啄木鸟2+3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yj 陈永江西安交大压缩机教研室退休教师一生从事化肥厂用大型压缩机

博文

《从“文人无文”和“文人无行”联想到李连生们弄虚作假》

已有 4284 次阅读 2009-5-29 19:10 |个人分类:造假内容剖析|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都敢于歪曲历史, 都是腹内空空

《从“文人无文”和“文人无行”联想到李连生们弄虚作假》
文人和文学在人类历史上的作用是无法估计的。因而有《武可定国,文可兴邦》《文以载道》以及《文章千古事》的美颂。当然,另一方面又有《文人无行》的贬义词汇。
流行的“文人无行”虽然有一定的道理,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说法就有了巨大的变化,具体表现在我们理工科的高等学府里,照样也有一些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士也“无行”起来。这也可能是“文人无行”的病灶,由于无人消毒因而传染给从事理工科的结果吧。
这些年“文人无行”的事例比较多,例如那位河南省的军旅作家二月河先生,就属于“开创先河”者了。他可以把历史早已有定论的满清王朝的第二届皇帝“雍正”,描写得那么圣明、那么关心人民的疾苦,那么的慈祥和善良等等。
然而,历史上的雍正,却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屠夫、刽子手。史书对雍正时代的记载是:
【 赭衣塞道,囹圄如市】。意思很清楚:即囚犯之多可以塞道,监牢犯人之多把监狱变成闹市般热闹。
足见雍正时期的政治形势是多么的黑暗,以及群众处于多么恐怖的情况下在提心吊胆的度日如年。即便是雍正的亲手足兄弟14人,也被他屠杀了13位、就留下他一人。
雍正把康熙开创的《文字狱》发展到极致,每每由于一个字,一句话,一篇文章,甚至是由于考官出了一个考试题目,就可以株连九族动彻几百口丧命。
秦始皇焚书坑儒杀了500名书生留下千古罪名。如果以秦始皇与雍正相比,可算是小巫见大巫了。
关键是,满清王朝在雍正统治时期的文字狱,不仅仅罪灭九族,而且由于文字狱还涉及刻版、出书、读书的,从而还创造性的把以往极少涉及的师生(明成祖屠杀方孝孺除外),也株连进去予以屠杀。就如同西安交通大学在束鹏程、李连生及其撑腰的后台的把持下,破天荒第一次割断了离校45周年而返校的同学和(包括六位由于举报而获罪的)她们的老师的团聚见面!
史书上这样的刽子手,到了文人笔下就“妙笔生花”而予以篡改和美化了,居然变成“圣明之君”。其实,旧中国的文人以及中学的语文教科书内,也极少有这样歌颂雍正的,在我们新中国却出现了这种文人,不得不令人感觉到,这种文人可真正是“文人无行”了。
然而,无行的文人还能够利用他们的一技之长,为他们的篡改历史寻找粉饰的词汇:不清楚是原来的作者还是电视片的编导说到雍正的屠杀行为时,还使用了【以雷霆万钧的手段,行仁慈菩萨的心肠】。
瞧瞧,这就“无行”到了无药可治的程度了。
反观李连生师徒,不也是把他人他国他厂的旧成果,在其向进一步的报奖文中通通说成是他们师徒新开发的么!
—————— - ——————
又如山西省出了名的大作家赵瑜,于1995年在《中国作家》特刊上发表的《马家军调查》一书,其“文人无文”和“文人无行”的特征则更加是登峰造极。
《先听听赵瑜对于中国近代史中的一件事,是怎样描写的》
