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关乎其外,略乎其内,何也?

已有 3993 次阅读 2010-2-17 08:53 |个人分类:社会评论|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中国, 传统文化, 大陆, 内生之路, 外生之路

吕乃基

中国的平民百姓与外国人相比较而言,更为关注国际和国家大事。例如常有报道说,美国老百姓对世界上的事情漠不关心,对中国的关注远不如中国人对美国的关注。若是再细分,可以发现,同为中国人,台湾人更关注身边的事情,而大陆人则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时刻记心间。拿现在后现代的时髦话语来说,就是“宏大叙事”。比较一下金马奖和金鸡奖,前者家长里短,后者不是“天下”,就是“主旋律”。前两天看到报端有这样的言论:国人(以下不注明均指大陆)可以忍受身边的侵权,“被”勒紧的不仅是裤腰带,但要在世界上说“不”,敢于“不高兴”。

由此可以提出几个问题。

1.    中外为何有此差别?

2.    海峡两岸为何有此差别?

3.    大陆的后现代学人,为何在学理上消解宏大叙事,却在实践上坦然接受?

问题一。

首先可以归因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入世,对政治——人际关系的关注,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梁漱溟把人类所面临的事务区分为人的三大关系,即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以及人与自身。参见由人的三大关系说开去(之一)。西方文化始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先发展科学技术和经济;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际关系,政治和伦理道德先行;印度则回到内心,强调与心灵的对话。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两句话是中国政治家,甚或普通百姓的抱负。后一句话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引起一些外国朋友的不安:前面的六个字还可以接受,最后的三个字……能不能不提?

其次是近代以降的国情世情。鸦片战争以来,国家多难,民族存亡。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国家和民族自然是第一位。建国后,中国走的是典型的“外生之路”(参见内生之路与外生之路(一)),其核心是,以强大的政权动员民众。在涉及整体与个人利益时,强调“大河有水小河满”。再加上中国处于某某包围之中,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等等。改革开放后,外强内弱依旧(内生之路与外生之路(四)——渐进式社会结构转型的背景和条件),外生之路坚定。于是民众自然把自己的命运寄托于国家,自己的权益让渡于国家,并且关心“远在天边”甚于“近在眼前”。在这样一条利益的传递链上,最终,不是眼前的某人某事,而是地球某地发生的事情侵犯了我的权益,让我勒紧腰带。与当年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正好相反,现在似乎是“安内必先攘外”(参阅孔子学院pk希望小学)。

内生之路的情况正好相反。在发展道路上,不是先国家后个人,而是先个人后国家。在由下而上道路的每一步,都有个人对自己权益的捍卫,对国家权力的限制。好莱坞的大片,每每所见大多是对国家权力的批判和反抗,而且是出于与自身权益直接相关的细节琐事。他们对地球另一端发生的事情不闻不问也就不足为奇了。

问题二。

隐约有这样的共识:这60多年来,台湾,而不是大陆,更多——且不说更好——地传承了传统。倒是大陆传承了更多的“声”,不仅是“风声”;更有意沿着修齐治平之路将革命进行到底。至少在这一点上,台湾人并未继承传统。在此60年间,实际上早在1978年——成为巧合的是,与改革开放恰好同年——后,这一变化已经悄然发生。如果说前30年,台湾走的主要是外生之路,虽然与大陆有很大区别,那么后来至今便渐渐转向内生之路。在基本上完成了赶超之后,政府渐次退出,让社会接过发展的重任,由底层和个体的动力推进社会。台湾逐步走上了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道路。整个社会的重心也就下降到底层、个体,下降到平民及其生存状态。

问题三。

怎样解释某些后现代主义者呢?看来只能是“两分”了,即“一方面另一方面”。一方面,在学术界,他们批判、消解宏大叙事,特别是来自西方的话语权;另一方面,他们生活在中国,生活在一个强大的政权之下,无时无刻不感受到政权的影响。实际上,这两方面或许是相通的,要有一个强大的政权来抗衡西方的话语权。于是,在某种程度上,中国特色的后现代主义往往在消解一个话语权之时,又树起另一个话语权,甚至拜倒在新的话语权的脚下。或许在更深的层次上,这些后现代主义者本身也有对权力的欲望,同样行进在修齐治平的大路上,依然需要宏大叙事。在此意义上,他们实际上并不后现代。

或许只有女性才是称职的后现代,当然如希拉里这样热衷于参政议政的除外。一位官员在餐桌上说,他最讨厌那些女性官员。说她们的官当着当着就不再是女性,失去了性别。这倒与时下把女博士称作第三性有一拼。在一般情况下,女性,因其生理特征和生育、哺乳等需要,天然地关注身边发生的事情。不过在中国,情况又有所不同。作为“半边天”,中国的女性同样风、雨、读书,声声入耳。当然,较之男性,她们更入耳的是孩子的哭声。这多出来的“声”对另外“三声”的干扰,足见半边天之不易,除非如木兰,修炼到“不闻机杼声”。

本文只是说事,并无褒贬之分,更无价值判断。望评论者留意。



https://m.sciencenet.cn/blog-210844-295567.html

上一篇:外生之路六1:汤因比的“否”定理,面临挑战的民族必然兴旺?
下一篇:“原则上”和“解读”

7 王号 杨秀海 吕喆 苗元华 蔣勁松 zhj71626 mqh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21: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