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论及其应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ouda1112 北京大学概率统计专业博士,聊聊概率及其应用,也聊聊教学科研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博文

学术圈摇摆的那些事儿 精选

已有 18395 次阅读 2013-4-26 12:38 |个人分类:随想|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学术圈, 研究生培养

 其实在前些时看到程代展教授《昨夜无眠》的文章及其相关讨论的时候,就想写点东西。而就在前几天,我在跟一位我自认为很有学术前景的朋友闲聊时得知他已不打算走学术之路,而是准备进入实业界。其实回想这些年,我眼见不少有天赋有潜质的身边人因为各种原因离开这个圈子。今天我想以案例的方式,记录一些关于学术圈摇摆的人和事(当然人物身份和部分内容我会刻意模糊,但相信这并不妨碍大家理解案例)。


案例一:A是那种一看气质就知道适合做数学研究的人。外表上不修边幅,演算思考的时候极为专注。难能可贵的是,A的表达也很好,所以教书也绝对的一把好手。据说当初考大学填志愿是非数学不念,否则他完全可以去一所名气更大的学校。后来他被保送读研,因为他的研究方向牵涉大量计算推导,所以他在演算上的能力就帮了大忙。但也正是因为此,出成果发文章比较快,导致他的心态发生了一些变化。通过跟他的交谈,我明显感觉他一个明显的心态转变是觉得科研“没意思”,他不知道这些研究工作的意义在哪,另外他也表露出对未来经济物质压力的担忧,想“出去”挣钱。当然这想必也是当代很多科研工作者的心态。最终毕业找工作的时候,他也挣扎过,毕竟他的publication很有竞争力,可以有很好的工作机会,但最终他还是离开了这个圈子。


案例二:B是通过竞赛的优异表现被保送到大学的。但同时B的综合素养又很高,属于典型的综合能力强,悟性高的学生。相比较其他同龄人,B展现出了极好的科学素养,在交谈过程,明显感到他对于科学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是比较深刻的。加上他的专业训练有素,因此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强。但他的心态变化发生在写论文以及投稿的过程中。我个人其实非常理解这期间可能出现的心理变化,因为论文的写作,尤其非母语的英文写作本身是一个需要不断打磨不断挑刺的繁琐过程,另外,新人很容易在投稿环节抵触审稿意见。这个过程的确会让心理准备不足的人对科学研究本身的兴趣打一些折扣。当然,我当时觉得在B挺过这个阶段之后,应该心态会有所缓和。但因为此时B有了其它的选项,这个诱人选项的出现让B有了尝试体验其它工作的机会。后来的结果是,人生的多种可能让B选择了另外一种可能,而离开了学术圈这个可能。


案例三:C跟刚才的A,B都不太一样的地方是,他经历过学术的摔打,也尝试过外面世界的诱惑,但他从始至终都保持着对学术的兴趣和自信。以C的能力和科研成果,在国内一流大学找到教职应该是不难的。但是C的问题是他眼中只容得下国内的三两所学校,因为他认为只有这三两所学校的氛围和环境才能让他觉得能平心静气的做自己感兴趣的研究。否则,他觉得去外面的世界更好。这就好比他心中有了一个排序:“那些大学”>“外面的世界”>“其它大学”。最终,因为“那些大学”没有办法提供职位,他选择了“外面的世界”。


 在尊重个人选择的今天,谈论谁谁应该或不应该如何选择,必定不是一件明智的事情。并且,各行各业都需要有能力的人加入其中,学术圈并非高学历人群理所应当的优先选择。宏观地看,必然有一些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离开,也自然会有一些人愿意留下或从外界加入进来。但是微观地来看每一个案例,会对我们带来一些生动的思考。我个人无意以偏概全地从这三个案例总结出什么规律或者道理,如果某些读者朋友身边也有类似的案例发生并引起共鸣,那么我们也许可以多几个维度去体察当下年轻人,特别是研究生之所想,以期有益于学生培养的相关工作。




“逃离”科研
https://m.sciencenet.cn/blog-219728-684188.html

上一篇:关于“统计之都”网站
下一篇:写在博士后的尾巴之一:生物数学篇

21 赵美娣 曹聪 徐迎晓 李宇斌 刘文柱 徐大彬 曹建军 刘淼 傅蕴德 徐绍辉 杨正瓴 苏金亚 陈楷翰 梁洪泽 崔全顺 武夷山 白亮飞 仇文利 李学宽 马宏宾 谢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05: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