这位旨在打倒和丑化辽宁省那位土生土长的女子中长跑教练员马俊仁而专门书写《马家军调查》的作家赵瑜,在《马家军调查》第18章第210页右排~第211页左排开始谈及1931年11月,即日本侵占我国东三省之后的两个月,“满清的末代皇帝溥仪”听从日本特务土肥原贤二的诱惑和煽动,从天津叛国投敌逃往大连,被日本军方安排在大连的《大和旅馆》二楼,日本鬼子为防止东北爱国志士处决了这个日本走狗溥仪,所以从保护走狗的安全出发,不允许溥仪走下二楼的这种情况时,赵瑜先生在《马家军调查》第18章第210页右排~第211页左排的原文居然是这样说的:
我想起三年前的一个夜晚,那时我正在大连对马家军开展第一轮采访,夜宿在部队招待所,……。服务员介绍说:这里过去是日本人经营的《大和旅馆》,曾经软禁(?)过末代皇帝溥仪!一问一答,使我无法入睡,周身的血液猛一下火热又猛一下冰凉(?)。脑子里翻腾着不尽连贯的中国近代史,……。
本世纪初,日本在中国的土地上与俄国交战后占领了大连……。九·一八事变后,阴险的日本关东军把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从天津潜送(?)至东北。1931年11月18日到达旅顺,溥仪即被秘密送入这座楼中,命溥仪只准呆在二楼不准下来半步。贫穷之国决无外交可言(?)日本人就是要控制溥仪这位末代皇帝,阴谋实现成立伪满洲国的罪恶目的。……。主子与奴才之间经过了肮脏的讨价还价,达成了内阁成员名单……。这一切竞发生在我所居住的二楼上!……。溥仪在1932年3月8日举行了伪满洲国“就职典礼”,开始了在日寇血腥刺刀羽翼(?)下的傀儡生涯一一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奇耻大辱,悲惨故事(?),真让人欲哭无泪(?),欲说还休!这座楼就是历史的见证。
在这座楼里,在暗夜之中,我怅叹,我愤怒,我芒刺在背,直至黎明。我们背靠着伟大的中华文明,当时却不能逃脱厄运我们的伟大文化却不能保全一个自家的皇帝(?)
不是觉醒,就是死去。
知耻近乎勇,讳疾近乎亡。
我们决不提倡狭隘民族主义,可是当代中国人必须具备崇高的爱国主义和使命感,…… 。】
这就是被《中国作家》吹捧的赵瑜对于中国近代史的小结,他在给我们的青少年上了一堂历史课!
—————— - ————
第一,什么叫“阴险的日本关东军把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从天津【潜送】至东北”? 什么叫【软禁】? 什么叫“溥仪即被秘密送入这座楼中,只准呆在二楼不准下来半步? 什么叫“【贫弱之国】【决无外交可言】”?
(1)《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先是诱惑张学良将军遭到痛斥便转向溥仪,这就臭味相投一拍即合。
溥仪分明是主动从中国的天津逃到大连叛国投敌的,怎么会变成是被日军秘密劫持一般“潜送”到大连?“软禁”的?
溥仪如果有一点气节日本人能把他从天津“潜送至东北”吗?“阴险的日本关东军”为什么就没有把张学良将军“从北平潜运至东北”? 挺能辱骂马俊仁的文人,怎么见了走狗叛徒儿皇帝,嘴都软了脊椎骨也弯了? 
那个奴才走狗胜利叛逃到大连的时候,正好是东北沦陷两个月,他们双方做贼心虚为了防范爱国者处决了这个卖国贼,所以采取了强化的保护措施。这些举措经赵瑜美容化装之后,好象溥仪遭到秘密劫持因此失去了所谓“下二楼的自由”而被“软禁”起来啦,看来赵瑜的确是一个只有“利齿灵牙”但是却无行的文人!
 
