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谋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bseeker 图谋,为图书馆学情报学谋,为图书情报事业谋。

博文

磨刀老人

已有 3295 次阅读 2012-1-4 10:39 |个人分类:闲情偶寄|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散文, 磨刀老人

    一家三口逛完超市回家,在所住小区内遇到一位老人,衣衫邋遢,步履匆匆,手拎一条小条凳,凳子的一头拴着一只破旧的编织筐,嘴叼一支冒着热气的香烟,一边用方言吆喝着什么,仔细一听是修刀的。正好我家有两把菜刀需要修一下。我说我家有刀需要修一下。老人询问一下楼号,告知稍后再过去,匆匆的脚步继续超既定方向走,原来是已有业主在召唤。
    回到家,我在客厅哄小孩,妻子在厨房准备做饭。家里两把菜刀,一把常用的切菜刀有点钝了,自己不懂保养,也不会用磨刀棒,另一把是由于未买专用剁刀前滥用来剁骨头,刀锋一头残缺了一块之外,还有多处卷曲了,基本废了。常用那把刀,我真希望老人帮修理修理,另一把是否有救并不十分在乎。因而,有几分期待老人的到来。
    估计过了20分钟左右,妻子告诉修刀老人在楼下,我可以听到老人的忽左忽右的吆喝声,是在搜寻目标呢。妻子放下手头的活,探头询问老人是否可以上门。老人告知刀属凶器,不便上门。想想也是,我找了个袋子包着两把刀下楼去(假如拎着两把刀冲下楼去,邻居看到了,难免几分心寒)。
    寒风中老人在进户门前绿地空旷处已准备就绪。我掏出刀,介绍“病”情,并询问价钱。老人接过刀,说不一一讲价,两把刀十块钱吧。我原想那把残刀是否有修的必要,那个价钱完全可以接受。
    老人一边坐定,一边连夸好刀,并对两把刀的质量及其可能的产地进行了评述。老人很健谈,性格开朗。我问师傅干这行老少年了,老人说1968年就开始干了,这行要失传了。我生长在农村,小的时候(1980年代),有各种手艺人走街串巷,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补锅老人,还有扛着一张条凳、一手摇着铃铛、嘴里吟唱着“磨剪子咧铲菜刀……”的师傅。眼前这位老人,条凳是“微型”的,一头坐着,另一头不仅拴着扁形的原为菜篮子用途的小编织筐,还固定有支架,可以固定刀和放置磨刀石,此外还拴有供磨刀时用的小半瓶水。那个破旧的,甚至可以说破烂的编织筐其实是老人的工具箱,工具并不多,但我叫不上名字。老人的动作很麻利,似乎还运用了统筹方法,比如先简单处理了那把只需小修的刀,再处理那把残刀,磨刀环节一起磨。处理那把残刀,简直是见证“奇迹”的时刻,原刀能保留的保留了,残缺的位置处理成一小段流畅的弧线。大约一刻钟左右,两把刀修好了。老人颇为自信的说,一二年内这两把刀保准好用。回去将刀清洗之后试用了一下,感觉确实好用,花那十块钱是真值。
    修刀过程中,老人还发过一些感慨,比如现在人们生活好了;生活设施大大改善了;过去40块钱月薪能养活一家四口人等等。可以感受到有几分怀旧,但更多是享受当下的幸福生活。老人的衣着足够“怀旧”,容颜写满沧桑,但他一边麻利的干着活儿,一边还能烟不离嘴天南海北说着话儿。那精气神儿,洋溢着欢快的气息。


https://m.sciencenet.cn/blog-213646-525370.html

上一篇:《图书馆学随笔——图谋博客精粹》目录
下一篇:美国高校图书馆新馆建设印象

5 尤明庆 魏东平 章成志 者仁王 zhangcz07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23: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