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ingfossil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vingfossil

博文

美国教育观察:高中野外求生课

已有 3247 次阅读 2015-5-27 00:44 |个人分类:美国教育观察USA Edu Observation|系统分类:海外观察|关键词:学者

   野外求生课是美国某高中的传统课程,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了。它是名副其实的课外活动(after-school),因为所有的教学和实践都是在放学之后的课余时间开展的,而且都是在户外进行的。目前,这门很有特色、很有挑战性的野外求生课已被列入附加选修课程(Additional Elective),凡通过者可获2个学分。尽管如此,野外求生课没有学校经费的支持,所需食物、装备等费用只能从一个专项基金支出。基金来源主要来自学生家长的慷慨赞助,教学计划的正常贯彻需要多名志愿者的热情支持。所以,野外求生课基本上是按照课外俱乐部(After-School Club)的运作方式来维系和发展的。

1  教学目的

   让学生(以下称“队员”)掌握必要的野外求生技能,培养自信心,学会在特殊情况下如何利用最少的食物和最简陋的装备实现野外求生。

2 队员吸纳

   主要从11年级(Juniors)12年级(Seniors)—这些高年级学生中吸收新队员。近年来,也开始从9年级的学生中吸收新队员。[注:由于Middle School2年学制,9年级相当于中国大陆的初中3年级。一般来说,美国孩子16岁可以学习开车。很多高年级学生会开车。]

3 队员数量

   屈指可数(10名以内),男女均衡。所有队员必须出具1年内PCP体检合格表,由学校护士确认。否则,队员不能参加要求运动量很大、忍耐力很强的野外求生课。

∮4 教学团队

   科学课程的老师担任野外求生课的主讲老师。老师负责招募多名志愿者,负责与家长沟通。

∮5 家长支持

   家长必须意识到----野外求生课是有一定风险的。根据有关规定,家长必须和学校签订协议,承担一定风险,才让孩子注册、参加训练。

   家长要给孩子提供野外活动的一些基本装备。

∮6 教学时间

   从12月到来年6月。除节假日以外,每周课后有两次课,每次大约3个小时,有时会更长。

∮7 教学内容

如何在野外发扬团队协作?

如何在野外用火?

如何在野外辨识可以食用的植物?

如何在野外搭建庇护所?

如何在野外快速救伤(自救与救治别的队员)?

如何在野外开展定向越野?

如何在野外保暖?

……

∮8 野外求生

   野外求生课期间安排几次实际演练,难易系数逐渐增大。各次活动的时间安排一般不会因为天气原因而变更。老师和志愿者会帮助队员们做充分准备。“白天越野行走”(Day Hike)相对简单,但也是在非常严寒的雪地、树林里进行的。

   “夜间越野行走”(Night Hike)、“两宿野外露营”(2-night camp-out:每组2人)和“三宿独自野外露营”(3-night solo camp-out)都是很困难的实战演练,需要老师和志愿者的大力协助。“夜间越野行走”是在摄氏零下20度的冰天雪地进行的,要穿越森林和湖面。“两宿野外露营”是在早春有残雪的森林里进行的。“三宿独自野外露营”是很艰难的野外求生训练,在初夏野果很少的森林里开展。

∮9 SOLO

   实际上,“三宿独自野外露营”是野外求生课的终考。为了提高实际效果,老师给队员们提出一系列要求和规定。例如,队员必须准备一个很小的“救命盒”(Survival Kit) ,容量必须小于15盎司,将一些必需品(Required items)[如:火柴、打火机等]放入容量很小的“救命盒”里,然后将“救命粮[如:米,或牛肉干等]和3个小盐块放入“救命盒”……显然,救命粮”是很少的[如果装米,估计约有0.5磅]。在“三宿独自野外露营”期间,队员必须独自在野外寻找自己的食物。

1) 印地安黄瓜

   有一位来自9年级的队员在野外林地采集了一些“印地安黄瓜”(Indian Cucumber—root),为两年生植物的根,可以当作蔬菜、水果食用。

Fig.1

Fig.2

Figs 1 & 2均引自网络。)

2)珍贵的礼物

   在“三宿独自野外露营”即将出发之前,老师要求:每一位队员要在训练结束前为另一位队员准备一件礼物。有一名队员从“救命粮”中省下一块牛肉干,把它当作礼物送给另一名队员“Share”!

孙启高

-----------------

“印地安黄瓜”(Indian Cucumber—root)

http://en.wikipedia.org/wiki/Medeola

Medeola virginiana or IndianCucumber is a North American plant species in the lily family.[1][3][4] It is the only currently recognized plant species in the genus Medeola.[5]




https://m.sciencenet.cn/blog-225931-893353.html

上一篇:美国植物学会古植物学分会首位女会长Maxine Langford Abbott
下一篇:路过纽约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有感

2 张叔勇 enet37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4 05: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