(2) 何谓“贫弱之国决无外交可言”?
分明是对付东北爱国志士之举措,这勾当怎么就“变”成“两国外交”了? 请问赵瑜先生:“溥仪与日本法西斯之间的勾当”代表日本国和哪国的关系? 因而出来两国外交中的“弱国无外交”的呢? 溥仪当时是代表满清帝国呢,还是代表中华民国?
满清帝国早完蛋了,而中华民国似乎没有派他去大连。
凭什么把叛徒卖国贼称为中国的代表,以致“弱国无外交”?这不是敌我不分的大放厥词吗?
——-——-
第二,溥仪甘当走狗,怎么成了“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奇耻大辱,悲惨故事”?
赵瑜并非感慨旧中国没有防范住溥仪,让他跟随日本特务叛逃到东北。赵瑜是在感慨溥仪的“没有自由”地被保护在二楼!这怎么就成为“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奇耻大辱,悲惨故事”的呢?
1931年的的确确有中国历史上一段奇耻大辱,悲惨故事。但那不是溥仪的叛逃成功,而是两个月前的《九·一八》事变!
蒋介石为了实现“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去消灭共产党,便不顾人民的死活、河山的宝贵,利用隐蔽的卖国命令迫使东北部队不抵抗而恭恭敬敬把东北河山送给野兽般的法西斯日本。东北人民和学生表现了伟大的爱国主义觉悟,奋起反抗日本法西斯,遭到日本鬼子的野蛮屠杀,当时是一看见穿学生装的就开枪!
另方面,流亡到关内的爱国学生和爱国志士上街游行,向国民党政府呼吁:“抗击日寇侵略,把东北人民从法西斯铁蹄下解救出来。”这些爱国要求却被蒋介石“安装”上一个“破坏国家安定、扰乱社会治安、受人指使、……、令友邦惊诧”等等罪名而予以残酷的镇压。
这些才是奇耻大辱,才是悲惨故事!
————————————
在那国难当头的时刻,溥仪却主动从关内投身到法西斯的怀抱。这种行为是他自己的无品、无节、无脊椎的耻辱,而赵瑜却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奇耻大辱”。
请问:叛徒叛国投敌,受到法西斯特别地护卫,怎么会让赵瑜感到悲惨的呢? 赵瑜对末代皇帝的忠心也太过份了吧!
————————
第三、 溥仪的主动认赋作父与“靖康之耻”是绝对不可混淆的两码事。
北宋徽钦二帝,被金兵掳到东北五国城(即今天吉林东北的扶余县)放到地穴里囚禁,并让他们给金主把酒而侮辱之事,那才是“奇耻大辱的悲惨故事”,那才是“弱国无外交”。
那是金兵攻破汴梁把徽钦二帝俘虏去的,而且他们是正在执政的当朝皇帝。
被吹捧上天的大作家赵瑜,竟然分不清屈辱被俘和主动叛国投敌的本质区别。《中国作家》的主编和审查人员是干什么的? 出了名的大作家如此昏聩还写什么文章? 进行毒化的卖国主义宣传吗?
莫说是一个早被推翻的前清皇帝并且被贬为普通人民已经有20年了。即使是正任中华民国副主席的汪精卫,于1938年12月偷偷逃至河内,又于1940年最后跑到南京当了汉奸伪主席。赵瑜听过什么人责难我们说:“汪精卫的叛国投敌是中国历史上的奇耻大辱”吗?
当时倒是有人为南京伪主席送了一副“歌颂”的对联:
    上联是——昔有盖世之才;
    下联是——今有罕见之德。
实际上是骂这个卖国贼是该死的汉奸(盖世、罕见)。可见只要不是理性全无者,没人会把“狗”的“走”,当成是中国的奇耻大辱和悲惨故事的。小学生都知道汪精卫是个走狗,决不代表中国人更谈不上代表中华民族和中国!
我们为赵瑜的人狗不分而长太息!
————————
第四,赵瑜竟然认为:这事真让人欲哭无洱,欲说还休!
这种情感也令我们奠名其妙。
从1931年的9月18日到溥仪叛逃到大连的11月18日的两个月中,国民党反动派把东北无穷的宝藏和无数的骨肉同胞置于日本鬼子的铁蹄之下,让法西斯掠枪和屠杀。赵瑜没有为此而“欲哭无泪,欲说还休”;他也没有为那些参加抗日的同胞,被日寇和溥仪的伪军围剿屠杀者而“欲哭无泪,欲说还体”。
却为了一个叛国投敌的奴才,在那座楼上受到特殊保护,被赵瑜硬要说成是“软禁”…“失去自由” “不得下二楼一步”——啧啧,多么可怜啊。
于是赵瑜便“欲哭无泪,欲说还休”了。
赵瑜除了嘴能之外,什么大是大非、什么中国人的人格、中国人的骨气等等就一无所有了。
他的这些颠倒黑白文章就替溥仪这种“狗的走”的行为,披上了“被俘虏、被劫持”的光华外衣。于是他不但把走狗个人的耻辱强加为是我们中国历史的耻辱;而且还“欲哭无泪,欲说还休”。这是什么样的感情和立场?与《康德第一保镖》和《铁公鸡》之类的文艺作品的主笔和主要策划人的人狗不分有什么不同?
————————————
某些人指望用赵瑜这位大文人搞臭一位土头土脑的土教练马俊仁,岂不是找错了武器吗? 本以为找到一个快枪,却抓了一根搅屎棍,把中国近代史搅和得完全变了样,而且发出一股子臭气。
溥仪还向东北人民发表《回銮训民诏书》,那是东北所有中小学必须学习和背诵的御旨。上面除了说他“朕自登基以来极思恭访日本皇室,……日本皇室恳切相待倍极优隆”受宠若惊感恩戴德的“衷怀铭刻殊不能忘”之外,就是奴化东北人民应对法西斯效忠协助等。证明他不仅是个傀儡还是个卖命的走狗和帮凶!
溥仪在1945年苏联红军出兵打击日本关东军的时刻又逃亡日本,表明他的认贼作父是死心塌地的。对于这么一个卖国贼和叛徒,赵瑜何来的“欲哭无泪,欲说还休”?
赵瑜对叛徒和走狗哭哭啼啼大发悲怜之心,比民国初期的辫帅张勋还有过之无不及,其对于叛徒卖国贼忠臣孝子之心实可嘉奖!          
————————
他说:“在这座楼中,在暗夜之中,我怅叹,我愤怒,我芒刺在背,直至黎明。……。我们的伟大文化却不能保全一个自家的皇帝。”
他愤怒什么? 原来愤怒于中国有罪责,不过:
第五,什么叫“我们的伟大文化却不能保全一个自家的皇帝”?
 
