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美国气象预测网站寒潮预测和潮汐组合对比:1-2月寒流

已有 4158 次阅读 2009-12-31 08:37 |个人分类:灾害预测|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潮汐组合, 厄尔尼诺, 寒流, 拉马德雷

   美国气象预测网站寒潮预测和潮汐组合对比:1-2月寒流
                      杨学祥,杨冬红          

    我们在2009年10月14日指出,导致气候变冷的原因有四个:其一,历史记录表明,在“拉马德雷”的“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低温冷害。2000年“拉马德雷”已经进入“冷位相”,这意味着一个新的变冷时期正在开始。其二、2009年9月30日南大洋发生了地震海啸。其三、2008-2009年处于太阳活动低值时期。其四、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为强潮汐时期。

    2009年12月的寒流和暴雪已经证实了我们的预测,2010年1-2月的寒流将继续证明我们的预测。

    美国气象预测网站AccuWeather.com周二称,下周来自北极的寒潮将侵袭美国大部分地区,届时气温将低于常温,数百万居民取暖油需求因此增加。更重要的是,寒潮对美国东北部的影响可能将持续至明年2月。

    美国气象预测网站的寒流预测与2010年1-2月强潮汐时期相对应,届时不仅在美国东北部,北半球北部地区都会受到影响,中国北方也应做好预防强寒流的准备。


附件一:

  学者杨学祥 发表于 2009-10-14 15:05:18

                      2009年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杨学祥,杨冬红

一、2009年太阳黑子低值将迎来一个“冷冬”

对宇宙飞船测量数据的分析确定,太阳的辐射输出变化于0.1~0.3% 的水平上。大量观测数据表明,地质环境记录的气候变化与由地球轨道引起的太阳辐射量的变化有较好的一致性。这一问题的争论焦点是,地球接收到的太阳能量变化是否足以引起地球气候长周期(冰期和间冰期)和短周期(小冰期与小气候最适期)的相互转变。科学家Eddy等人估计,太阳常数变化引起的气候响应与正常发生的变化相比是很小的——太阳常数的变化至多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受到零点几度的扰动,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够激发低层大气发生变化的机制。

2009年是国际天文年,广东天文学会近日通过研究发现,去年初我国部分地区发生异常低温冰雪气候,可能与近期太阳黑子稀少及其周期偏长有关,而今年太阳黑子至今仍是低迷状态,广东地区或许又将迎来一个“冷冬”。

近两年,不少地方气候异常,去年初我国南方地区遭遇罕见的冰雪天气,广州等地连续两年出现几天乃至十几天气温低于10摄氏度的少见低温天气。有专家认为,这与地球厄尔尼诺有关。但广东天文学会的专家认为,可能与近期太阳黑子稀少及其周期偏长有关。太阳黑子,是指太阳光球层上出现的暗黑斑点,它是太阳活动最明显的标志。黑子多寡通常用太阳黑子相对数表示,相对数越大,表示太阳黑子越多,其规律呈现11年左右的周期。近两年,太阳活动及其黑子的异常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太阳黑子特别少;二是太阳黑子周期有逐渐延长的趋势。而2007年太阳黑子相对数为7.5;2008年,太阳黑子相对数为3.7。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云南台在2009年8月,连续31天观察不到太阳黑子,太阳黑子的相对数为0。同时,太阳黑子周期,通常为11年。但第23个太阳黑子周期(注:自1755年开始对太阳黑子活动进行标号统计)从1996年开始(注:以黑子活动最少年为周期起点),已过去13年,却至今仍未经常看到太阳黑子明显地成群出现。当今太阳黑子周期之长,为十八世纪以来之最。

近两年太阳黑子处于百年来最低迷状态。据悉,太阳黑子低谷年,会引起太阳某些辐射强度降低,从而引起地球大气环流的变化,甚至引起地球气候异常。太阳黑子与冷害有关吗?广东天文学会通过探源溯流,认为两者的相关性是颇高的。统计资料显示,1996年,是太阳黑子低谷年,全年太阳黑子相对数只有8.6。1996年初,广州以及广东的天气偏冷。当年广州的2月平均气温只有12摄氏度,比常年平均值低2.3摄氏度,也是全年最低气温的月份。1986年是太阳黑子低谷年,全年太阳黑子相对数只有13.4。1986年末至1987年初,我国不少省、市出现低温天气。此外,1964年,1954年也曾是太阳黑子低谷年,并出现显著气温偏低现象[1]。我们也有类似的统计结果。

二、2009年发生的8级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萨摩亚群岛地区北京时间9月30日凌晨发生8级地震并引发海啸,南太平洋大海啸的确实死亡人数前天已增加到176人。根据历史记录,就全球灾害变化的趋势而言,萨摩亚8级地震引起的南太平洋大海啸可能导致全球气温的逐渐降低,引发低温冻灾,增大流感爆发的强度。

