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承泰
文革趣事之:收牛蹄壳的2023-11-6
2023-11-6 09:10
阅读:1175

文革时期,国内旅店普遍小而不多,设施简陋。拿房间来说,多是四人以上的房间,少有单人间和双人间。不少旅店,还有十多人共居一间的大房。

南方的十多人大房,设施极简:每人一床,而已。在一个大房间里面,横着竖着摆放了一二十张床,上笼一床纱布蚊帐,床上则一席、一枕、一被而已。房间外,有为旅客提供方便的公共洗漱场所和公厕。

那时住旅店的,多是出差或者探亲的人。出门在外,辗转几地,奔波数日,车颠船簸,已是疲累。找到旅店,拿出证明(那时还没有办身份证的规定,外出须由所在单位或公社出具盖有大红鲜章的书面纸质证明的),登了记,付了费。按安排的床号,寻到房间,落实到床。就卸下随身包袱,歇口气。再出外找饭馆,填肚子。及至饭后溜达一圈回来,房间里面已是住满人了。

洗漱回来,躺在床上,听邻床人们的说话。这三人谈东,那五人说西,说的无非是各地新闻趣事。

一个声音发出倡议:咱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走到一起来了。但是各人干的啥工作,都不晓得。自己做个介绍,怎么样?我先来:我是跑供销的。

几个声音跟上来:“开车的”,“教书的”,“机械厂的电工,回家探亲”......

最后是:“收牛蹄壳的”。

于是,大家成为室友,热闹地聊起天来了。

夜深了,瞌睡也来了。谈话者由多到少,话声变为鼾声,直至无话。

都入睡了。

清早,窗外透进几丝晨亮。房间里,冒出一句似乎没有睡醒的问话:我的鞋哪去了?

一位醒来的室友,发现自己上床时放在床前的鞋不见了,发问。

撩开蚊帐,看自己的床前。才发现:上床睡觉时,自己脱在床前的鞋,不见了。

咋回事?

终于,一位智者回过神来,说:昨晚上好像有个人,说自己是收牛蹄壳的?

到收牛蹄壳那人睡的床上,掀起蚊帐,一看:床是空的!

大家这才晓得,昨晚上那位说收牛蹄壳的,就是偷鞋贼!!他收的牛蹄壳,就是各位穿在脚上的鞋啊!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刁承泰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m.sciencenet.cn/blog-2148125-1408602.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2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4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