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科學出發,何時能還家?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jinsong 科學,俺的名字叫科學!

博文

评观赏性动物被虐事件

已有 4535 次阅读 2013-6-13 14:58 |个人分类:敬畏自然|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动物保护, 动物福利, 动物权利, 动物伦理学, 动物表演

清华学生论动保28:

评观赏性动物被虐事件

生24 周怡 2012030009

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最近,网上疯传一段名为"温岭老虎打成猫"的视频。在1分多钟的视频里,一名身穿制服男子骑在虎背上,把老虎当成蹦床不停弹压,另一名制服男时不时地抽打老虎头部,用脚踹老虎,身下老虎俨然成了一只猫。真是让人看不下去。而这样做只是为了赚钱,强迫老虎与游客拍照。这种恶行莫不是扼杀了老虎凶猛威武的本性,而沦为给人作乐的奴隶一般?

据记者称,国家早在三年前就命令禁止这种虐待动物园中观赏性动物的行为,但还是有不少人对此置若罔闻,这种现象屡禁不止,相似的负面报道屡见报端。

今天又看见一则报道说一游客当着众人面切下鹿茸,鹿血流不止。这种行为已经超过了偷窃和抢劫的范围了吧,他这种无视动物痛苦、漠视以及不尊重生命的行为就该遭受民众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不知这位游客是被金钱蒙蔽了双眼还是被生活压力扭曲了人性,可是就算眼睛被蒙蔽了,心灵也不该装瞎呀!一颗善良博爱的心,难道不是人类所共有的与生俱来的特性吗?如果失去了这种怜悯众生的最基本的良知和道德感,这又与禽兽何异呢!

以前看过一篇文和话题相关,它讲的是驯兽师和海豚的故事,其中讲到对于人类来说欢乐激动的海豚表演其实对于海豚来说是一场难受的灾难,大概很多人都不会知道吧。且不说驯兽师对于这些本应该在海洋中肆意嬉闹且并不温顺的“海中精灵”们残酷的训练——譬如海豚跳不过圈就要挨打挨饿——它们对于表演本身其实怀着相当大的恐惧,因为海洋馆的人声鼎沸对于它们来说就是十足的噪音,类似于尖叫的噪声。这是由于海豚的耳朵所能接受到的频段和人耳迥异,所以海洋馆中观众们每一次热情的鼓掌或者由衷的喝彩欢呼都是对海豚们的一种惊吓,以至于在表演之前它们都会被注射药物防止生病。看到这篇文章,我心痛不已并且非常愤怒。他们真是自私又无情的家伙,认为动物表演是理所当然的,没有“同理心”的家伙还怎么敢称自己是“万物之主”?很多观众不知道表演对于动物们所造成的痛苦,这也就算了,毕竟无知无罪。但是海洋馆、动物园的管理者们、国家政府主管部门呢?他们一定是懂得这其中的利弊的,但是有什么行动吗?没有。但他们却对此坐视不管,也许在某些人的眼里,动物根本不能和人类所相提并论,自然动物的利益就微不足道了,动物福利也就成了无稽之谈。在物质利益的驱使下(旅游收入),政府是不可能痛下决心禁止所有动物表演的,毕竟“无知”的群众还是占多数。况且人民的思想水平还达不到这种境界,在目前的社会中金钱至上,每个人忙忙碌碌为了自己更好的生活,但对于我们身边的自然界中的生命却忽视了,动物保护者们虽然振臂高呼,但这些声音很快就会被浮躁之声所淹没,正如一颗小石子投入偌大的湖水中涟漪过后的平静才更长久。