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20年。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40o范围内的8.5级和大于8.5级的海震。根据郭增建的理论,2005年全球气温将因为印尼地震海啸而降低。客观实践已经做出了公平的检验。世界都公认1998年为人类有记载以来最热的一年,西方科学家也承认了这一客观事实:过去两年里,自然气候的变化抵消了全球气候变暖效应并将继续促使气温在2008年保持缓慢变化的趋势,2008年是近十年最冷的一年,2005年也没有突破1998年的高温纪录。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统计表明:中国北方的严重低温冷害都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如1957、1969、1972、1976年;中国南方的严重低温冻害都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太阳黑子低值年和拉尼娜年(或厄尔尼诺年),如1954年12月15日至1955年1月21日湖南发生严重低温冷害,1964年2月8日-26日湖南发生低温冻害;1977年1月21日,湖南雨雪日数持续10天,强寒潮冷空气入侵,其来势凶猛,不仅带来大雪,还使得降温剧烈,各地最低温异常低,降到-10℃至-18℃,且以武汉的-18.1℃为历史最低,纪录一直保持至今。

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21次。在1889-1924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6(国外数据:2)次,在1925-1945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1(1)次,在1946-1977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11(7)次,在1978-2003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0次,在2004-2008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已发生3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0-2035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和低温期。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拉马德雷冷位相与低温冻害对应的物理原因。

2008年1月发生的中国南方罕见的冰雪冻灾处于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2007-2008年拉尼娜事件中;2009年至2010年的厄尔尼诺事件有可能导致冷冬。

四、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美国科学家相信,即使没有温室效应, 地球自己的卫星月球也会使地球的温度上升。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海洋学研究所的查尔斯. 季林2000年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指出,月球通过影响地球上的潮汐使地球的温度上升。

季林认为,地球、月亮和太阳相对位置的变化会引起潮汐强度的逐渐变化,其周期与邦德提出的“气候周期”是一致的。当日、地、月排成一线且相互距离最小时,日月引潮力相互加强而变为最大,地球海洋潮汐规模也最大,这时就有更多来自海洋深处的冷水被带到海面。这些冷水可以冷却海洋上的空气。当日、地连成的直线与月、地连成的直线相互垂直时,太阳潮汐减弱月球潮汐,使地球海洋潮汐变小,这时海洋深处的冷水很难被带到海面,世界就变得暖和。据季林的计算,大约在1425年即小冰期的末期,潮汐达到了最大值,从那以后逐渐减弱,直到3100年潮汐又达到最大值。这个周期是过去1万年气候变迁的主要动力。这个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24世纪,而后随着潮汐的增强,地球的气候将逐渐变冷。

除了1500-1800年潮汐长周期外,潮汐中周期为准60年、54-56年、22年、18.6年和11年。特别是54-56年周期(拉马德雷周期),在全球气候变化中起非常明显的作用。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发生。

五、结论和预警

1952-2008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4天次数共8次,1955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日月同纬)、1957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1964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日月同纬)、1969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1972年(厄尔尼诺年)、1977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1984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2008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拉尼娜、厄尔尼诺、太阳黑子极值、潮汐强度与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有很好的相关性,有7-8年的滞后期。

我们认为,导致气候变冷的原因有四个:其一,历史记录表明,在“拉马德雷”的“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低温冷害。2000年“拉马德雷”已经进入“冷位相”,这意味着一个新的变冷时期正在开始。其二, 2009年9月30日南大洋发生了地震海啸。其三、2008-2009年处于太阳活动低值时期。其四、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为强潮汐时期。

最新报告表明,“变异的厄尔尼诺”最终没有给美国带来暖冬,这一点在10月初开始得到确认,持续寒冷潮湿的天气使美国滞后的大豆作物面临威胁,根据美国美国农业部报告显示,截止10月4日,美国大豆落叶率79%,收割进度15%,作物优良率67%,这表明美国仍有大部分的大豆面临威胁,根据最新的天气预报,美国大豆的生长优良率可能会有较大幅度的下降[2]。中国的冷冬预测正在得到证实。

我们在2009年初就关注下一次不寻常的厄尔尼诺事件,因为它会给全球带来流感全球大流行、低温冻害、干旱洪涝等重大灾害[3-9]。

2007年末我们就发布了拉尼娜能给我们带来什么的预警:2007年拉尼娜事件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秋汛和冻害,还有流感的季节性流行。如果发生强拉尼娜事件,流感世界大流行的几率就会增加,如果2008年再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和严重低温冷害,世界流感大流行就不可避免。忽视预防流感将使我们付出惨重的代价[6]!

