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人类知行系统的演化走向分道扬镳?二、研究哺乳动物知行系统的意义 精选

已有 6185 次阅读 2023-6-30 17:34 |个人分类:认知科学|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吕乃基 

本文原文15000多字,发表时因篇幅所限,删至约12000字。此处按原文上传,并补充从投稿至今新的资料和想法。为版权故,请引用者务必注明:

 

吕乃基,人类知行系统的演化走向分道扬镳?《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23,3,165-172;

 

笔者已上传了“人类知行系统的演化走向分道扬镳?引言”

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10844&do=blog&id=1392347 

和第一部分“一、在先(先天)的哺乳动物知行系统”

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10844&do=blog&id=1392652 

此文是“人类知行系统的演化走向分道扬镳?”的第二部分。

 

本文所讨论的“哺乳动物知行系统”,并非是哺乳动物本身的知行系统,而是人类从哺乳动物继承下来的知行系统。有两条研究路径,其一,尚未及较少接受理性的原始部落和古人的知行系统。列维.布留尔的《原始思维》和列维.斯特劳斯的《野性的思维》细致论述了原始人的这种由哺乳动物继承下来的知行系统其二,扣除理性之后的现代人的知行系统。然后再对这两条路径加以梳理和归并。

1.认识、完善和推进人类的认知和行为

对于以科学和技术为核心的知行系统,在认识论等领域已经有大量研究成果,相对而言,对于人类与生俱来的哺乳动物知行系统的研究远不充分。哺乳动物知行系统与哺乳动物的生存环境自然界密不可分。相对来说,哺乳动物知行系统在自然界发挥作用,科技知行系统则在实验室、车间和办公室,在城市大行其道。人类对绿色的眷恋既是出于审美,更是源于与生俱来的哺乳动物知行系统。人类通过旅游等方式频频回到自然界,可以说就是由科技知行系统回归并激发哺乳动物知行系统。知行系统及其运用场景的关系值得研究。

哺乳动物知行系统涉及到无意识、潜意识、本能、情绪化、直觉、非理性、反智等等,每一个概念都已经有大量研究成果。由这些概念还可以再扩展到如乌合之众、集体无意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巴赫金的“狂欢理论”羊群效应和男女性别差异等等,还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主体主义新野兽主义、神秘主义,以及嵌入、场景和波兰尼的隐性(默会)知识等。还可以加上概念之间的关系,如“知情意”的关系,或康德提出的心灵的三种机能,认知、情感和欲求的关系。一个重大课题是,人在群体中的知与行,或者说,群体对个人知行系统的影响。研究哺乳动物知行系统,不仅有助于揭示三大起源之一的意识起源,而且关系到认识和理解,进而完善和推进人类的认知和行为。

2.规范、引导相关技术的发展

人工智能的发展存在不同的技术路线和争论,与哺乳动物知行系统的关系可以作为区分的路标之一。强人工智能认为,人工智能的进路须全面跟随人类的足迹,揭示和再现人的意向性,解开莫拉维克悖论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且要回过头去,揭示人类先天的哺乳动物知行系统如运用大数据人脸识别来分析情感和情绪等。通过对特征数据的相关性分析评估人的人格特质、道德信用特征甚至犯罪的可能性,被认为是现代相面术与颅相术“缸中大脑”等心脑关系之争,涉及包括身体在内哺乳动物知行系统的生理基础。脑机接口涉及“知/思”与“行”(同样涉及身体)的关系。元宇宙的发展更多的直接面对人的感官世界,可以说也就是契合哺乳动物知行系统。生物技术的发展则是从硬件角度探索哺乳动物知行系统的载体和运行方式。相反,不注重重现生命形态的人工智能被认为是“伪智能”。尽管AlphaGo Zero秒杀人类智慧,但它却是冷冰冰、无生命的机器,缺少一颗热血沸腾的量子计算机等技术的发展可能追溯人的脚步,由哺乳动物知行系统亦步亦趋。万物皆可数字化。

一篇文章的标题是“人形机器人:虚幻的尤物”。此即弱人工智能路径,倾向于无视人的哺乳动物知行系统,高举“脱碳入硅”的旗帜,走人工智能自己的路,让人类去说!即使人类在人机回圈中学到了什么,由于人类源于哺乳动物根深蒂固的认知惯性,高阶的算法认知也难以在人际传播。有业内人士表示“人类相似性不一定是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发展的理想目标,让人工智能不那么像人类,可能是一种更加明智的做法。”图灵测试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分殊,或者说分辨二者的尺度,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就是脾气,而人工智能没有脾气。“脾气”,显然归入哺乳动物知行系统,而非科技知行系统。AI现在需要“解放自己”。未来的人工智能如果有“心”,多半是“冷酷的心”。弱人工智能与科技知行系统走得更近,而置哺乳动物知行系统于不顾。

