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平常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osismine 40岁,追求卓越,却走进平常

博文

母亲二周年祭

已有 4479 次阅读 2011-11-6 23:52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时间, 母亲

很早以前写的,翻信箱翻出来的,这段时间正准备写一篇母亲十周年祭的文章。母亲......

也是日薄西山时分,只是下雨了。母亲一生操劳,从没有什么闲情,在她,日出和日落大概仅仅是时间的标志吧。但有一个落日,却异常深刻地烙在她的心底:在那一个落日里,她的第一个孩子——,我出世了。

关于那一刻,我问过母亲。他说:“生下你后,我端起第一碗米汤,日头恰好走上墙头”问母亲的时候,我还小,仅仅对自己的生命充满了好奇,在母亲在世的时候,我从没有想到问一下母亲,我的出生对她有什么意义,生下我是否让她感到从未有过的满足和轻松,是否让她对前路有了某种信心,对生命怀起某种期待,而且不再畏惧任何困难,在她凝视那么余辉的时候,她在想什么?

想来在母亲质朴得几近原始的生命里,大概是不会有什么清晰的思路的,她的感觉大概也就是那么一团:在经过分娩那撕心裂肺般的痛之后,她能够从容看了一眼余辉,那抹余辉中的宁静,沉着,以及激荡过所有的冲突后还持有的从容和力量大概就是我出世时,她的心情吧。

但我永远不得而知了,母亲去世已两年了。

最后一次见母亲,是母亲去世前两个月。春节,我偕夫携子给父母拜年,从十八岁起,我每年就寒暑回两次家,母亲似乎已经习惯,从没有埋怨什么,但那一次却明显感到母亲很珍惜和我在一起的时光,她似乎也能预感到和我在一起的时间不多了,还有点不放心我,抓紧了时间教我一些生活小窍门,诸如紧熬粥慢熬肉之类的,印象里最深的是母亲紧紧抱住我的儿子的背影:那天我和母亲边走边聊天,小儿刘泉在旁前前后后的跑着,他经过母亲身旁的时候,母亲一把逮住了他,把他抱在怀里,刘泉初时还有些不习惯,挣扎着要下来玩,但母亲抱得很紧,他也就抱住了母亲,听母亲的叮咛。母亲说:“姥姥只有你妈和舅舅两个孩子,你妈只有你一个,长大了要照顾你妈妈”算来刘泉只见过母亲两三面,在一起的时间不超过十天,但那一抱中的深情似乎无以复加,及至母亲去世后,我常常不由自主的就哭,刘泉就问我为什么,我说:“妈妈没有妈妈了,妈妈可怜不可怜”“刘泉没有姥姥了,刘泉也可怜” 每每这时,我们母子都会紧紧拥抱,彼此的生命如此深刻的连在一起,怀念我们共同的亲人。但那时,母亲还健壮,抱着刘泉还健步如飞,都把我落在后面,我看着母亲矮胖的身体,抱着瘦然而茁壮的刘泉,心里感慨万分:生命对每个个体而言都是短暂的,但通过生育这种交替接力,生命就源源不断的延续下来,多么伟大而有值得珍惜的生命呀!

但仅仅两个月后,母亲就去世了,她死于触电。

母亲从小丧父。她的生父是个教师,1949年前的教师,应该算是凤毛麟角了,可惜早逝,母亲是他唯一的女儿,但对他没有任何印象,母亲在自己的舅家生活了好几年,后来随姥姥到了姥爷家,据说姥爷用几担麦子把她从生父家里买了来,但姥爷没有亏待她,视如己出。只是姥姥后来又生了七个孩子,生活的艰难使姥爷也没有可能厚待她。母亲的脊背是弟弟妹妹成长的摇篮。

         母亲天资聪颖,连老师都不忍心放弃,在她没来上课的时候就去找她,但母亲得照顾弟妹,又不忍心辜负老师,看到老师就躲,把弟弟抡上肩膀,跌跌撞撞地就跑,一不小心就把弟弟掉下来了,转身背起又跑。“你那个弟弟真经摔,就像个铁疙瘩一样”,疙瘩从此成为舅舅的名字,到现在还是,记录着母亲弱小的肩膀承担起的童年和童年中蕴涵的艰辛和无奈。

