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叟王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王铮 中国科学院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兼华东师大、中国科大教授

博文

陈彦光的《反驳》导读(找到了评审意见)

已有 11651 次阅读 2012-2-9 13:57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博客资讯|关键词:学者| 博士论文, 诚实, 陈彦光

陈彦光的反驳导读 (找到了当年的评审意见,幸好当年的评审稿是在妻的计算机上打印的,大约也是一个鬼使神差的打印错误。我过去公布的评审意见,如与这个文件矛盾,以此为准。可惜我当年列举的陈论文送审稿涉嫌抄袭的表没有找到)

 

博友万在网上发现了陈彦光当年给学校的对我评审意见的反驳,很好。现在发现,其实这个东西我有,我一直不敢相信是真的。他答辩后的一年,有匿名邮箱发给我,据说是贴在北京大学内部网的。文章一开始就用《红楼梦》诗句反驳我,我想这怎么会是真的呢?这是北京大学呀!《红楼梦》实在与地理学挨不上。当时他导师要竞选院士,传闻这个人给几位学者写信要求让他一年。我担心有人故意搞,所以把这个信压了。后来从国外传来说:数量地理专业委员会的华东师范大学两位副主任把北京大学的论文审错了,涉及学校名声,国外的校友压力很大(所以我后来注意回避陈的母校)。联系到陈在一位院士主持的会议上大讲“数量地理学过时了”,弄得在座的数量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坐不住。后来,我在一次关于地理学发展的讨论会中提了一句(记不太准确):有个中国顶级大学,不要总以为老子天下第一,不思进取,你的某个学生博士论文包含数学错误,就是因为顶级大学没有人教数量地理。有没有人能教?有,薛领就能教,为什么不用?还说数量地理过时了。后来,这个讲演稿被朋友投给了《新语丝》,已经没有后面一句了。

这件事情就过去了,直到陈向地理学会报优秀论文。那次,大家都提供的SCI文章,他就拿他的不修改的博士论文。当时有人说陈彦光可能没有SCI,我说有呀,我和徐建华就审了通过的,在《科学通报》发的。北大来会的老师说:陈彦光是一个很怪的人,可能他就认为博士论文很有成就。后来我与赵济先生当场读了论文,发现问题,与会的人谁也不赞同他的地图观,发了奖地理学会怎么自洽?加上论文的其他问题,他没有获奖。否定他的奖大约是14:00,会议是16:00多散的,当天15:35(邮戳)就发生了他给“全国地理学方家”发信。徐建华收到一个消息,令人不寒而栗。说出来会损害北大名义,可能是谣言,罢了。

陈彦光的反驳,我不一一反驳,我就导读一下吧。他的反驳没有附我的评审意见,所以他引用的有删除,有避重就轻,还有添加,对另一位专家徐建华的评审意见他倒是全文在北京大学内部网公布了。为什么不敢公布我的评审意见呢?可惜我自己找不着了(可能有朋友帮我找到了),当时没想到会泄密,出大事,没留底。论文评审好,我对北大研究生院说,我可以以他谈一谈,改进第五章、第六章形成论文。研究生院说他导与师都拒绝了。

我现在说的是对他《反驳》的导读,不是反驳,已经没有意思了。如果他不以niubizationl的网名对我提出的政策建议胡搅蛮缠,有意无意扰乱视听,特别是挑拨我和其他博主关系,我也不会反击他。

先看

评阅人的建议

 

最新有朋友有关机构找到了我的评审人建议,请看他引用的“评阅人建议”与我的“评阅人建议”实际的内容差别。他反驳的我的评审意见的可信性还值得信吗。

01 王铮的评审人建议(保留了错别字)

l  论文关于城镇体系分形结构的部分未见错误,而且却有创新。建议论文的修改集中到对这一部分的研究,由于这部分内容少,需要补充内容。在完成必要的修改和内容补充的工作后,需要再次送审。

l  作者要修改好论文,建议多读下列期刊文章:Geographical Analysis, Computers, 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 Physican A D的最新文章。科普性的书籍对完成博士论文写作至少没有正面帮助。文章对科普著作的大量引证,可能是导致作者没有把精力集中到科学问题分析陶醉与在了“路灯下找金币”的原因。

l  评阅人的意见是认真负责的,希望主管人员不要因为人情原因扣留本意见。评阅人在化2天时间阅读论文后又反复考虑后写下对的论文的真实评估。我想评阅人和主管人员都为此承担了法律责任和道义责任。(没想到这个提醒没有起作用)

l  请导师鉴谅。其实这样的论文给物理界、数学界懂复杂性的专家评论,他们不会理会所谓“后现代数学方法”,而可能会耻笑我们地理学家。我不知道导师是谁,可能是我的朋友、我的长辈。请鉴谅。

 