(1)请问:溥仪是谁家的皇帝?
当时除了满清贵胄中极个别的封建遗老以及那个辫帅张勋之外, 谁承认他是“自家的皇帝”? 到1931年他被推翻下台已经20年了,怎么还是赵瑜的“自家的皇帝”呢? 何况承认他为皇帝的那个张勋早于1924年先溥仪而入土了,所以赵瑜效忠皇帝的苦心,是奴才心态的白白流淌自做多情!
(2) 如果溥仪有半点人性,有一点羞耻心和民族气节,于东北沦陷在日寇铁蹄下的时候,于东北人民惨遭涂炭的时刻,溥仪必然会拒绝叛国,因为他已经26岁了、只比张学良将军小5岁。
他当然知道日本鬼子攻占大连旅顺的时候,把旅顺人民只留下36个其余全部屠杀而埋在万人坑里(解放后修建为《万忠墓》);
溥仪当然也懂得他祖宗的宗庙和发祥地都在东北,都被日寇侵占和蹂躏着。
但他却把人性、羞耻心、民族气节和祖宗宗庙等等都置之不顾,只要给个儿皇帝的座椅,他宁愿给敌寇当走狗也不愿留在天津做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赵瑜竟然把这种走狗依然三呼万岁称他是“自家的皇帝”还责怪“中华伟大文化没有保全好”他家的这位“皇帝”。这不是给奴才当奴才吗? 这不是为鬼谋皮而人狗不分吗?
——————————
著名作家邵燕祥所写《还有什么可宝贵的》一文,载于《新民晚报》1996年2月5日第14版上。摘抄如下:
从前有人说笑话:秦始皇的尿壶一旦出土都会变成抢手的古董。
 这回不是笑谈,是郑重其事的信息。……。第15期嘉德周末字画拍卖”品中,除了黄苗子的巨幅隶书“泛舟沧海,立马昆仑”等以外,表而出之的还有溥杰写于1941年“满州国”时期的《书赠佐藤中校前辈》,说它“具有历史掌故和艺术欣赏的双重价值”,云云……。曾为战犯,后入政协的末代皇帝溥仪之弟的这位著名人物溥杰的书法,恰如肉身蠕动两头尖尖的“蚯蚓”,常见于与宫廷有关的饮食业的牌匾之上。
……然而我明明记得,前几年,就是这个溥杰说过,中日战争有如夫妻打架,事情过去也就算了。他把日本发动侵华战争造成中国三千万军民伤亡的血债轻轻一笔勾销。无怪画家黄永玉斥之为“混账”!
至于那个“佐藤中校前辈”,不知道籍属关东军还是东京大本营,手上沾有多少中国人的鲜血,他跟溥杰之间存在多少“历史掌故”,或许只有这些专家学者和心仪溥杰的“后辈”们才会发生兴趣吧。……。
前两年搞文稿拍卖,议论纷纷,颇有不以为然者,特别是对刘晓庆的《自白》选题一卖卖了百万元之巨。然而世界上的事情就怕比较,比起溥杰这幅字,刘晓庆的书稿再贵也值,因为相形之下,它当然更干净,更高雅,既无血污,又无奴相,无疑更有价值。这是在市场价格方面来作比较。从人类文化应有的价值观念出发,不妨问那把溥杰《书赠佐藤中校前辈》标榜为珍品的人:除此以外,你认为世上还有什么可宝贵的?
 
