啄木鸟2+3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yj 陈永江西安交大压缩机教研室退休教师一生从事化肥厂用大型压缩机

博文

读完王建华书记与华商报记者的对话,学校应该起诉举报六人

已有 4902 次阅读 2011-3-9 15:26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关键词:学者| office, style, 王建华, 华商报

 

 

西安交大书记王建华:说学校在包庇李连生是误解

 

 

 全国政协委员、西安交大党委书记王建华。记者 张小刚摄

 

37日,全国政协委员、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王建华接受记者专访时说,李连生学术造假事件发生后,西安交大主动向科技部提出要撤销李连生获得的国家奖项。

 

对李连生

 

说学校在包庇是误解

 

记者:李连生事件发生以来,交大高层似乎一直躲着公众,是害怕这事越闹越大对学校不好吗?

 

王建华:应该说刚开始学校有这种想法,但随着李连生造假的事查实,学校的态度也是明确的,一定要严肃处理。

 

学术造假对高校来说是要命的事,交大从不容许自己的教师干这种事,发现后也绝不包庇,外界所说的学校在包庇是有误解的。之所以在外界引起反响大,是因为别的原因。

 

记者:你说的别的原因是指什么?

 

王建华:准确地说,学校从2007年就开始查李连生的问题,先后有4件事,包括后来的科技部奖项、长江学者等。在查处当中,有李连生个人的问题,也有学术方面的问题,经过了很多周折。

 

对事件

 

我希望公众了解真相

 

记者:可以说说李连生的4件事吗?

 

王建华:可以,我希望公众了解事情的真相。2007年底,学校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6位老教师举报李连生,当时举报的是教育部的奖,举报时这个奖还在公示期,经审查后确实有问题。当时学校的学术委员会就作出了决定,认为其专著里有剽窃,学校也作出了处理决定,这个奖项也就没有往上再报。

 

当时学校觉得李连生是长江学者,只是提出批评,他本人也作了检讨。但据我了解,李连生私下里却不服,对举报的几位老教师有看法,后来两边就较上了劲。

 

记者:那几位老教师就继续举报他?

 

王建华:是。第一件事后就又举报李连生妻子的工作问题,举报时李担任着学校的人事处长,举报人认为他妻子的工作有特殊照顾。后经学校调查,他妻子的工作是在他当人事处长前已经安排的,当时只是给了他警示处分。

 

记者:后来网上流传的李连生的专著抄袭是怎么回事?

 

王建华:那就是第三件事。当时几位举报的老教师在博客上将李连生专著中抄袭的内容一段一段贴出来,又拿出原著作一一对比,同时这几位举报人还向学校交了一份报告,反映李连生2005年获得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有问题。

 

对撤奖

 

是学校主动向科技部提出的

 

记者:是举报李连生获奖项目的代表著作抄袭和经济效益数据不实这两个问题?

 

王建华:是。接到举报后学校又开始查,查他的专著,查企业的效益。他的专著是1998年写的,当时的标准和后来的有变化,在查的过程中很有难度。经济效益数据作假的情况,也是反反复复查,企业不太配合,后来是从高新区拿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报表,财务账面是亏损,报奖材料上显示的却是盈利。

 

其间,李连生到法院告那几位举报人侵犯他的名誉权,因为举报人在网上说他是大骗子。这一告,全国的媒体都关注了。学校当时压力很大,最后通过私下做工作让李连生撤诉。在这之后,学校就撤销了他的博导资格,不让他再带学生。

 

同时,学校也在对举报的事实调查,查的结果是两项举报都属实。但在提交学术委员会作出决定时,委员会内部意见不统一,就在这时候,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报道了这件事。

 

记者:随后学校就撤了李连生的职务?

 

王建华:在中央电视台报道前,关于对李连生撤职的报告已经写好,学校认为报告的事实部分写得还不是很清楚让重新再写,在这时候中央电视台就报道了。所以后面才有说法学校不愿处理,是迫于媒体的报道才作出撤职决定,这时候已经到了20103月。

 

当时给学校戴了这顶帽子,学校的压力的确很大,处理不处理已由不得学校,最后学校决定彻底处理,就主动向科技部提出要撤销李连生获得的国家奖项。

 

对事态

 

学校丢不起这个人

 

记者:从学校向科技部提出撤销奖项,到最后科技部作出决定中间过了多长时间?

 

王建华:学校是去年5月正式向科技部提出的,到年底科技部就作出撤销决定。其实撤销国家级奖项,不只是对学校是第一次,对科技部也从没有过。在这过程中,学校和科技部多次沟通,态度是坚决的,一定要撤,学校丢不起这人!

 

对交大

 

从长远来看是好事

 

记者:事情过去两个多月了,这一段时间交大内部有什么反响?

 

王建华:李连生造假的事对学校来说是件丢人的事,但交大更愿意从中汲取教训,我们不能让这个人白丢了。

 

总的说来,这件事学校是有责任的,从我来讲,首先做自我批评,在管理上有不严之处。这些年,年轻教师受社会大环境影响,出现了一些浮躁,甚至学术造假的事情,但这绝不是主流,交大的主流仍然是好的。

 

记者:你怎样看待这件事对交大的影响?

 

王建华:李连生的事情,从外部看负面影响是很大,但并没有造成西安交大申请不到项目、获不了奖的局面。相反,评审专家在看到西安交大的项目时可能会想,既然学校要求如此严格,态度如此认真,报奖材料可能会更实在、更值得信任。从长远来看,这件事对学校是有好处的。去年我们照样得了5个国家奖,所以我认为,这也是一件好事。

   ————

   ————

   ——————

博主附言:

世界上居然还有王建华这样的人!令人在原本失望之余,越发的心凉了!    希望全国媒体,能不能组织一次,在西安交大校园内的辩论会!还全国人民一个真实的西安交大处理李连生束鹏程造假案件的真相。第一,时间在两会之后;第二,辩论双方:一方为西安交大党委书记及其遴选的代表,另一方为举报六人!

 



https://m.sciencenet.cn/blog-226527-420444.html

上一篇:《举报人的郑重声明》
下一篇:向科学网、向全国媒体致敬

6 武夷山 王西宝 蒋永华 贾利军 柳东阳 xqhuang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1: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