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近期地震可能在向东移:两年前地震东移的赌注

已有 5405 次阅读 2010-2-2 05:59 |个人分类:学术争论|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地震, 东移

近期地震可能在向东移:两年前地震东移的赌注
 
 
       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8级地震发生后,科学网上曾发生了一场关于地震东移的争论。一方认为地震将局限在中国中西部,另一方认为地震可能向东部转移。一时难决高下,便有打赌论输赢的提议[1-3]。

       国内地震领域权威专家预测,近期地震可能向东移。两年前的争论可能继续,让我们先听一听权威专家的意见。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安全地区质疑:中国东部新华夏构造带与胡焕庸线。发表于 2008-10-8 21:08:03 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1971
2. 王铮。这个地震活动幕的相对的安全地区。发表于2008-10-7 8:40:19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1757
3. 杨学祥。打赌解决不了科学问题:西部地震后东部相对稳定的规律是否存在?发表于 2008-10-9 7:06:54 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2010

附文:

国内地震领域权威专家:近期地震可能在向东移
2010-02-01 14:56   南方都市报   点击查看

  汶川地震,海地地震,直到最近国内各地时有发生的小地震。随着近年活动频繁,地震这个贯穿人类发展史的自然灾害,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昨日,由南方都市报与广东科学中心主办的小谷围科学讲坛第11期,邀请到三位国内地震领域权威专家孙士鋐、倪四道以及周福霖,向公众讲述震前预测、震后预警,以及隔震技术在建筑上的应用。观点有交叉也有交锋。

  而正好于昨日凌晨发生的四川遂宁5级地震,也引起地震专家高度关注。结合24日山西运城地震,专家分析,近期国内地震可能在向东移。

  讲座上,主讲嘉宾孙士鋐专门提到了凌晨发生的地震。他表示,这与1月24日山西运城4.8级地震有一定内在联系。

  孙士鋐分析,两次地震震级差不多,时间相隔几天,可能是个“地震场”的反应,而不是孤立地震;再结合汶川地震前,云南盈江等地频发5级左右地震,感觉这个可能的“地震场”是在由西向东移动。而这可能改变原有以中西部为主的地震格局,需要我们去关注东部一些新的可能区域。

  另一方面,2009年中国大陆地震总体活动水平低,而2010年1月,西藏仲巴发生5级地震,此地区地震对大陆地震有一定指示意义,可能今年大陆地震活动水平会增强。

  但孙士鋐也表示,目前这些都只是初步推测,仍无法确定,还需要结合前兆及其他观测信息综合分析。

 

1   2   3   下一页  

http://nf.nfdaily.cn/nfdsb/content/2010-02/01/content_8761550.htm

国内地震领域权威专家:近期地震可能在向东移
2010-02-01 14:56   南方都市报   网友评论 1 条,点击查看

  另据介绍,汶川地震后,地震部门一直对余震跟踪监测。目前发现,汶川余震活动频度很高,2008年5月12日至11月27日,半年内共记录到3 .8万余次余震,其中5级以上58次,6级以上10次。总体上,如今汶川余震基本相对稳定,最大不超过5级。

  而研究人员还发现一个规律,当汶川余震活动强时,需要加强外围大陆地震监测。如果汶川地区发生强余震,可能预示大陆其他地区会发生较大地震。汶川余震已成为预测外围地震的“风向标”之一。

  讲坛上有听众提问,我国未来10到20年间地震趋势预测如何?孙士鋐认为,尽管地震预测仍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但未来十几年内,我国仍将处于地震活动比较频繁时期。未来发生8级地震的可能性还是存在。

  他同时强调,地震活动有一个百年左右的周期,根据20世纪我国地震发生的频率分布图,7-8级地震主要发生在前50年。现在会不会出现类似20世纪前50年的强震活动呢?这是不能忽视的。

  周福霖

  (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未来把城市建在方舟上

  地震是可以预测预报的,目前也有很多前兆预测,只是认识水平还不够,难以判断,需要加大研究。

  ——— 孙士鋐

  科幻电影《2012》中,地震海啸肆虐,幸存下来的人类登上巨大的“诺亚方舟”,漂移在海上。

  昨天的小谷围科学讲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大学工程抗震中心主任周福霖表示,把城市、房屋建在大船上,正是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

  周福霖介绍,船漂浮在大海上,当海底发生地震时,船不会受影响。

  但这毕竟还只是想象,目前的现实是,把房屋建在一个柔软层上。这个柔软层是一个隔震装置,发生地震时,把地面震动隔离开来。这正是周福霖多年研究的建筑隔震技术。目前已成熟应用。