看来,把满清末代皇帝溥仪兄弟奉若神明的先生们,病根子都在于是非不辨人狗不分!
——————————————
 
但是,赵瑜的“文人无行”不仅仅表现在历史知识糊涂,敌我不分立场暧昧上;而且还表现在他的文化水平太低,文学造诣太差方面。令人感到他是一个无文的文人。例如,
(一)大作家居然不懂得什么叫“倾巢出动”?
   《马家军调查》第42页右排第20行--23行内。赵瑜写道:
“八运会决战前夕,辽宁省五大班子,驻沈部队各大行业、各大厅局部委办负责人倾巢出动,在文艺界的咏诗放歌声中,为代表团全体将士举行盛大壮行晚会。……。”
《中国作家》杂志把赵瑜吹捧上天,然而,这位大作家居然把辽宁省五大班子,驻沈部队各大行业、各大厅局部委办负责人通通骂了个够,把“全体出动”说成是“倾巢出动”。
大作家居然不懂得倾巢出动,是把所有领导人都当作《飞禽》或《野兽》;再不然就是比喻为“日本鬼子”“汉奸伪军”在得知八路军游击队现在正在《张家堡》聚集,所以立即倾巢出动去进行围剿。
——————
(二)什么叫‘振振有词”?
此句载于《马家军调查》第44页、右排、第11--12行。
    原文照登:“这台庆功晚会办得非常活跃……阎福君在庆功会上的讲话也振振有词相当精彩,充满文学色彩。”
暂停!赵瑜是要称颂阎书记还是要揶揄他?从全书看,赵瑜在辽宁省体委内部的矛盾中,是利用支持阎福君去反对崔大林丑化马俊仁的,所以他想为阎书记之发言叫好喝彩,但却用了贬义词去讽刺,真有点令人好笑。什么叫“振振有词”呢?
赵瑜望文生义,以为是声音振振发响语汇丰富无穷。
殊不知它是指:“没多少道理却自以为有理、说个无休无止。”从来都在挖苦发言人诡辩时才使用。
赵瑜这么个用法.等于给阎书记喝了倒彩,令人困惑不解也不敢相信这是一个被《中国作家》歌颂的大文人赵瑜的错误。
——————————
(三)大作家赵瑜也不明白什么叫“兔死狐悲”
见《马家军调查》第167页右排,第27--30行。赵瑜写道:
(曲云霞)她同样对马导的行为发了牢骚,她同众姐妹多年并肩作战,情同手足唇齿相依,唇亡而齿寒,兔死而狐悲,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这实在令人仰天长叹!
用“兔死狐悲”来比喻王军霞众姐妹的亲密关系,是视兔狐为人类?还是视王军霞众姐妹为兽类?
“兔死狐悲,物以类伤”虽然是指的同类。但这是指人类还是指兽类都分不清吗?
把王军霞她们骂得这么恶毒!居然还是“经过两年的思考。”很难设想这就是《中国作家》评价为“文学性很强”的“文学”作品。《中国作家》你们给赵瑜发特刊,让他把祖宗的文学遗产毁容到哪一步? 把中国人的脸面丢到什么程度? 把中国青少年误导到多深的陷阱中去?
你们都不怕国际友人大山、爱华和爱中两姐妹等人耻笑吗? 不怕在全世界汉学家面前丢中国人的、和中国文化与文学的脸皮吗?
————————————
此《马家军调查》绝不能让赵瑜的子女这一代孩子看,否则他们会不会在语文老师布置的《我可爱的家》的作文里,写出一篇故事呢?且以某贾为例吧!他在作文里写道:
“我的父亲是作家贾德仁,我的母亲叫吴菇,他们夫妇相敬如宾,让我从小感受到家庭和睦的温暖与幸福。但父亲常坐飞机出差,他归家之前总令我心神不安,担心万一飞机出事故,我母亲定会因兔死狐悲而承受不了的……。”
语文老师在作文上批了“乱用基本成语.欠打!”归家问其母,其母看后跺脚大骂:你怎么把我和你爸的关系比做狐群狗党的关系? 兔死狐悲是比喻“固同类灭亡而感到悲伤”的禽兽之间的关系的,你不懂吗? 我问你,你这是从哪学来的?
其子不胜委屈的说:“我从《马家军调查》里学来的。大作家赵瑜说王军霞、曲云霞等女队员亲如手足,关系好到兔死狐悲的地步。我看你和我爸的关系比她们还亲,所以……。”
啪!
一记耳光,贾夫人骂了一句“丢你贾家祖宗的人!”便结束了这场母子冲突。
这故事实在荒唐,但想来也十分悲哀。
赵瑜究竟懂得多少成语? 这语无伦次乱七八糟的假冒伪劣品,居然还被《中国作家》吹捧成“会使读者在文学上得到满足。”
请问:用狐群狗党同病相怜辱骂王军霞等女队员的亲密关系和利益一致,也算得上是中国文学吗? 让读者满足什么?这不是糟蹋祖国的文学、糟蹋祖国的文化吗?
————————————————————
