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儿飞扬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ijieleng 记录心情和经验 建起人生的大楼

博文

东北的冷和低碳生活的可行

已有 3105 次阅读 2011-1-17 00:12 |个人分类:学术研究|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俄罗斯, 办公楼, 办公室, 天气, 低碳生活

从腊8开始,大庆进入了最冷的时期,每年大概有1个月左右,这段时间,我通常不愿出门,几乎象黑熊一样在学校这个1平方公里的地方里转,想找我出去干活,那就车接车送,私事就电话叫出租,绝对不愿等公交,无论现在穿多保暖的衣服,用不到10分钟,脚就会有被咬得感觉。到大庆8年了,由于暖气有问题,我们的办公楼冬天才10度左右,尤其最冷的时期,即使有空调也无法鼓起勇气在这样的天气里在办公室里工作,能保证白天办公室的工作,我已经是学院里很有耐力的老师了。到底有多冷呢?白天零下二十几度,晚上零下三十几度,是什么感觉呢?走出家居的楼门,我会把貂皮大衣的帽子带好,把手藏在袖子里,但是,寒风会把薄薄棉裤一下子吹透,觉得脸像被刀割的感觉,眼睛会被冻得流眼泪,非常不舒服,帽子边沿会把呼出的热气变成白色的霜花。我总在想,何时东北能够温暖起来,最近几年全球变暖,相信我们东北人会和俄罗斯人一样高兴,可是气候却没有稳定的变化,时不时很热,时不时很冷,大家总在议论,2012的灾难是否真有,是否真值得去从多种角度研究一下。
记得小时候,冬天也很冷,还记得有冻掉耳朵和鼻子的人,也记得有酒后醉倒路上冻死的人,但是,印象最深的是房子里红红的炉子,还有炉子上冒着蒸汽的水壶,还有妈妈放在炉子上的烤土豆。小时候,有一次雪很大,妈妈怕我再次发作哮喘,我穿了3层棉衣,那时候的棉裤厚得能立起来,刚穿上很难走路,我背着书包,一步一步得挪,不停的被雪绊倒,到了学校里面一身的汗水,外面的棉衣也差不多湿了,很努力就是为了上学。曾经很厌烦母亲的厚棉裤,经常因为早早换上薄棉裤而被母亲呵斥,现在想起来仍然很温暖了,已经很久没有穿过厚棉衣了,不知道是爱美了,还是生活条件好了,不知道是太追求舒适了,还是屋里的供暖一定要在20度。在今天,我能否接受臃肿,而甘于低碳生活减少热源的消耗?!我想会很困难。怎样让人们心甘情愿的简朴生活,需要研究激励机制。
传一张照片,调研考察蔬菜配送中心定位时拍的,可知有多冷。



https://m.sciencenet.cn/blog-213146-404962.html

上一篇:绿色四星酒店的美与丑
下一篇:中国的粮食产业定价谁做主

1 齐伟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7: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