Gartner将生成性AI列为未来具有影响力技术之一,生成性AI可以学习并抽象出输入数据的内在模式,并利用这些模式生成新的类似内容。人类只需设置好场景,生成性AI就会自主输出想要的结果,不仅带来零边际成本的内容生产变革,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避免来自人类思想和经验的偏见。另一项具有前景的技术是数字虚拟人,数字虚拟人既是元宇宙的原住民,也可以全方位与人交流。人机回圈,这里的“机”包括人工智能、区块链、原宇宙和生物技术等。

哺乳动物知行系统成为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和脑机连接共同研究对象。揭示哺乳动物知行系统的奥秘不仅关系到人工智能、元宇宙和生物技术等的发展路径,而且关乎人类的未来。

3.推进启蒙和“第二次启蒙”

启蒙运动的源泉之一是以理性——其核心是科学——认识一切,传统所以为是的一切,都需经由理性的质疑。笛卡尔开启认识论转向,区分知与行,我思故我在,到18世纪“以头立地”,我在故我思。

启蒙运动具有内外两个方面,外在的启蒙,指其深远的社会和历史意义,主要是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论。任何国家和民族走向现代化的关键,都在于能否和如何将之与本国国情相结合。内在的启蒙,在本文的意义上,即人的知行系统在哺乳动物知行系统基础上萌生新的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知行系统,并由此展开后者对前者的反思和批判。康德的经典定义是:启蒙就是敢于运用自己的理性,从自我导致的不成熟的状态中觉醒。再进一步还需区分法兰西启蒙和苏格兰启蒙。外在的启蒙为知行系统的跃迁和反思创造良好的环境;内在的启蒙是外在启蒙的依据,没有知行系统的深刻蜕变,就不可能实现外在的启蒙。

进入20世纪,特别是20世纪下半叶后,在世界上的大部分人尚未启蒙之时,少数人已经开始反思启蒙和现代化,探讨后现代和“第二次启蒙”,包含亨利·戴维·梭罗等人提出的“恢复野性”,要求在文明中融入对野性和未经驯服的自然的热爱。有必要区分启蒙前后的哺乳动物知行系统。启蒙之前的哺乳动物知行系统抵制启蒙、有待启蒙、反思和接受理性的梳理;启蒙之后的哺乳动物知行系统,有待在理性的基础上复归和重生。

启蒙很可能只是对于一部分,甚至少数人而言,多数人可能永远过不了启蒙的门槛。在亨廷顿文明冲突的背后,追根溯源,有哺乳动物知行系统隐身然而巨大的身影。

4.人性与兽性的张力

“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三体》中的一句话,令人回味无穷,“兽性”在此非贬义词。人类的知行系统,还关系到伦理道德规范和信仰。兽性和人性,前者在历史上先于人性,在逻辑上成为人性基础;人性既受制于兽性而又超越兽性。失去人性,失去很多,指控制和超越兽性的部分,兽性犹在。失去兽性,则是失去包括基础在内的一切。兽性,即哺乳动物知行系统。苹果公司CEO库克不担心机器思维越来越像人,但特别担心人的思维越来越像机器

一个典型事例是2022年奥斯卡颁奖现场的耳光。支持者认为,威尔史密斯用男人的方式维护妻子的尊严,快意恩仇。反对者则指威尔史密斯在象征电影圣堂中大打出手,是对奥斯卡,以及出席现场所有人和电视转播前观众的不尊重。威尔·史密斯承认自己“过于情绪化。在充满爱和善良的世界里,不应该有暴力的一席之地”。反过来,清华教授对“今天的年轻人恋爱极度理性”感到“心疼”在弗洛伊德看来,动用哺乳动物知行系统是人的本能,而本能总是略大于基于科技知行系统的对本能的控制和制约。甚至少数已经站在科技知行系统台阶上者,不时还想方设法回到下面的阶梯,留恋对于哺乳动物最为适宜的自然界,回到青山绿水之中,美其名曰:“诗和远方”,逃避需要思考和行动的现实世界以释放科技知行系统与作为常态的哺乳动物知行系统之间的张力。

一部人类史,浓缩起来,不外乎人性与兽性之间的博弈,或张或驰。兽性,换一种说法,就是与生俱来的天性。

前不久国际足球赛上“追风少年”的知与行,为这场博弈提供了最新案例。

以上各点都有待详论,此处仅点到为止。总之,研究哺乳动物知行系统,有助于全面认识和理解人的知行系统及其演化;有助于为人工智能、元宇宙和生物技术等的发展提供支撑,以及构建人类的未来;有助于揭示现代化进程中所发生的国家和民族的分野和文明冲突在知行系统上的根源。

从根本上说,哺乳动物知行系统关乎人之本性,人之“三有”,有罪,有限,以及存疑的“有救”。



https://m.sciencenet.cn/blog-210844-1393576.html

上一篇:人类知行系统的演化走向分道扬镳?一、在先(先天)的哺乳动物知行系统
下一篇:人类知行系统的演化走向分道扬镳?三、哺乳动物知行系统的特征

7 郑永军 武夷山 周忠浩 曾杰 孙颉 杨正瓴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4 12: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