先生已是一位年届古稀的老人,但是面对当时我国百废待兴的现状,沐浴我国改革开放的春天阳光,他仍象年轻人一样来到研究生院。他激情涌动,大刀阔斧在肖庄(原研究生院校址)的一张白纸上,与我国的其他众多地学界的前辈一起,书写着研究生教育的青春历史。
地球科学博大精深,张先生从宏观战略上考虑研究生教育。他担任地学部主任,并和两位副主任:大气科学的叶笃正研究员以及地理科学的吴传钧研究员精诚合作,开创了地球科学研究生教育的华彩序曲篇章。
70年代末80年代初,地球科学包括的范围不同今日,当初是八大一级学科:大气科学、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空间物理学、地理学、海洋科学与大地测量学。作为首届的1978级研究生,在地球科学领域招收有有四个方向:大气科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与地理学(包括遥感方向的学生)。针对地球科学的内涵和受教者的研究方向,张主任和二位副主任身体力行,首先把学生入学的课程学习——教学工作中的课程设置,作为重中之重加以解决,三位主任还同时亲自走上讲台,亲力亲为地传道、授业与解惑,开创了文革之后,我国已经停顿10余年的第一批地学研究生教育。
1978年,在张先生等人的组织下,首批地学研究生相关的骨干课程被开设出来。这批课程包括:由张先生组织的包括尹赞勋院士(76岁)和研究员叶连俊、谷德振、赵宗博、吴利仁、姜传武、刘承祚与应育浦等8人,在地学院开出的64学时的“地质基础”课程;由吴传钧副主任带领15人开出的100学时的“地理概论”课程;由叶笃正和李麦村开出的“天气动力学专题”课,由叶笃正邀请的来自美国芝加哥大学的郭晓岚教授开出的42学时的“大气动力学”课程,由傅承义院士(1957年当选学部委员,69岁)带领研究员曾融生、陈运泰与祁贵仲等人开出的64 学时的“地球物理基础”课程,以及由陈述彭和杨世仁开出的90学时的“环境遥感”课程,等等。
由于张文佑先生的学术威望,并通过他本人强有力的组织协调,地学院共为1978级研究生开设了17门课程,聘请了57位研究员和高校如北京大学与地质大学的教授学者。这些开设的课程,几乎覆盖了地球科学相关研究方向的全部要求。按理说,能够这样平稳地走下去,地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已经初成体系,教学效果也会很不错,而不需要再花费更多的精力了。但张先生是一位在事业上永不满足的科学家。笔者之一(林秋雁)在和张先生的几次聊天中,便听到他多次谈到,科学家的头脑应该象一匹栓不住的烈马,需要永不停息地向前奔跑。按照张先生的思路,研究生教育的高潮还未到来,后面的路还在继续。。。。。。
二、创新篇
1979年到1984年,这五年,是张先生在我们研究生院大展鸿图、紧张工作的5年,是张先生倾注极大的热情、对研究生院的地学研究生教育花费毕生精力于生命最后的五年。虽然先生1951-1980担任地质所的副所长29年,并于1980年继前任侯德封手中,接过地质所所长职务,管理所里的科研等一应大小不等、繁杂不一的具体事务而工作繁忙,但他却组织更多的专业人员,为研究生院开出了多门专业课程。1979-1980学年的第二学期,他和青年学者马福臣一起开出了36学时的“中国大地构造和区域构造综合分析”专业课;1982-1983学年的第一学期,他又与钟嘉猷、钟大赍,从柏林、李荫槐及李继亮等人,继续开设了“大地构造与区域构造”的专业课。
张先生本人是中国地质学界的代表人物之一,并于1984年出版了他的代表作《断块构造导论》。但他本人在上课中博采众长。张先生讲课中,不仅阐述自己关于大地构造的学说观点,更是吸收“板块学说”和国内外地质大家的学说观点。他认为,大地构造学说是在多学科基础上发展的,包括岩矿、古生物地层及地球化学等,以及数学分析、物理模拟、物化勘探与遥感解绎等一系列基础手段与方法。与此同时,张先生在授课中总是强调实际应用,他常忆起1945-1947年在欧美实地考察的重要性。1983年冬季,74岁的张先生,仍到晋中晋北野外一线去察看地下水资源,后又去河南考察中原油田的石油地质。不仅如此,他还强调研究生学地质要为国家的发展和建设服务。
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华罗庚院士,曾对张文佑院士的评价为“学而优则用”和“学而优则创”。华老的评价是客观的,也是张先生一生工作历程的真实写照。
三、发展篇
1978级的那届地学研究生,许多是考俄语入学的,当时学英语从ABC学起。他们许多人已工作了10多年,大部分是年近30-40岁之间的老大学毕业生。同时学地质的在大学里数理学的相对少些,因此数理基础也相对薄弱一些。
这些情况反映到了地学部和地质所教育处的张仲奎处长和黄翠珠老师那儿,我们也同时向张先生反映了现状,他激动的说,考上研究生就要接受挑战,学习新的知识,苦点儿累点儿算什么,男子汉大丈夫要严格按学校对研究生的要求去作,从长远考虑以适应地质学发展的要求。许多研究生因而选学数理课,苦学英语。时至今日,1978级研究生的刘嘉麒院士,回忆起当年的学习生活,仍然感慨万千,从心里感谢那时对他们严格要求的领导和老师。
1980-1981学年的第一学期,张文佑院士想到应让研究生掌握地学的科学思想和地学的方法论,他和吴凤鸣老师开出了54学时的“地质学史”课。对于该课,许多学生认为这种课务虚,感到没什么直接作用。虽也属专业课,但不象其他专业课学了有价值。对此,张先生无论在课上与课下都强调,地质学史不仅是人类认识地球的科学史,也是地球本身的发展史,它是科学中的科学,并鼓励不同学科的研究生选学。
1984年岁末,那是寒冷的冬天,先生当时已住院一段时间了,地学部何铸文和林秋雁两位老师去中日友好医院看望张先生。他那时已经躺在床上,当年他常说的“烈马奔跑”的雄姿已经不再,病体也使他失去了往日年轻人一样的激情。不过,看到他平静的面容,作者之一仍然能够感受到往日那匹为国家建设发展、为研究生教育披肝沥胆、为真理而永不屈服的“烈马”精神。
今天的研究生,选课与当年相比已不能同日而语。地球科学的方方面面,如今都已迅速地进步与交叉发展。20年过去,今天的研究生院,自2003年起,学制上又增设了夏季学期;现在的地学院,自2004年分离出资环学院之后,我们开设的课程总数,每学年三个学期也已经超过了120门。由张文佑先生等老一辈地球科学家们共同开创的我国地学研究生教育,正在蓬勃地向前。
值此张文佑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仅以这些回忆片段,缅怀先生在绿色校园中,晚年也象年轻人一样激情工作的科学家与教育家之情怀。


https://m.sciencenet.cn/blog-206819-278945.html

上一篇:相互妥协是一种生活【外两则】
下一篇:新鲜【山寨版】

7 刘进平 钟炳 杨秀海 陈国文 杨芳 饶海 zhaowanfu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13: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