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青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qing1961 读好书明是明非明理, 效前贤做文做事做人。

博文

把梦想变成现实的人——魏宸官教授速写 精选

已有 6359 次阅读 2007-8-23 10:56 |个人分类:学者风采|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学者| 发明, 北京理工大学, 车辆, 博览会

 

一个人一生当中会有很多梦想,但要把梦想都变成现实,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到得到的。梦想的实现除了必须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外,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个人的主观努力。北京理工大学车辆工程系博士生导师魏宸官教授一辈子就有过许多梦想,或许是使命感和事业心太强烈的缘故,这梦想大都和他的科研工作有关系,并且几乎都变成了现实。

 

(一)

1953年,风华正茂的魏宸官从清华大学动力机械系毕业,分配到北京工业学院(即现在的北京理工大学)车辆工程系从事坦克研究。那时,我国的坦克都是原苏联制造的,首先面临的就是如何适应本国的地形环境使之中国化的问题。年轻气盛的他当时就产生了这样的梦想:一定要在自己的一生中为实现苏制坦克的中国化做些工作。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风餐露宿,从南国的丘陵地、水稻田,到北方的冰天雪地,几乎跑遍了整个中国,测量了各处的地貌特征,获得了大量的坦克行驶所需的数据。在取得了这方面的初步成果后,他又选择了履带车辆转向理论及其系数测定作为研究方向,从此开始了漫长的野外试验工作。

教授的梦想刚圆了一半,就被“文革”批白专道路的喧嚣打碎了。那是一段好难熬的日子,正常的教学秩序没有了,科研工作也无法进行,再多再好的梦想都会被粉碎。

直到1978年,他才有条件重新从事坦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已经耽误了十几年的时间,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多工作少睡觉,把损失的时间抢回来。天道酬勤,只用了两年多一点的时间他的研究成果就出来了,并早于日本同类成果十年问世。魏宸官教授的这项成果获得了1980年兵器工业部科技进步成果二等奖。

和那个时代所有的人一样,教授的梦想虽然最终还是实现了,但这是一个支离破碎的梦,这个梦原本可圆得更好一些。

 

(二)

1986年隆冬的一个夜晚,劳累了一天的魏教授躺在被窝里正做着梦。他梦见自己正带领他的科研队伍与洋人赛跑,人家的跑道平平坦坦,自己的路却沟沟坎坎。真艰难啊!魏教授在喊加油,魏教授在擂鼓为大伙鼓劲。

“咚!咚!咚!”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把教授惊醒了。“老师,特大喜讯!我们的科研成果——奥美伽离合器,在布鲁塞尔举办的尤里卡国际博览会上把老外都给‘震’了。您的这项发明获得了本次博览会的最高荣誉奖——一级骑士勋章和发明银质奖。”

奥美伽离合器是一种无级调速装置,把它用在轮胎装载机上,能控制轮胎转速,减少打滑,提高轮胎使用寿命24倍;用于大功率风机水泵运行,可以降低发动机的功率消耗,一台机器就可以节省几百万度电……。这是一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技术。啃下这块硬骨头,教授他们用四年多的时间只花了几万元资金;而在这之前,唯一掌握这项技术的美国人取得同样的成果,却用去了十多年的时间,花费了几十万美金。

在两块相对运行的平板之间放置一些普通的矿物油,通过某种系统的控制就可以得到一种柔性的无级传动。这是奥美伽离合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成果出来后,人们才发现这其中的道理原来如此简单。但教授刚从事这项研究时,很多人却嘲笑他是在白日做梦。因为稍有机械常识的人都知道,在相对运动的摩擦面之间放置润滑油,那是为了减少摩擦省劲,怎么可能作为传动装置去传递巨大的动力呢?

奥美伽离合器在工业应用中既然有如此大的经济效益,教授无论如何也要实现这一梦想。他要让人们知道,白天做出的梦会和晚上的梦一样甜美。另外,还有一件事也深深地刺激了他,坚定了他攻克这一难关的决心和意志。80年代中期,我国某工厂先后两次向美国人提出转让这项技术的请求,傲慢的山姆大叔却拒绝了,并称“奥美伽离合器对贵国来说,好比天上的彩虹,可望而不可及。”

报喜的学生走后,教授这一夜失眠了。激动和喜悦交织在他的心头:是啊,我们的科研接力队伍终于追上了外国人的步伐,赶到了世界的前沿,我们没有理由妄自菲薄。

 

(三)

奥美伽离合器虽然成功了,但教授并没有就此满足。这种新型的离合器较之于传统的离合器确实具有很多优点,但毕竟也还有它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它需要一套复杂的油路传输液压系统,调速也要靠改变油液的间隙来完成。如果能取消液压系统,固定油液的间隙,通过某种变化改变油液的粘度来达到调速的目的,那不是更妙吗?

这个梦想比奥美伽离合器更离奇。按常规,搞流体研究一般都把油液的粘度看成是常数,粘度即使改变也应该是不可逆的。想想看,胶水粘东西干了后粘度确实发生了变化,但你如果要想把粘紧了的胶水再还原成液态,那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回连专家都要说教授是在白日做梦了。

教授就想做这样的梦,这个梦还真让他变成了现实。

教授的节能实验室里,我目睹了这一奇迹的全过程。在一个称作电流变离合器的传动机构中,教授把一团粘乎乎的白色液状物体搁进去,按动一个开关,电机带动离合器快速转动;调节另一个开关,给离合器加电压,奇迹发生了:离合器另一端的输出轴一会儿快转,一会慢转,甚至被制动停转。

教授给我简单讲解了其中的奥秘:利用电场的变化控制这种被称之为电流变液体的白液,能使其在液态和固态之间进行可逆的快速转换,从而实现控制转速的目的。

这种最新型的技术叫做“电流变技术”,它的理论突破以及实际应用,将可能在工业领域引起一场革命。在国外,这项技术被称之为未来技术,属于绝对保密的范畴。美国电流变技术权威H.Conrad教授1988年曾撰文说,全世界从事这项研究的科学家加起来还不到15人。

教授偏不信这个邪,他发誓要做第16人,为中国人争口气,为国家创造财富。

已经两鬓花白的魏教授,带领他的博士生又没日没夜地干起来了。他的研究生对我说:“每天晚上,我都累得眼睛睁不开,倒在床上就睡着。”马拉松式的研究搞了两年,教授他们终于攻克了电流变液体的研制关,生产出了三种电流变液体,并设计制作了电流变离合试验台、电流变物质机构性能测试仪、电流变显微结构观测装置。

美国1991年出版的一本名为Smart Fluid的专著里,已经把北京理工大学和魏宸官教授列入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位从事电流变技术研究的单位和学者行列。

教授没有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中,他知道自己年事已高,尽管还有许许多多美好的梦想,但这众多的梦想最终还是要靠年轻人去实现。

“年轻人快快成长起来吧!”这几天,教授睡着后常常唠叨这句梦话。

当然,这个秘密是他老伴透露给我的。

(旧作:发表于1993年第4期《人才开发》



https://m.sciencenet.cn/blog-2247-6367.html

上一篇:被称为“先生”的女教授
下一篇:连铜淑:站在祖国宝岛的学术讲台上

0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06: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