其实,赵瑜在《马家军调查》一书中反对马俊仁使用“打倒小日本”等语言进行对女弟子的鼓舞,并且讥讽为“情绪化”,倡导所谓的理性化也还是晚了一步的,有人比他迈步更早。
如十七年前电影界里推出的《康德第一保镖》,那是描写在《九·一八》事变后,溥仪与日本军方特务共同策划从天津叛逃到东北当了伪“满洲帝国”皇帝立国号为康德的罪恶过程中,歌颂溥仪的贴身护卫的电影。
是歌颂奴才的奴才的电影,很隐蔽但依然明白无误地搅混大是大非和毒害无知青年!
又如戏剧界前十四、五年上演的《铁公鸡》,歌颂的是太平天国起义军内一个降清叛徒张国祥,如何卖命地挫败了起义军首领铁公鸡,设计打算烧死清帅的计划。褒扬这个叛徒“机智勇猛”地保护清帅—向荣—冲出重围的“英雄事迹”的,是标榜革命阵营中的叛徒的旧戏。
更有甚者还想把《刺虎》搬上舞台,那是表彰效忠崇祯皇帝的宫女费贞娥,刺杀了李自成的一员虎将的。
依然是为奴才树碑立传的!
——————————
《费贞娥刺虎》与《铁公鸡》等电影在满清和在国民党统治时期自然颇为统治者所重视而走红,但解放后都被禁止搬上舞台。而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居然粉墨登场去毒害青年。这几个文艺戏剧和商界的“杰作”堂而皇之地上演了好几年和展览了多少天。
可惜它们是沉渣,翻腾了一阵子,终于在人民群众的反对之下又沉入污泥之中了。
《费贞娥刺虎》、《铁公鸡》,以及《康德第一保镖》的发行和上演,提醒人们注意那沉渣“在解放后被批判禁止之后”居然又会泛起的事实!并且也证明某些人所谓的“文艺不一定都要具有思想性,只要让人们乐乐就行”的错误与有害!
 这些有毒素的沉渣,恰恰是九十年代钻空子而泛起的。既证明赵瑜大文人常常挂在口头上的“不要总爱听情绪化的打倒小日本之类的爱国主义”的理论,还是有土壤和有知音的,也说明赵瑜只不过是个拾人牙慧者罢了。
最近才退出的,一个长期占领着电视节目的宣传品:
一列火车缓缓从远处开来,行驶在弯弯的多桥墩的高架桥面上、画面和背景非常美丽。画外音说道:【人生好比旅行,你不必在乎旅行的终点,只要欣赏沿途的风光就足够了】。
令人想起“今日有酒今日醉”以及“人生难得几回醉,不欢更何待”的麻醉品一般的所谓文化和文艺!
同样是非常可怕的毒化文化!
为什么这些没有是非,没有立场,没有爱国或者卖国区分和分析批判的电视等宣传品,会被审查者批准上台,起到颠倒是非,毒害年轻人的东西能够上演呢?
进一步问:为什么更加毒害青少年的黄色、黑色网吧,屡禁不止呢?
有人说:现在是“有钱能使鬼推磨”所造成!
那么,再进一步问:为什么现在是“有钱能使鬼推磨”呢?
————————————
没有料到,虽然是少数文人有“文人无行”的弊端,却也逐渐浸倒了高等学府的大墙,侵蚀进了一向崇高无比的象牙之塔的内部。而且把近三千年的孔孟之道也给冲垮了一大片,《为人师表》《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一日为师一生为父》。都被这种弄虚作假、东偷西抢的行为予以破坏得极其严重了。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丢掉了纯洁向上的骨气和灵魂,这不是致命的危险吗?
上述的大作家赵瑜的无文而装腔作势,和李连生与束鹏程对于往复式压缩机的无知和“出口成错”没有本质的区分。一个是糟文学和文化;另一个是糟蹋压缩机和大学教授的尊称!
我们期望什么呢?
我们期望着全国人民的声援,期望着国家出面惩办弄虚作假的行为,并且早日刹住弄虚作假的风气。因为我们相信:全国人民和党中央国务院,是绝对不允许将西安交通大学腐蚀成为——依靠偷鸡摸狗去振兴科技事业的高等学府的!
         
博主2009年5月29日.
 
 


https://m.sciencenet.cn/blog-226527-234937.html

上一篇:喜闻李连生要起诉六人诽谤罪
下一篇:《亵渎国法、无法无天》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1: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