母亲这个教师子女因此没有读书,她的三个妹妹都没有读书,三姨似乎还有些怨恨,但母亲没有,她是长女,又不是亲生的,操持家务,照顾弟妹似乎是她义不容辞的责任,她心甘情愿的放弃了,无怨无悔,只留下一点遗憾偶尔在心底里荡漾那么一两下,她一直不识字,连电视剧都看不懂。母亲不知道她放弃的是多么宽广多么美好的世界,她一直生活在艰辛之下,生活中充斥的都是外界压给她的东西,而没有一样是她因为向往而争取到的,她永远不会体会到从自在到自为的过程中的那种快乐。

母亲也没有体会过爱情的滋味。她的婚姻是姥爷和爷爷的一个朋友撮合而成的“对方不傻”母亲不傻,父亲也不傻,于是就成了亲,生了孩子,如此简单的模式几乎不合逻辑,但就是这个模式成就了母亲一生,她一生只有父亲一个男人,为父亲生了两个孩子,然后历尽艰辛把孩子养大——这几乎构成母亲全部生命的意义。这当中包含的爱情比现代年轻人所经历的那些惊心动魄的爱情更为浓烈,更为醇厚,因为她的爱情纯碎是用生命填充的呀。

不幸的是,弟弟------属于弱势人群中一员,他虽然健康,但反应慢,渐渐就自卑起来,相应的能力没有开发出来。母亲大概没有想到她若有文化,她就能找到办法把弟弟的能力开发出来,至少培养成一个具备正常人生活和学习的能力。可惜她没有文化,她只能像愚公一样,背负着一座大山,吃力的走,她原本是准备背负起弟弟一生的,她希望她和父亲能帮弟弟养大孩子,然后让孙子给弟弟养老送终的------

但侄子更弱,弟弟到是有两个聪明伶俐的女儿,可惜让前妻带走了。母亲不忍心看弟弟鳏夫一人,就给他娶了个精神病妻子,那个女人在病前曾是很优秀的女孩子,母亲希望通过自己的调理,给她治好这个病,然后-------可惜母亲的力量达不到,在人类知识达不到的领域,母亲无回天之术,尽管她尽心尽责,喂她吃药,给她做饭,逗她说话,甚至从肛门里为她扣屎,为了哄她喝药去喝她那些对神经刺激很强的药,在这一过程中,她也对母亲产生了极深的感情,这种感情让母亲感到温暖。但她始终没有好转,母亲一直坚持着,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天,还推着小平车,载着儿媳去看病。

呕,母亲,温良谦恭的母亲,坚韧不屈的母亲,无限包容的母亲,博爱的母亲,她大概从没有想过自己能和伟大这个词连接起来,她只是在迷茫中坚持,在坚持中寻找生机,在她多灾多难,因而几乎显得渺小的生命里程里,她自己永远都不知道那里面蕴藏着人类最伟大的精神力量,因为正是这种力量支持着整个人类,是人类一切财富的基石呀,也因为这种力量,人类才能克服种种困难,走到今天,并走向明天------而没有这种力量,人类面临的就只是灭亡,那些没有看到这种力量的人们,甚至因此而轻视你及你所拥有的生命的人们,(包括那个作恶多端的老不死麻子脸以及他的那两个作威作福的儿子甚至其整个家族)都一文不值,在精神上,他们连给你擦屁股的资格都没有------母亲,你的生命是苦难的,但是你的精神却是最伟大的,我为有你这样的母亲而自豪!

       母亲,我不知道我的出生对你的意义,在那个余辉里,你喝下第一碗米汤,催下第一滴奶,我叼住了你的奶头,疼痛中,你搂紧了我,我们息息相关的生命从此无所畏惧,现在你走了,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死亡,对我而言,突然就成为一个约会,一个和母亲的约会,那么,还有什么是我所惧怕的呢?母亲,安息吧,女儿会更加沉着,更加坚定地往前走,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以同样的精神和你再次拥抱。



https://m.sciencenet.cn/blog-215715-505335.html

上一篇:写给一百岁的你
下一篇:11-00568

35 李宁 刘用生 曾新林 袁贤讯 王晓明 黄晓磊 杨晓虹 刘艳红 刘立 赵明 魏东平 许培扬 肖重发 俞立平 武夷山 丁甜 吉宗祥 鲍海飞 孙永昌 李璐 曹建军 逄焕东 任胜利 罗帆 张玉秀 苗元华 曹聪 胡自民 谢强 周少祥 李学宽 郑融 虞左俊 唐久英 crossludo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1: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