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可变系多线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演绎矢算研究高速运动且有相互作用的问题所不可缺少!

博文

美国抛出所谓南海问题声明,再起波澜,也掀不起大浪

已有 3069 次阅读 2012-8-6 13:40 |个人分类:其它|系统分类:博客资讯|关键词:学者| 美国, 南海问题, 声明

美国抛出所谓南海问题声明,再起波澜,也掀不起大浪

 

   日前,美国抛出一个所谓的南海问题声明,使南海再起波澜。

 

  美方声明混淆是非,强势误导舆论,传递错误信号,理所应当受到严正驳斥。

 

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美国影响国际事态发展的霸权主义战略和政策选择,并非总能如愿。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都难言胜利。而今,虽有美国推波助澜,西亚北非局势也未完全按照其设计的中东路线图发展。

 

   特别是近来美国借所谓“重返亚太”战略,在中国周边投棋布子,使中国周边环境有所复杂化。其手法就是利用矛盾,制造更大矛盾,从中谋取霸权私利。正因如此,这两年南海问题已被它炒得火热。

 

   现在它却要以调解人,甚至“救世主”的面目出现:

 

其一,貌似公允,意在拉拢东盟国家。声明影射中国靠“胁迫、恫吓、威胁、武力”处理南海问题,把中国描绘成“以大欺小”的恶霸形象,而把自己塑造成“打抱不平”的绿林好汉形象。

 

其二,奢谈规则,意在主导建章立制。美国并非南海争议当事方,却要为处理南海问题确定“规则”和“路线图”,包括主张通过“仲裁”等第三方和多边机制处理主权争端,试图为继续插手南海问题预留后门和空间。

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秦刚立即就已一针见血地给它提出了“3问”:

 

1.                  美国为什么对有的国家在南海划出大批油气区块、出台将中国的岛礁和海域划为己有的国内立法视而不见?

 

2.                  为什么对有的国家出动军舰威胁中国渔民,对无争议的中国岛礁无理提出主权要求避而不谈,却对中方应对这些挑衅行为的合理、适度反应提出无端指责?

 

3.                  又为什么在地区有关国家加强对话沟通、努力化解矛盾、平息事态之际,突兀发声,拨弄是非?

 

对于亚太地区格局演变,现在更非美国一家霸权得就能说了算。

执意要制造矛盾,把中国推向对立面,绝非美国之福,也不是现阶美

国合适的战略选择。

 

众所周知,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早在1959年,中国就设立了隶属广东省的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对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进行行政管辖。

 

如今设立地级三沙市,是中国对这三个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行政管理体制的调整和完善。熟悉中国国情的人都知道,在地级市设立警备区是中国的常规做法,设立三沙警备区也不例外。中国在自己的领土上设立机构天经地义,美国对此没有资格横挑鼻子竖挑眼。

 

自从三沙设市以来,美国政府和一些政客接连对此妄加评论,粗暴干涉中国内政。这些举动与近年来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一脉相承。

 

中国历来追求和平,愿与美国共同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也希望在亚太与美国良性互动,包括在南海问题上通过对话和磋商与美方增信、释疑,管控分歧。

 

但是,这并不只取决于中国。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言行,是检验其亚太战略、对华政策取向的重要指标。

 

美国硬要不让南海风平浪静。我们也有很清醒的心理准备,会“越麻烦越清醒”,“越挑战越坚定”。在复杂的局势面前,中国有足够的定力和意志。

 

美国以一己私利搅动南海局势,期望搅浑局面,妄图混淆是非,固然能产生几丝涟漪,从中牟利。但是,历史和现实,昭昭明示,这不可能指望中国放弃维护主权核心利益和维护地区和世界的正义与和平的决心;而不能得逞,且必适得其反,而自损其利啊!

 

与此同时,中国与东盟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和矛盾,一些东盟国家在中美之间搞平衡战略也会掂量孰重孰轻。此种背景下,有违时代潮流和地区合作大局,有悖大多数国家和民众愿望的美国相关言行,必遭唾弃。

 

  最终,美国在南海也掀不起什么大风浪,更阻挡不了中国的崛起势头,改写不了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主权的如山铁证。



https://m.sciencenet.cn/blog-226-599550.html

上一篇:理论物理学要点及其发展(3)
下一篇:理论物理学要点及其发展(4)

2 吕喆 MassSpec1688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04: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