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科學出發,何時能還家?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jinsong 科學,俺的名字叫科學!

博文

国家宗教事务局召开“慈悲护生、合理放生”座谈会

已有 2625 次阅读 2014-7-30 20:00 |个人分类:敬畏自然|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国家宗教事务局召开“慈悲护生、合理放生”座谈会




2014-07-30 16:10文章来源:国家宗教事务局一司


  7月30日,国家宗教事务局邀请中国佛教协会、中国道教协会、环境保护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等方面代表,召开以“慈悲护生、合理放生”为主题的座谈会,总结佛教道教关于慈悲护生、合理放生的理念与实践,听取政府部门对相关法律法规的阐释解读,征询专家学者意见建议,呼吁佛教界和道教界引导广大信教群众随缘放生、合理放生,让善行真正结出善果。国家宗教局副局长蒋坚永主持会议。
  国家宗教局局长王作安在书面致辞中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美丽中国”的高度,希望佛教、道教界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以建设“生态寺院”和“生态宫观”为契机,针对当前放生领域出现的突出问题,弘扬慈悲护生理念,倡导合理放生活动,共同推动形成慈悲护生、合理放生的新风尚。他指出,规范合理的放生活动必须满足三个标准,首先是遵守国法,依法放生,守法护生,不能违反国家法律和有关国际公约;其次是符合教法,遵循佛教、道教的教义仪轨,随缘放生;再次要讲究方法,尊重科学,谨慎放生,把好事做好。对于佛教界、道教界如何引导信众合理放生,王作安局长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要倡导合理放生,加强宣传,引导信众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科学知识,正信正行,涵养仁恕精神,践行慈悲之道;二是建立放生协作机制,自觉接受政府部门的指导和监督,多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与合法的民间环境保护、动物保护组织携手,争取发挥更大作用;三是将合理放生纳入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中,佛教、道教团体,寺庙宫观和宗教教职人员各司其职,促进合理放生活动健康开展。
  中国佛协和中国道协的负责人阐释了放生活动在践行教理教义方面的积极作用,介绍了佛教、道教慈悲护生、珍爱生命的本怀,呼吁信众在放生活动中真正体现尊重生命的理念,引导人心向善,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做出贡献;环保部、农业部和林业局的有关负责同志通过对相关法律法规的解读,为放生活动厘清了法律规范;清华大学、动物保护协会和农业大学的专家分析了目前放生活动中存在的误区和危害,并从科学背景、具体操作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
  会上,中国佛教协会和中国道教协会宣读了《慈悲护生合理放生倡议书》,呼吁广大信众践行佛教、道教慈悲护生的理念,遵守法律法规,以科学知识为指导,正信正行,合理放生,慈悲护生,为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出席座谈会的有: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黄信阳、秘书长王哲一,环保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副司长侯代军,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副局长李彦亮,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司野生动物保护与繁育利用监管处处长王维胜;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副教授蒋劲松,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资深会员于凤琴,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高级工程师阮向东,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建军等,以及国家宗教事务局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央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新闻社、人民政协报、中国民族报、香港凤凰卫视、大公报、文汇报,中国宗教、法音、中国道教等多家媒体的记者全程旁听座谈会,并作了采访报道。


座谈会现场

蒋坚永副局长主持会议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法师发言

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道长发言

相关部门同志发言

与会专家学者发言


  (图片提供:许茗琦)


来源:http://www.sara.gov.cn/xwzx/xwjj/123775.htm

蒋动保按:

对我的报道并不准确,我除了批评不当放生的弊端并分析原因提出建议之外,主要是批评动保界与媒体现在对佛教放生过分苛刻,提出应该理性客观看待佛教放生。我认为,媒体和动保界,不应该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苛责佛教放生存在那些不完善之处,却忘了佛教放生的根源在于整个社会对动物普遍的杀戮与虐待,应该从整个社会如何来推动动物保护的角度来理解佛教徒放生的发心和动机,理解在今天中国社会中普通公民想要保护动物的艰难和发心的可贵,推动整个社会一起来促进动物保护事业的发展,这才是积极的有建设性的心态。

——————————————————————————————

蒋动保再按:


关于佛教、道教放生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现在社会各界已有相当的共识,大家尤其是佛教界本身在原则上也提出了一些建议,但是,目前为止这些建议可操作性不强,对佛教、道教人士的放生实践影响并不大。还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不当放生产生弊端背后深刻的原因。我认为就放生谈放生,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解决问题,而且容易挫伤佛教、道教人士护生的积极性。更好的问题应该还是在我们的社会中,一个普通的善心人士如何去更好地帮助动物,如何去尽可能地减少随处可见的杀戮现象,如何培育大家的慈悲心,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如果大家真把思考的重点放在这里,就会是一种积极的建设性的讨论。否则,老是把目光聚焦在批评这些有善良发心但缺乏足够知识的普通信众身上,是转移了视线,也很不利于动保界与佛教道教界的合作交流。



https://m.sciencenet.cn/blog-224810-815959.html

上一篇:科学网博友很爱国政治觉悟极高!
下一篇:中国佛教协会关于“慈悲护生、合理放生”的倡议书

2 王德华 zzjtcm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2: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