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了,我们的民众已经麻木至此了吗?有些人可能会说这是人们良知的丧失,但我也时常看到令人感动的正面新闻。我以为,个人的行为通常都以道德为最高标准,以法律为最低标准。要想根治这种现象,必须提升群众的思想境界。不能仅仅盲目地鼓吹素食主义或者众生平等论,这是无用的,不是每个人都生来为圣人。像释迦摩尼这般肯用整个肉身来换取一只小鸽子生存权利的超凡脱俗的人毕竟是少数的,恐怕几千年也只会出这么一个。只有当人们知道痛了,因为做错了某件事情(比如虐待观赏性动物)而受到重责后才会对此表现出应有的重视,否则这种现象绝不可能禁止,只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重演,依我之见,应该用法律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来保证整个社会风气的提升,用法律这双公正的眼睛来评判、监督甚至制裁虐待动物者。针对上述这种虐待观赏性动物的现象,就可以拟法惩治虐待者,鼓励甚至奖赏揭发者,完善动物园的管理,将部分责任让管理者来承担,让动物享受到和人类平等的权利,比如不受惊吓、打骂。

经一些国家实践表明,这种完善法令的举措还是卓有成效的。举个例子吧,在澳大利亚动物园,随意逗动物会被周围人驱逐出动物园。在澳大利亚,动物更是被当作人来对待。在澳大利亚开车,一定要给动物让路,动物经常出没的地段都会有路牌告诉你,比如说有指示牌说母鸭带着小鸭过马路,有指示牌是家长带着儿童需要过马路。他们这种对人和动物一视同仁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这就是法律的效力。

当然,我的意思不是说仅仅关注完善立法就够了,努力提升民众的思想道德水平也是必不可少的。这种教育不仅仅是从小学到大学书本里印着的苍白的呼吁我们保护动物的文字所能够达到目的的,民众更需要对于信息的知情度,应该用数据和事实来说话。在这一方面,媒体承担有相当大的责任,我们确实需要那些负面报道来刺激人们的神经,激起他们的同情心和同理心,但同时我们也需要一些榜样,他们是激励动物保护者们前行的正能量,是整个社会的希望和良知所在。

虽然虐待动物的事件常有发生,虽然我也明白真正实现“众生平等”不是易事,它需要我们每个人长久的努力,但是我们应该怀有期冀。就像我写的这篇文也许不会被太多人所看到,但我这么希望着它也许就能使一两个人有所触动并且投入到保护动物的浪潮中,再以他们的行为带动另一批人。一盏灯点亮另一盏灯,薪火相传,动物保护的未来就会是光明的。

 


清华学生论动保27:由南海子长耳鸮事件引发的思考

清华学生论动保26: 一只被判死刑的土拨鼠

清华学生论动保25:清华食堂无羊肉——坏事还是幸事

清华学生论动保24:放生之过

清华学生论动保23:金鱼会不会疼?

清华学生论动保22:从动物伦理学的角度看虐食


清华学生论动保21:评沈阳动物保护志愿者高速路上拦车救狗

清华学生论动保20:爱狗,请先尊重狗

清华学生论动保18:“梅花鹿养殖基地与电子商城合作”新闻评论

清华学生论动保17:李冰冰开启肯尼亚野生动物保护之旅 呼吁终结非法象牙贸易
清华学生论动保16:我们都一样
清华学生论动保15:从动物伦理学角度评论宠物鱼遭文身事件
清华学生论动保14:由禽流感引发的对动物保护的思考

清华学生论动保13:H7N9:人类的流行感冒,家禽的灭顶之灾
清华学生论动保12:割鹿茸有道理吗?

清华学生论动保11:动物园:人与动物没有硝烟的战场
清华学生论动保10:禽流感屠杀,错的是产业还是人性?
清华学生论动保9:表演动物的苦难

清华学生论动保8:我们对待导盲犬的态度有没有问题?
清华学生论动保7:人类权利与动物权利

清华学生论动保6:”虎“与”人“

清华学生论动保5:春水葬猪魂



清华学生论动保4:“巴塞罗那禁止斗牛”的相关评论



清华学生论动保3:假羊肉案 by 朱启运

清华学生论动保2:谁在施暴?



清华学生论动保1:幼虎栓绳拍照评论

 

 



https://m.sciencenet.cn/blog-224810-699097.html

上一篇:由南海子长耳鸮事件引发的思考
下一篇:周六下午三点清华健康健康蔬食讲座

8 陈小润 刘洋 吴飞鹏 曾新林 李宇斌 郑小康 蔡庆华 zzjtcm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4: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