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河北唐山市连续发生2级地震:关注中国7级地震的统计特征

已有 2783 次阅读 2018-1-7 06:16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地壳均衡, 拉马德雷冷位相, 地震活跃期, 统计特征, 冰川融化

河北唐山市连续发生2级地震:关注中国7级地震的统计特征

                                                          杨学祥

 

地震最新消息:河北唐山市滦县16日晚发生2.8级地震震源深度14千米

2018-01-06 20:26

河北唐山滦县162.8级地震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1061851在河北唐山市滦县(北纬39.66度,东经118.46)发生2.8级地震,震源深度14千米

编辑:孟照霞

http://365jia.cn/news/2018-01-06/99BBCC30A23926F2.html

 

伊朗西部发生5.1级地震两月前刚遭7.3级大地震

2018-01-07 01:49:17 来源海外网 

伊朗西部发生5.1级地震两月前刚遭7.3级大地震

海外网17据今日俄罗斯消息,当地时间周六,伊朗西部发生5.1级地震,该地区去年11月发生的致命地震造成600多人死亡。据伊朗国家电视台报道,目前还没有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报道。

根据美国地质勘探局的数据,这次地震发生在伊朗西部的萨尔波勒扎哈卜(Sarpol-e Zahab)21公里处,深度为10公里。据伊朗媒体Khabar报道,地震发生后不久,该地区发生了4.7级余震。另据法尔斯( Fars)通讯社报道,克尔曼沙省官员称,目前还没有地震造成损失的报道。

据伊朗通讯社报道,当地时间20171112,伊朗克尔曼沙省阿兹格雷市附近发生了7.3级地震,摧毁了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北部边界地区,使其成为该地区2017年最严重的地震。(编译/海外网朱箫)

http://www.dzwww.com/xinwen/guojixinwen/201801/t20180107_16879400.htm

 

震级(M)  发震时刻(UTC+8)纬度(°)经度(°)深度(千米)     参考位置

3.6   2018-01-07 03:55:15     37.52      78.04      23    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

2.0   2018-01-06 21:03:17     39.68      118.30     11    河北唐山市开平区

2.8   2018-01-06 18:51:36     39.66      118.46     14    河北唐山市滦县

2.0   2018-01-05 23:55:59     39.74      118.69     9     河北唐山市滦县

3.1   2018-01-05 19:28:50     29.90      106.40    8     重庆北碚区

3.1   2018-01-05 15:52:54     38.22      74.47      168  塔吉克斯坦

3.7   2018-01-05 03:53:52     38.66      73.78      26    塔吉克斯坦

4.3   2018-01-04 23:00:36     24.94      96.43      10    缅甸

4.3   2018-01-04 20:21:07     45.29      124.65    8     吉林松原市前郭尔罗斯县

4.6   2018-01-04 05:35:33     23.93      99.32      10    云南临沧市永德县

3.4   2018-01-04 01:28:35     30.27      96.96      6     西藏昌都市八宿县

4.1   2018-01-03 07:16:08     38.87      72.65      8     塔吉克斯坦

3.0   2018-01-01 22:37:15     24.80      115.62     6     江西赣州市寻乌县

2.5   2018-01-01 17:13:08     31.26      103.45    10    四川阿坝州汶川县

2.8   2018-01-01 13:02:38     39.41      95.69      8     甘肃酒泉市肃北县

3.3   2018-01-01 00:02:50     33.50      86.61      6     西藏那曲地区尼玛县

3.1   2017-12-31 13:47:47     29.77      95.16      6     西藏林芝市米林县

4.2   2017-12-31 07:23:59     39.29      72.68      7     吉尔吉斯斯坦

http://news.ceic.ac.cn/index.html?time=1515272720

 

20181月潮汐组合: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

已有 1424 次阅读 2017-8-14 10:26

20181月潮汐组合: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

                               杨学祥,杨冬红

 

20181-2月、6-9月、12月为强潮汐时期,20183-5月、10-11月为弱潮汐时期。20181月是强潮汐时期第一个月,潮汐组合类型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

实际上,每年49-7281118-123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125-47730-116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46, 47]。快慢时段的昼夜时间(日长)长短的差别不超过几千分之几秒,但是这种变化可以影响到气象事件,与计算值量级完全相符。

每年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不利于拉尼娜的发展。地球自转减速阶段,不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有利于拉尼娜的发展。

潮汐组合A12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20.0323度,12为月亮近地潮,12为日月大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最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最强)。

潮汐组合B18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0003度,19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潮汐组合C116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20.0257度, 115为月亮远地潮,117为日月大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潮汐组合D123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0001度,125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潮汐组合E 129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20.0143度, 130为月亮近地潮,131为日月大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最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最强)。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最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地震火山活动进入高潮,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71022.html

 

1947年至1999年中国7级以上地震数据的特征分析

2010-4-11 11:31 

1947年至1999年中国7级以上地震数据的特征分析

            杨学祥

 

  根据1889年以来的地震数据统计,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22次。在1889-1924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6次,在1925-1945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1次;在1946-1977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11次,在1978-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0次;在2000-201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已发生4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0-2035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发生50次,平均每年1.73次,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发生12次,平均每年0.55次。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是拉马德雷暖位相的3倍以上。2000-2035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又进入新的活跃期,2001年昆仑山口8级地震和2008年四川汶川8级地震是两个明确的强震频发的信号。2000-2035年不仅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也是中国7级以上地震频发时期。

  对过去的一些数据分析后发现,1952年,1957年、1960 年、1964年4场9级以上特大地震就发生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的前17年。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后,在2004年12 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就发生了9.1级强地震,并造成了27万的人员伤亡。其后,2005年3月29日和2007年9月12日印尼苏门答腊又连续发生两次8.5级地震,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8.8级地震,强震频发已经成为事实。

  从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发生情况来看,前10年发生20次(包括两次8级以上地震),后10年发生20次,中间10年发生10次,前后10年的地震相对频发值得关注。

  更值得关注的是,除台湾外,前10年强震多发生在中西部,后10年东部地区也有强震发生,如1975年辽宁海城地震和1976年河北唐山地震。

  因为考虑到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可能超过历史的记录。由此导致的地壳均衡运动也可能超过历史的规模。这是比温室效应更危险的变化趋势和变化后果。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310914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86120.html 

 



https://m.sciencenet.cn/blog-2277-1093481.html

上一篇:1号寒潮大BOSS还没现身:验证2017年变冷预测
下一篇:一股强冷空气即将袭来:2018年1月7日午报

2 钟炳 周少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1: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