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翔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nhongyan99 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恢复生态学

博文

微创介入疗法

已有 5618 次阅读 2009-6-17 21:05 |个人分类:给家人|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腰椎间盘突出, 微创介入疗法

所谓微创介入疗法,就是通过很小的创口(只有2毫米),用特制的埋线针,将用几种中药处理过的羊肠线植入到病变的相应部位,产生治疗效果。这种疗法较传统的摘除手术简便易行,只需在局部麻醉下植入羊肠线,肠线植入后即分解溶化,经体液吸收,与此同时促使脱出的椎间盘吸收回复,从而使被压迫的血管神经松解,恢复了功能,血液循环畅通,椎间盘突出所致的腰痛,下肢麻木,行走活动受限等症状消失,达到了治愈病痛的目的。

微创介入手术的注意事项

(1)术前准备:

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神经介入镇痛术

 

   慢性的颈、肩、腰、腿痛多是由于椎间盘突出所造成,发病原因主要在于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化、外伤和劳损等。病变的椎间盘向后方的椎管内突出,或破裂导致间盘液漏出,造成椎管内的脊神经根、脊髓等相邻组织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和单侧或双侧腿疼、麻木等临床症状。很多人虽有临床症状但是影像学检查没有明显异常(此多为纤维环退变、破裂造成炎性物质聚集所致),长期以来人们对于这种终身痛苦往往只能采取忍受的方法,开口喊痛被认为是不成熟、不坚强的表现,少数人还被误认为是精神心理异常。

 

   传统治疗多以手术为主,因手术切口大、剥离组织范围大、出血多、不可避免的软组织损伤、骨损伤、脊柱稳定性受破坏、卧床和术后恢复时间较长,以及较为常见的神经粘连或硬膜外腔的粘连等不良作用,而使病人惧怕手术治疗。颈、腰椎盘突出症患者渴望能有一种不开刀、创伤少、痛苦小、恢复快、疗效佳、安全、简单的理想方法。

 

   目前,我院(广水市中医院)治疗此类疾病主要有两种方法:

      其一是微创神经介入镇痛术:是在CT准确定位下于病变椎体棘突下局麻后,用穿刺针穿刺椎管内,注入造影剂后,置入导管,接入镇通泵,埋管,通过镇通泵持续给药,阻断疼痛信号的传导、消除局部水肿和炎症,在换泵的过程中,结合臭氧的强氧化功能和胶原酶溶解椎间盘,解除突出的椎间盘对神经的压迫,而对骨、神经根等其他结构和组织不发生作用。

      其二是神经射频微创镇痛术:是在CT定位下将射频针准确的刺入靶点椎间盘,给予选择性适度热凝固毁损,溶解椎间盘,阻断疼痛信号在神经内部的传导,而消除疼痛,避免了过去盲目穿刺疗效不佳和并发症多的缺点。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微创介入疗法,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具有经济、简单、创伤小等优点。 

 

 

    1,术前不必禁食。避免食进产气过多的蛋白类食物,如韭菜、面条、红薯、土豆等,以免肠道积气影响监视图像清晰度。

    2,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避免手术体位引起的不适,术前2日可仰卧把枕头垫在肩背部,联系颈部过伸位;术前反复联系用手指向健侧推移气管与喉部,以适应术中推移。

    3,对于慢性咳嗽及习惯性便秘者要先予治疗,以免术后腹压增加。

    (2)术后注意:

    1,腰椎术后应绝对卧床6小时,腰部固定不动,四肢可自由活动,6小时后系上腰围,在护士帮助下可下床上卫生间;72小时之内尽量卧床休息;术后腰围固定3-4周。

    2,颈部术后置枕平卧6小时,尽量减少颈部活动;术后观察穿刺局部有无出血或血肿;术后颈托固定3-4周。

    3,术后一周内尽量不洗澡,以防止污水浸入针眼引起感染;

    4,腰椎术后3个月内严禁腰部负重,忌久坐、急转身、过度弯腰、扭腰动作。

    5,忌吸烟,忌饮酒。

    6,术后适时行颈腰背肌锻炼。

    7,腰椎术后两天腰痛可能缓解不明显,有时甚至加重,这属于正常现象,大多于3-4天内减轻、消失。因体质差异个别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疼痛剧烈,但口服或注射强效止痛剂后症状即可缓解。患者在术后,大多在半个月内症状减轻或消失,极少数病人可延迟一个月方显疗效。恢复期休息不应少于3个月。半年后才可逐渐恢复重体力劳动。这一期间要耐心等待,不要性急,此亦属正常现象,要严格按医生的嘱咐做好术后康复。腰腿疼痛症状减轻或消失后,病人仍应注意休息,加强功能锻炼,防止受伤。如有腰腿疼痛症状,要及时与医生联系复查。



https://m.sciencenet.cn/blog-209374-238755.html

上一篇:【转】当你不开心时读读它
下一篇:关于腰椎间盘突出分类的一点说明!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21: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