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liangw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nliangwang

博文

熵学-20

已有 1495 次阅读 2022-2-14 09:28 |个人分类:熵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熵学-20

热熵学与统计学

2022-02-14草稿

王安良

按:热力学乃至热力学熵的一个发展高峰是玻尔兹曼。爱因斯坦(爱氏)及之后,因为人们要么纠缠于量子还是波(相对论);要么“爱”、“恨”竞争过度,大部分人都成了历史学的“炮灰”。到金岳霖、普里高津、Mandelbrot时代,逻辑和统计已深入到普罗大众的内心,再加上香农用薛老猫“乱脑”,至今即使在热力学领域,人们的大脑里装的不是热熵而是信熵。再也不会“逆热力学第二定律”,回到爱恨有度的时代。在没“有情”人的情人节里,多少玫瑰和奶茶,都是酸涩苦辣咸的,唯独缺少了“甜蜜”。

       显然,热力学熵不等同信息熵,也不等价或等效。问题是有的人总“偏心”呢?因为社会或宇宙热点“转移”。正如杨先生所述:盛宴已过。如果以1922年为节点,百年来热力学熵越来越”冷“,信息熵越来越”热“。所以,某些人认为“热熵是信息熵的一种”,毫无奇怪。

       统计数学和统计力学各是一门“成熟”的学科。唯独没有(或缺失)统计热学,为何?不“老老实实”地回答:因为没有成熟的“统计功学”。“严谨”点,我们被普氏(普利高京、普罗、普世等等)给带歪了,把分科学当作“神”。爱氏是“上帝”,“恨氏”是撒旦,只要给某人一贴标签或“戴顶帽子”,就玩完。

         严肃的技科(技术和科学)研究从未停止和中断,甚至在关起门的岁月里,少了苍蝇和蚊虫的干扰,发酵效果可能还更好,文化渐渐在卷积中发生蜕变。 统计学在看不见的地方,对”热“涨落起了决定性作用。人们不仅认识了极冷和极热,并发明了”结构“和”混沌“。且在信息熵方面越走越远,并在智能还是智慧等词语上,概念和内涵不断纠缠,“理”不清,“道”不明。

         热力学熵是物质的一个属性,跟质、积、电、磁、摩尔等级,是个“偏性”。热力学熵不是数学熵,而是物理熵,或更广义的物化熵,当然非统计熵,更不是信息熵。           

参考文献

[1]       






https://m.sciencenet.cn/blog-2071524-1325197.html

上一篇:熵学-19
下一篇:熵学-21

9 郑永军 李宏翰 文端智 尤明庆 杜占池 程少堂 罗春元 宁利中 张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0: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