0.2 陈彦光的评阅人建议

l  大概这位否决专家自己也觉得,将这样一部学位论文完全否决令人难以置信,于是又装腔作势地肯定第五章“城镇体系分析结构”有创新,可以发展。

注意:这位否决专家一会儿说只有第一章的分维标度具有科学意义,一会儿又说只有。第六章是值得发展的,现在又说第五章是没有错误的。作者想知道,这位否决专家究竟肯定了哪一部分?也许,这位否决专家故意语焉不详,让作者形成误解,以便下一轮评审过程中继续否决?

l  最后,否决专家断言作者引用了许多科普性的书籍,并且“语重心长”地告诫作者“科普性的书籍对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写作至少没有正面帮助”,要改好论文应该多读GACEUSA等杂志。对于这类混淆视听的无聊问题,作者不想继续过细地申辩。

尽管如此,作者还是顺便列举如下事实:

其一,科普杂志上的学术论文,或者有深刻思想的准普及性文章。在科学界,有许多重要乃至经典的学术问题由于种种特殊原因发表在科普杂志上。……

其二,“一竿子到底”的科普著作。典型的作品有叶大年院士的《地理与对称》,这是面向大众的科普读物,但普及的却是作者未经发表的、有很多科学发现和深刻见解的理论思考成果。……

其三,面向相关领域的科学家的科普。

 

以下是导读,题目都是他写的

 

 

1 关于“根本性科学错误”

11 异速生长

他没有附我的推导,而是用(Bertalanffy, 1968)来辩护(送审稿无(Bertalanffy, 1968))。后查Bertalanffy1968)他删除了Bertalanffy 1968)的假设:两个小种群,没有相互作用。可是他研究的是城市,是大规模人口(人口与种群英文是一个词,population),而且研究的就是空间相互作用。

 

12  熵与效用最大化

记得送审稿是他没有(7-3-2)的负号。但不是关键。他从哲学角度讲变量与守恒量的关系无错,问题在送审稿中,原来的守恒量(常量)被他做对偶变换后就变成了变量。他的对偶规划变换结果错了。《反驳》中完全回避了我的问题。

懂线性规划的学者和学生容易发现,《反驳》根本就没有出现对偶规划的具体内容,而用一句对偶转换模型作为一篇英文论文的一部分投稿到美国的《区域科学杂志(JRS)》,逃过问题。(学校认可,就是唯SCI的结果。一个外国期刊就唬人,北京大学连基本的骨气都没有了)

 

2 关于“一般性科学错误”

2.1引力模型

关于这个东西可以见我的新博文。关键是他没有论证apha=bata,而用Bertalanffy,1968)掩盖,我当时理解是他没有理解Bertalanffy,1968),没有写出来,把他列为一般性错误。其实从lnI=σilnx iI = C xσapha 推导也是有问题的。由于不涉及论文主旨,我把它列为一般性错误。

 

22 分形城市问题

把分维简短应用到Christaller 中心地理论,认为城市的具有完整的分形性质是有错误的观点,是法国地理学家论证的。因为分形维数是基于尺度r0 的结果,而中心地不可能划分到r0 的地步,至多划分到社区。也是这个专家的认识。陈当年用这个有缺陷理论写了一篇文章投《地理学报》,正值法国专家分析这个问题,地理学报编委会开会,多数专家不同意发表,是我力主在“问题讨论栏目”中发表此文,后来此文又改进了登在《科学通报》,是徐建华主审。如果我们对分维概念根本没有入门,陈是不是该自己宣布撤销这两篇论文。作者写道前期成果投稿过程中,国内有关理论地理学专家曾经给予好评,怎么我们前期是理论地理学专家,对文章再严谨一些就成了“根本没有入门”。论文他混淆了河流,而且说,在英文的习惯中,河流的复数rivers 通常与水系river system 是互换使用的,仍然说明他和他的导师不懂自然地理,所以他们关于气候的发言是信口开河。在英文中,水系是drainage,是地貌学概念,它与river system的区别可见地理学标准词典。被认为具有分形特征的是drainage。而且作者根本没有回答城市是否存在,r0问题,实际上允许r0,作者“先验证明”牛顿势就趋于无穷大了。就是文章存在这个逻辑矛盾,我才在他第一篇论文时主张发表,但是统一的一篇学位论文必须解决逻辑矛盾。

 

3 关于“知识性科学错误”

对各知识性错误,陈反驳的方式基本上是“鬼使神差的一个排版失误”。或者歪曲我的原话,反驳不存在的内容。不知道为什么鬼使神差的一个排版失误”怎么这么多。例如“复杂系统都是非高斯分布”。我要求他列出文献来源,他就鬼使神差的一个排版失误”一次,不清楚写出文献。

这些知识性错误就不讨论了。

4 关于“政治性错误”