2008年1月中国南方发生罕见的冰雪冻灾,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2009年4月全球甲型流感在墨西哥开始向全球蔓延。低温冻害、强震和流感爆发还将频繁发生。低温冻害、强震和流感爆发三大预警正在被证实的[8]。

冷冬还是暖冬,我们正在接受实践的检验[9]。


参考文献

1.    吴玲,李建基。广东天文学会研究发现:近两年太阳黑子“百年来最低迷” 今年可能又是一个“冷冬”。http://search.zhnews.net/zjwb/text.php?ud_key=42036&ud_date=2009-10-13

2.    孙晓飞。中信建投:USDA报告好于预期 油脂走向价值回归之路。2009年10月13日14:54来源:和讯特约(和讯财经原创)。http://futures.hexun.com/2009-10-13/121325682.html

3.    杨学祥。2009年厄尔尼诺事件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发表于 2009-8-21 6:32:29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50622

4.    杨学祥,杨冬红.强厄尔尼诺敲响了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的警钟. 发表于 2009-6-8 12:54:49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6921

5.    杨学祥. 未来全球灾害的根源:不同寻常的下一次厄尔尼诺事件. 发表于2008-7-19 8:16:41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2668

6.    杨学祥,杨冬红。拉马德雷冷位相能给世界带来什么? 2008-4-26 9:17:40 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024

7.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683期)。2008年3月2日第五版。http://whb.news365.com.cn/kjwz/200803/t20080302_1777631.htm

8.    杨学祥。正在被证实的三大预警:低温冻害、强震和流感爆发。发表于 2009-5-15 7:20:23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1961


9.    杨学祥。 暖冬还是冷冬:拉马德雷突变。发表于 2009-9-24 5:46:52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57471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62321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72636 
 
 


附件二:

学者杨学祥 发表于 2009-12-16 6:25:27
 
2010年1月潮汐组合:强降雪集中在潮汐组合时期 
 
                 2010年1月潮汐组合:强降雪集中在潮汐组合时期

                                  杨学祥

由于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时间间隔不超过3天,2009年12月至2010年3月和2010年7月至11月为强潮汐时期。2009年12月至2010年3月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逐渐加强,可激发冬季和早春的寒潮,使流感爆发达到高潮。

由于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时间间隔超过3天,2010年4月至6月为弱潮汐时期。春季中后期冷空气活动较弱,变暖和干旱的可能性大,需提前做好准备。2010年1月的潮汐组合如下:

潮汐组合A:2009年12月30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25.78936度,2010年1月1日为日月大潮,2日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叠加,潮汐南北振荡最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激发寒潮的可能性大。

潮汐组合B:2010年1 月7日为下弦,即日月小潮;5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南纬0.00161度,两极和赤道潮汐变化最大。

潮汐组合C:2009年1月15日为日月大潮,12日月亮赤纬角也达到最大值南纬25.79849度,两者弱叠加,潮汐南北震荡较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D:2010年1月20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南纬0.0001度,23日为上弦,即日月小潮,两极和赤道潮汐变化最大。

潮汐组合E: 2010年1月27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25.7854125.78936度,2010年1月30日为日月大潮和月亮近地潮,三者弱叠加,两者强叠加,潮汐南北振荡较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激发寒潮的可能性大。

本月强潮汐集中在月亮赤纬角最大值附近,使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季节性厄尔尼诺的增强,流感爆发也进入高潮期。

栾巨庆和栾云洲预测:1月份大雪暴雪区在黄河流域,其中1-2日、5至7日、9-10日、15-16日黄河流域南部中下流大部地区有大雪,局部暴雪。19-20日、24日中下游大部有大雪,山东、河南、河北有暴雪,28-29日京津一带将有暴雪局地特大雪。降雪集中在潮汐组合时期。

附文:

2010年1-2月黄河流域与东北地区雪灾预测

栾巨庆   栾云洲

国际天灾研究会  天文气象地震世家第三代 

一、黄河流域(以北纬32°-41°为预报区)

预测1月份大雪暴雪区在黄河流域,其中1-2日、5至7日、9-10日、15-16日黄河流域南部中下流大部地区有大雪,局部暴雪。19-20日、24日中下游大部有大雪,山东、河南、河北有暴雪,28-29日京津一带将有暴雪局地特大雪。

二、东北地区(以北纬41°-52°为预报区)

预测1月1日-2日内蒙东北部,黑龙江大部将有中到大雪,5-6日亦有中到大雪,10日与14日、20日、25日内蒙东北部,有中雪,29日辽宁南部将有暴雪。

预测3月份主要降雪区,将在东北地区与内蒙古东北部。

应早防“白灾”

三、美国与英国及加拿大等国都先后将有特大暴雪

2009年12月11日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78944 
 
附件三:

寒潮即将袭美 周二国际油价上涨 
2009年12月30日9点36分 来源:阿里巴巴 

【中国涂料在线新闻资讯】因预测美国天气转冷,增加取暖油需求,受此影响周二国际油价上涨。

美国气象预测网站AccuWeather.com周二称,下周来自北极的寒潮将侵袭美国大部分地区,届时气温将低于常温,数百万居民取暖油需求因此增加。更重要的是,寒潮对美国东北部的影响可能将持续至明年2月。此外,周三公布的报告暗示美国经济正在复苏,也提振了油价。


http://www.coatingol.com/news/info55005.htm

 



https://m.sciencenet.cn/blog-2277-282810.html

上一篇:我国大部将遭寒潮袭击大幅降温和潮汐组合(2)
下一篇:30日地震信息:墨西哥与美国加州交界附近发生5.8级地震

3 陈儒军 钟炳 杨秀海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19: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