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科學出發,何時能還家?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jinsong 科學,俺的名字叫科學!

博文

這兩天在長沙的見聞與感受

已有 3712 次阅读 2012-5-7 07:08 |个人分类:科學哲學|系统分类:博客资讯|关键词:学者| 中医, 佛教, 长沙, 伦理学

這是第五屆全國生命倫理學學術會議,眾多生命倫理學家的一次大聚會。
 
Peter Singer第一個報告,“Changing Ethics in Life and Death Decision Making”,涉及到死亡理解的變化,流產、安樂死的複雜而敏感話題的認識。
 
第二個報告是:南卡的George Khushf報告的題目是“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human subjects research in nanomedicine”。
 
香港、澳門、台灣的學者都介紹了他們很有特色的工作。
 
今天上午,大會專題討論5動物倫理學,安徽醫科大學祖述憲老師做報告:“活熊取膽與膽汁入藥的倫理問題”,我報告的題目是:“佛教的動物倫理學是人類中心主義的嗎?”,山東大學郭鵬(本網網友)報告的題目是:“動物倫理學對傳統生物學研究的挑戰”,中國農業大學李建軍主持并評論。
 
記得好幾年前,我參加生命倫理學學術會議,做得也是動物倫理學的報告,當時爭論很激烈,今天許多人還有深刻的印象。那次開會時貌似只有我一個吃素,還引起別的學者好奇和議論。這次自助餐中素食的種類很多,昨晚宴會專門有一桌提供素食,說明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五日下午,我和現在搞中醫中藥的大學同學一起拜訪印大中教授的實驗室,在那裡印教授給科盲(我)以及外行(我的同學及其搭檔)做了一個高屋建瓴酣暢淋漓的科普。我們貌似、假裝聽懂了,而且聽得很high!
 
當然,印教授也認可我們貌似聽懂了。
 
後來我們一起去開福寺旁邊的素菜館吃飯聊天,印教授介紹了他老人家可歌可泣跌宕起伏引人入勝傳奇色彩很濃極其有趣的人生與科研經歷,我們跟著也心情起伏如癡如醉心潮澎湃……
 
科盲沒有能力判斷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印大中的學術水平,不過,這廝是一位三句話不離本行,對自己工作很癡迷的科學家,我覺得這種科學家比較有意思,是一個真正的學者,是個對科學研究發自內心熱愛的科學家。
 
不管他的水平有多高,成果是否得到承認,這種精神值得我輩學習。
 
席間大家海闊天空上下五千年古今中外科學哲學中醫佛教一通亂扯,最後科學家、科盲、中醫都很高興,並且有可能促成將來進一步實質性合作交流的機緣……
 
這兩天得老老實實整天開會,明天開完會後來有時間科盲想去拜訪物理大師的劉全慧老師,雖然有點忐忑不安,怕科盲耽誤物理學家的寶貴時間~


https://m.sciencenet.cn/blog-224810-567967.html

上一篇:肉食父母压制孩子的自愿素食
下一篇:再談談會議感受

18 许培扬 吴飞鹏 杨晓虹 刘全慧 李学宽 刘进平 张伟 骆小红 曹聪 张玉秀 刘洋 李宇斌 印大中 史智才 赵明 柏舟 anonymity zzjtcm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8: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