这个问题讨论过多次

我的原话是:“931,图932,作为全国地图缺少南海诸岛,对于地理学论文来说,这是政治性错误,这一点我国政府有特别规定。当然作者不是故意的。但是一个具有地理学素养的博士是不应该发生这种错误的。

可是他却说我们指责他是“犯了‘政治性错误”,以唤起愤青同情。我们明明是为他“拾遗补缺”,他却提出我们是“政治特务”。现在他一再坚持这个错误,看来地图问题可能并非不是故意的。

5 关于“知识产权问题”

大家自己看吧,他采用的方法有三招:第一是“我用软件重新制作了”;2.对于众所周知的成果,不必给出引文或注明来源”。3.这个东西本来就是我证明的。这里有4个严重的问题:

1)  关于他明显抄袭王法辉的嫌疑,他回答:“王法辉的模拟分析,情况与此类似,但有一点不同:王法辉是作者本人的朋友,作者的工作他一定会见到。”这样的回答,暗示是王法辉抄袭他。而正是王法辉,在美国多次对我说:“请你帮助陈彦光。支持他在北大教计量地理”(可能因为我一直宣传北大应该启动薛领教计量地理)。

2)关于他涉嫌剽窃叶大年先生的工作,他把叶大年第一次提出的地理空间对称性理论专著《地理与对称》降级为“科普”,科普当然有个来源,我质疑时,他竟然说叶大年先生“普及的却是作者未经发表的、有很多科学发现和深刻见解的理论思考成果"。而事实上叶大年先生1995年就约我谈地理对称性思想,他在地理研究所做了一个报告,已经有很多东西,准备申请课题,1999年也先生在华东师大做作报告系统讲“地理与对称”,接着上海《地理与对称》,那时候陈没有来北京读书,连叶先生面都不可能见过。

3)  Stirling 公式,这是作者考研过程中的做的一道高等数学习题。”看来他论文完成后,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也要改成“陈万有引力定律”了。幸好我原来学物理,Stirling 公式,我一眼就看出来源。

4)  太极图类。“作者自行绘制”。只有陈某穿越到3000年前了.

           黑字白纸, 当年我就是觉得如果这个《反驳》真是他写的,他就太卑鄙了,可能危害他老师。我妻子劝我,来信路子不清,再说如果他真有有这个思想,一定是一个妄想症者,而且可能气坏其他先生,反对我公布。现在看来,真有其事,谁是剽窃者,比剽窃还卑鄙的是什么?反诬。他的导师纵容这种行为,会不会有一天他把导师所有成果都说成“看过作者的成果”,“普及的是作者的思想”。他的导师是有些个成果的。

              我与徐建华通过了他有影响期刊的第一篇、第二篇文章,工作行为,不算有恩于陈。叶先生、王先生是有恩于陈的。这也难怪,陈为了方便在国际上发表文章,坚持用“国际标准”的地图,难怪有人说“陈老师是个带路党”。 多么恶劣的唯SCI呀!

 

6 关于“商榷的地方”

这里不争论,大家自己看。只有一点:

陈说他的创新点是用“后现代数学”研究地理学,普通地理学家看不懂。我指出“‘后现代数学’是哲学语言,数学家没有这种说法”。我想,我的说法,大家随便可以问一问任何一个数学家对不对。北京大学没有数学家吗?这么会通过这样的《反驳》。管理制度太……。

 

关于盲审专家的评审意见_反驳材料1.pdf

反驳是真的,看来这个也是真的。

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学术评阅书_弃权专家的意见.pdf

关于弃权专家的评审意见_反驳材料2.pdf

我开始不敢相信是真的原因是,北京大学不至于这样允许侮辱外聘专家吧,没想到是真的。

看看这两个文件的差别吧。

这个《评审专家的身份推测》,是我提出为什么会泄密的后出来的,没有准确日子。写评审书的日子,我手脚受伤,几个字是学生写的,他1977年生,当时27岁,绝对没有经过文化大革命,除非他会超越,这种《审稿人身份推测》只能说是欲盖弥彰。天津会议北京大学一位领导问我说:“*老师推荐陈彦光留下教计量地理,你看了博士论文你说行吗?”我说:“方成有幅漫画叫既非伯乐,亦非良马,相牛的相的马不成吧?”(这是泄密吗?);事实上,早在天津会议之前,陈就致信学校无中生有说我是“三进北大进不去”而迫害他。如果说因为天津会议我泄密,他也用不着“推测”,欲盖弥彰。

关于评审专家的推测.pdf

申请书1.pdf

王铮当年的评审意见(保留了错别字,原件)

分形城市系统的空间复杂性研究0[1].pdf

 



https://m.sciencenet.cn/blog-2211-535661.html

上一篇:重庆不能倒,倒了不得了
下一篇:王鸿飞赢了

10 刘庆丰 周少祥 迟菲 武夷山 陈智文 陈安 沈海军 丛晓男 钱磊 zhifawww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8: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