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漫漫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aywuyi 出版信息类科技图书

博文

70年代:为了学术而放弃金钱的徐迎晓【转载】

已有 6442 次阅读 2009-3-5 11:24 |个人分类:读书笔记|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学者| 人生, 学术, 编程

最近看到一篇介绍IT人生的文章,感觉很有代表性,转载如下:

一.请先介绍你的出生日期、籍贯、现任工作单位和职务、参与工作时间,还有历年来的工作履历。
徐迎晓 出生于1973年,籍贯:江苏淮阴,1996年开始参加工作。1993年保送东南大学机械系硕士研究生,经过激烈竞争,成功地进入该系最偏向计算机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研究方向,完成了由本科的机械专业向计算机方向转移的第一小步。1996年来到上海大学网络中心,算是正式跨入IT界,之间经历了多家IT公司的兼职,做培训、写技术文章、出书和做研究,日趋成熟,游刃有余。1999年考入复旦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2002年7月获博士学位,最终摆脱非科班出生的帽子。2002年破格评上上海大学副研究员,圆了部分学术梦想。

二、请回答填写下列问题。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和感受作答,长短不限,但必须全部属实。
    1、进来IT业界这么久,对你个人的改变或发展影响最大的是什么?
  进入网络中心做网管,并在当时其下的Leap公司做IT培训,使我从一个网络的门外汉成为不折不扣的网络专家。伴随着公司一起长大,成为公司的骨干,相继获取了CAN/CNE/CNI/SCJP/CCNA一大堆证书,摆脱了毕业时惶惶然不知能够做什么的心境,在讲台上获得了绝对的自信,在做工程项目中发现IT界没有我做不了的事情。
    2、在这行干到现在,你对钱有什么看法?
  受传统思想毒害太深,一直以为钱是身外之物,一心追求学术发展,因而找工作时也全部在高校中求职。工作以后曾经有多个月薪两万又很轻松的工作摆在我面前,但是我主动放弃了,只是为了心中的学术梦想。但当我的父母为居无定所而苦恼,母亲住院期间因为现金没跟上而被突然停药,岳母住院时因为手头没有足够的住院押金而在走廊中呻吟着等待筹集现金时,我知道对于生于70年代的我们,金钱已经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我们的父母是被时代牺牲的一代,生于70年代的我们无法置之度外,对金钱的潇洒或许只能等待下一代。年近30,才发现为了学术而放弃金钱的想法也是很傻的。学术的背后仍是金钱:没有钱,就没有学术助手,只有孤军奋战;写出来的学术论文水平再高,交不出钱仍无法发表;没有钱也无法参加国际会议进行学术交流。而即使在学术机构,争取到多少科研经费仍比个人的学术水平更重要。事实上,至少在目前的社会,个人的成就感更多地来自金钱的多少而非学术的高下,而金钱的多少在很多时候更决定着学术声誉的高下。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先去挣足足够的钱。
    3、你觉得入行以后你做的最成功的一件事是什么?请详细说来听听。(请交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经过、结果)
    在南京读硕士研究生后不久,导师课题很少,连使用计算机的机会都很少,我总觉得吃不饱,谁给我用一用计算机我愿意一分钱工钱不要,甚至倒贴。但那时大学生兼职主要还是家教,技术类的兼职机会还很少。经过漫长的等待,终于在学校门口的树干上看到了一个小广告,是南京师范大学下面的一个公司招C++程序员,那时C++刚开始热门,图书馆只有清华出版社出版的一套书,我忙借过来狂看。图书馆阅览室是当天借当天还的,因此每天早上都急急地去抢书,生怕被别人借去了。狂看三天后,以前只听过面向对象这一个词的我终于初步知道了类、对象、方法之类的概念了,赶在截止之前最后一天去面试,面对诸多高手,居然凭自己的东南大学的牌子而和另一个校友一起胜出。这是我的第一个计算机类的兼职,一个月的不舍昼夜和废寝忘食,终于赚来了近500元钱。现在如果还有机会像那时那么辛苦,足够我赚好几万了,但那时研究生的补贴只有几十元,各种加起来100元上下就是我一个月全部的收入了。500元虽不是天文数字,但也像现在的几万元足够让我心狂跳了。觉得赚钱真是容易,又给我电脑用又给我这么多钱。拿出100多元给家里买了个微型缝纫机,其余的存起来。买缝纫机时走在新街口百货商店和鼓楼百货商店,第一次发现店里的东西真便宜,大部分东西我的500元都可以买得起。
    4、在未来的日子里,你最看重什么,最渴望得到什么?
  最看重生活质量。荣誉、地位、学术、金钱一切都是假的,这些东西只有能够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才是活生生的让自己和家人受益。最渴望宽敞的住房,安静的书房和自由的工作。
    5、你觉得生在70年代的IT人有什么特征是其他年代的人没有的?
  不论是计算机还是国家,生于70年代的IT人都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贫乏到丰富,从困苦到小康的过程。因此,我们能够适应最艰苦的物质生活和最原始的计算机操作,也能够享受最富足的小康生活和手写/语音输入、网络会议。我们是历史的见证人和参与者。但生在70年代初的IT人极可能是被牺牲的一代,在终于等到了Internet所带来的与国际接轨、各尽所能的时代时,最富有创造力的年华已经快要过去。我在最具有创造力的年龄没有计算机使用,只有在教室的桌子上闭着眼睛练键盘指法。生于80年代的IT人将跳过我们十几年的弯路,直接与国际接轨。生于70年代初的IT人赶上了末班车,而生于70年代末和80年代的IT人将出现一批真正的大师。

三、你对同龄人和后辈还有什么话要说的?
  发展是硬道理。不要为了讨好任何人做牺牲。做任何事情都是有人喝彩有人说风凉话,只要一件事有助于自己的发展,那就去做,不管周围的舆论和冠冕堂皇的宣传。

转载地址:http://arch.pconline.com.cn/news/subjectnews/xl/10212/118702.html



https://m.sciencenet.cn/blog-208988-218503.html

上一篇:《信息检索系统导论》的编辑手记
下一篇:什么是云计算

2 章成志 向峥嵘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6 03: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