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读金拓老师多篇博文有感(续)——太聪明的机器人

已有 4639 次阅读 2010-3-5 09:00 |个人分类:科技|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机器人, 微笑曲线, 金拓, 世界实验室

吕乃基

31上载的“读金拓老师多篇博文有感”,多位网友参与讨论,感到尚不充分。另外有一条线索似乎也与此有关,提出来一并请金老师与各位过问。

2009-4-9的《南方周末》刊出了记者黄永明所写的“太聪明的机器人”。其依据是43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登载了英国阿伯里斯特维斯大学的罗斯·金(Ross King)教授的文章。罗斯·金研制了一台名叫“亚当”的机器人,它能够像科学家一样做实验,对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假设。整个过程与人类科学家的典型科研方法非常接近。现在想起来感到可能与金拓老师关于世界实验室的设想有关。

“亚当”诞生于五年前,它的“思想”由三台计算机指导,还有一些芯片控制它的硬件。当时金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称这种自动化必然要出现,也是令人向往的。“它必然要出现,是因为需要它来处理21世纪科学中的挑战。它令人向往,是因为它让科学家们解放出来,以便让他们做出更为突出的高水平的创造性进展。”人对机器提出更高要求,并创造能满足自己需要的新的机器人。

“亚当”所承担的课题和它的做法是,使用基因敲除技术去寻找不同功能的酶。酵母基因组所含的6000个基因中有10-15%人们还不知道它们所起的作用。机器人科学家可以在观看酵母细胞的生长过程时,确定它的作用。它利用已知基因现有的功能信息,预测未知基因在细胞生长过程中可能所起的作用。或者利用将该基因从这株酵母中移除的方法,测试其所起的反应[i]。科学家希望亚当能给这些神秘的基因做出解释。他们先给亚当配备了酵母新陈代谢的模型和基因数据以及在其它种类的新陈代谢蛋白质。然后让机器人自由操作,科学家只是帮忙清除掉机器人舍弃的数据或者输入已有的结论。亚当找到了新陈代谢模型的豁口,尤其是孤酵酶。科学家认为有这样的酵酶存在,但没有把它与源基因联系起来。当筛选一个满意的孤酵酶后,亚当从其它有机体中清除了类似酵酶的数据以及与之一致的基因数据。利用这些信息,亚当推断出在酵母基因组里的类似基因可能是该孤酵酶的代码。进而,亚当为测试它的推断而设计出试验,并且用一系列自动化的配置——离心机、细菌培养器、吸液管和发育分析器——来执行这些试验。它自己每天会设计和开发上千种新的试验。分析这些数据和运行安排试验后,亚当已经发现了与孤酵酶拴在一起的三个基因代码。金的团队利用人工证实了这项新颖的发现。金通过生产“夏娃”正在拓展他的机器人科学家队伍,夏娃将会自动化地设计和审查药品以防治疟疾和血吸虫病。利用人工智能来筛选运行哪种复合物,而不是仅仅跟随罗列的目录。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大卫·沃尔茨(David Waltz)认为,下一个级别的科研机器人需要有紧追新的信息和背景知识的能力。“一个指令下去,搜索引擎和自动化图书馆反馈的文章是一个人没有时间能读完的。”机器人“具有足够智慧为我们阅读和翻译在线信息的程序,将为实现更高水平的‘全程科研’做出贡献。”这已经是计算机科学研究中一个活跃的领域。“在可预见的未来,使用自动系统作为(科学家的)助手,是大有前途的。”

施密特和李普森认为,计算机会做普通工作人员的活儿,帮助科学家快速关注有趣的现象和解释现象的含义。“我们怎么可以让训练有素的博士研究生白白浪费在实验室里做些类似吸液管之类的小事呢?”金说:未来可能会有人类和机器人的工作队伍,而机器人将会比人类做更多实际的试验工作和简单循环性的假设工作。人类将转移至更有战略意义和更有创造性的位置。机器人在更远的将来会不知不觉地踏入人类的领域,从实验室技术员的身份提升到实验室领班的角色[ii]。而一旦机器人当上了实验室领班,彼时的科学家同样也就提升到现在科学家领班的位置。

我的疑问是,中国大量中层实验人员一旦参与全球知识产业链,所从事的工作是否大致类似于“太聪明”的机器人所做的事情?以及今后是否会被太聪明甚至更聪明的机器人取代?



[i]英研制出世界首个能独立进行科研机器人科学家,来源:国际在线2009-04-04 03:50:53

  http://192.168.0.154/article/2009/0404/article_154140.html



https://m.sciencenet.cn/blog-210844-299840.html

上一篇:读金拓老师多篇博文有感
下一篇:海龟与土鸡

3 伍光良 zhj71626 mqh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18: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