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科學出發,何時能還家?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jinsong 科學,俺的名字叫科學!

博文

作为理想与底线的道德

已有 3622 次阅读 2013-10-16 16:29 |个人分类:敬畏自然|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道德, 理想, 伦理, 动物伦理, 底线

为什么国人常常会混淆美德伦理学与规范伦理学的适用范围呢?冯友兰先生曾经说过,过去那些师爷老吏在写判词时常写道:查无实据,事出有因。我们在指出国人犯的错误之后,还必须要以同情的理解,指出国人犯错误的深刻根源,揭示出这种错误背后的合理因素。


混淆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因为道德本来就具有两种不同的功能:作为提升精神境界的理想和作为约束行为的底线。而且这两种不同的功能其实又是存在着内在的统一关系的。这当然会使得这个问题不可避免地复杂起来。


作为理想的道德,自然是只能要求自己的,对别人至多只能是提倡而已。而作为底线规范的伦理,则不仅具有自律功能,也有评价他人行为和规范社会秩序的功能。前者以君子的人格、圣贤的榜样来激励人们,后者则以不可杀人等普遍原则来约束人们。前者关乎人的内在修养,而后者则是对人的行为的评判,二者的区别很清楚。

然而,二者也不是毫无关系的。因为,毕竟内在的精神修养,必然会在外在的行为中表现出来。另一方面,外在的行为表现要以内在的精神修养作为动力才能实现出来。正是由于这种内在联系的存在,使得许多人分不清两种道德的功能,以及适用范围,才会导致今天国人一方面对积极行善者求全责备,另一方面又放纵作恶者。这一点在动物伦理学的问题上就更加突出了。




“挥舞道德大棒”而不自知实例2 

道德评价者是运动员兼做裁判员吗?

 “挥舞道德大棒”而不自知实例1 

【自我精选】反对以伦理道德评价他人言行者不可避免地自相矛盾 

【自我精选】倫理道德僅僅是自律的嗎?



 



https://m.sciencenet.cn/blog-224810-733477.html

上一篇:印度国王托梦称千吨黄金藏宫殿 政府开挖寻宝
下一篇:我可不是吃肉的——一个素食男的碎碎念

11 王春艳 徐磊 陈小润 袁海涛 葛素红 戴德昌 谢力 陈沐 李宇斌 biofans zzjtcm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3: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