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谋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bseeker 图谋,为图书馆学情报学谋,为图书情报事业谋。

博文

图书馆的技术力量

已有 3887 次阅读 2010-7-1 09:51 |个人分类:学海泛舟|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图书馆, 信息技术

    有位在图书馆从事信息技术相关工作的朋友,发了一篇博文《搞计算机越来越没前途了!》。我跟了一条评论:“环境是个问题。图书馆其实确实需要部分技术人员,然而种种原因,生存与发展空间非常狭小。至于‘羡慕’,大体是因为向‘钱’看齐的结果,过去计算机行业意味着高薪,而今世易时移了。别人的羡慕不靠谱,关键是保持自身的兴趣,得胜于失就好。”
    以上评论可以说是有感而发。我自己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做过5年技术部负责人,至今可以说关注数字图书馆建设10余年。关于图书馆的技术力量问题有很多感慨。
    首先需要肯定的是,十年来,图书馆建设取得的成绩有口皆碑,无论从数量、规模、内涵,以及科技含量,举世瞩目。图书馆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图书馆自动化系统、数字资源建设等等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人力”是块“短板”,也就是图书馆的技术力量是薄弱的,甚至是不协调的。
    在当前数字化网络化的服务环境下,相对投入力度,图书馆的技术力量,需要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团队。然而现实如何呢?种种原因,图书馆的技术力量被严重边缘化。有兴趣的不妨关注或考察一下图书馆技术人员所占的比重、工作职责、自我评价及馆内同事评价。我个人的印象为:图书馆技术人员所占比重大都在5%以内,除了系统管理员算相对稳定之外,其它人员都很不稳定,甚至被认为可有可无;工作职责大都是模糊的,主要以维持(包括维修、维护等)为重点;无论是自我评价还是同事评价,总体都不甚理想,比如薪资方面多是按职称走,按岗位,也至多象征性有那么一两个算作“关键岗位”,略作倾斜,因为薪资方面的不尽人意,工作积极性上不去,同事评价也好不了。大多数图书馆都缺乏相对稳定的技术团队,同时也缺乏“泛技术团队”,能有一两名技术骨干就算相当不错。我知道有些高职高专院校,根本没有专职技术人员。
    图书馆技术保障工作做的怎么样呢?总体看,能够维持好就属难能可贵。图书馆网站的建设与服务水平可作为一个观测点。图书馆网站频出故障的不少,内容及时更新的不多。有些馆根本没有网站设计与制作人员,没人负责更新维护。图书馆自动化系统表面上看很强大,很先进,真正将功能模块研究好、利用好的不多;数字资源表面上看很丰富,无论古今中外、图文视频,这个应该有,那个可以有,是否能用如何用用的效果如何还真不太清楚。
    图书馆的技术工作难做吗?个人认为,说难就难,说易也易,事在人为,如是而已。再先进的软硬件,必要的管理与维护,不可或缺。那网站制作来说,并不一定需要怎么高深的技术,便捷实用,及时更新服务信息,提供必要的图书馆利用帮助就很好。图书馆并不缺技术人才,缺的是技术人才成长的环境。即便暂时缺也没关系,可以有意识的培养,送出去培训或交流都是很有用的方式,而技术人才成长的环境,则需要图书馆领导乃至领导的领导的智慧去营造。
    朱强先生呼吁以开放的心态迎接新的信息技术:“综观近年来我国的图书馆事业,是一个最快也最好的发展时期。其发展的动力,内因是我们图书馆员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理想,而外因则是新的信息技术的驱动。”,“ 新的信息技术应用不断影响着用户,产生许多新的用户需求,并改变着用户的使用行为;如果我们不紧紧跟上,及时地满足这些新的用户需求,适应用户使用行为的改变,我们就可能失去读者,从而丧失图书馆的立身之本,而面临生存危机。”Keven先生认为“技术本来只是一种生产力而已,谁用它它就回报谁(当然需要选择),用得好它促进,用不好要找人的原因、体制的原因、管理的原因,不能找借口。”,所言甚是。图书馆的技术力量,图书馆界的决策者与建设者该采取点实际行动加强加强了。
 
相关链接
搞计算机越来越没前途了!.http://sns.libspace.org/space-53-do-blog-id-3753.html


https://m.sciencenet.cn/blog-213646-340258.html

上一篇:关于新馆建设的思考
下一篇:捐赠图书给图书馆的误区

1 pkuzeal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7 07: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