  根据国内外大地震经验教训,目前地震预测预报存在不确定性,设防烈度也偏低,地震中的直接伤亡,大多数是房屋造成的。因此,我们要提高房屋设防水平,但目前经济上有些困难。

  而目前比较成熟可行的,还是隔震技术,也就是在房屋下做一层软的隔震装置。

  据介绍,按照传统设计,建筑物是固定在地面上,遇到地震,房屋摇摆加速度会放大100%到250%,梁和柱子会被破坏,导致房屋倒塌损毁,而如果使用了隔震装置,根据实验研究,受地震破坏力会减少6到8倍。

  而目前这个建筑隔震技术,我国能做20层,美国能做29层,日本能做50层。这个橡胶隔震支座,可以放在层间,也可以做在建筑底部。

  1993年,我国第一栋橡胶隔震房屋建在汕头,当时同时建起两栋一模一样的房屋,一栋有隔震装置,另一栋没有。没想到建成后的第二年,就接受了地震考验。

  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地震,当时汕头房屋晃动激烈,死伤了126人,都是跳窗逃跑或踩踏致死。而隔震房屋里的人并没有震感,他们是在地震发生后,看到很多人跑到街道上,一问才知道,刚才发生了地震。

  “大家现在所在的广东科学中心,展馆也做了隔震技术!”周福霖说到此处,台下一阵惊叹。并且,广州大学城的广州大学办公楼,也有一栋做了隔震技术。

  不过,尽管我国隔震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但要得到应用,仍需要更多政策支持。

  周福霖表示,我国现在并没有法律法规要求,地震活跃地区的建筑物采用隔震技术。目前,只在四川灾区的重建中有较多的应用。隔震技术的推广,需要政府管理部门、建筑设计单位和房地产商等的支持,技术普及和政策推广一样都不能少。而采用该项技术,对于建筑物成本的增加,大约只有100多块钱每平方米。

  孙士鋐

  (曾任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首席预报员,2008年退休后返聘为研究员)

http://nf.nfdaily.cn/nfdsb/content/2010-02/01/content_8761550_2.htm

国内地震领域权威专家:近期地震可能在向东移
2010-02-01 14:56   南方都市报   网友评论 1 条,点击查看

  “震情会商制”试点改革

  当前地震预测准确性有待提高,地震预警机制尚未建立,切实可行的办法是,加强隔震建筑推广,而这需要政府加大重视,房产企业担当责任。

  ——— 周福霖

  从事地震预报40多年的孙士鋐,曾任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首席预报员。2008年退休后,一直潜心地震预测研究。他结合海地地震、汶川地震,总结了中国地震预测40多年的得失。

  孙士鋐介绍,实际上,海地地震与汶川地震,震前都有大量预测,如2008年初,曾有两名美国学者研究预测,海地所处的“恩里基约—芭蕉园”断层带可能发生7.2级地震,但不能确定具体时间。

  而在汶川地震前,四川省地震局退休高工李有才,根据监测数据提出,紫坪铺水库地区已形成4级地震围空,可能发生7级以上大地震;汶川地震后,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顾国华研究员在处理G PS观测资料时发现,汶川震前G PS区域网有明显异常。

  但遗憾的是,这些认识在当时都有分歧,或存在地震三要素(具体时间、地点、震级)不全,决策部门难以把握,无从实现地震预报。

  国内外学术界主流观点认为,地震预测尤其是短临震预测基本不可能。但与之相反的是,孙士鋐认为,地震可以预测预报,我国目前在短期、临震预测研究上已有大量信息,只是认识水平不够,缺乏综合分析。

  孙士鋐建议,针对目前地震预测现实水平,可适当放宽地震预测三要素要求,某种预测方式,如果能确定其中之一,也可作为重要参考,结合其他方式进一步研究其他要素。

  另据透露,汶川地震后,我国地震部门已多次开会总结反思,一个重要改进是,将改革现有震情会商制度,目前已开展调研,将在今年试点推行。

  而当前的尴尬状况是,针对震情预测,各级地震部门每周都会集中专家会商。从地震学、地形学、动物异常等各方面判断,但总是意见不一。即使最后“投票表决”,形成会商意见,也会加句“有发生几级以上地震的可能,也不排除不发生的可能”。这样模棱两可的预测意见,政府部门难以决策,更别说向公众作出地震预报。

  倪四道

  (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震后3秒能测出地震等级

  地震预测仍是世界难题,一时难以实现,中国应建立地震早期预警系统,在地震发生后,抢在地震波传到下一地区前,提前几秒至数十秒发出警报,以尽可能减小损失。

  ——— 倪四道

  “汶川地震发生后,如果我们在60秒内测出地震基本参数,那青川镇的人就有时间应对地震!”

  昨日科学讲坛上,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博导、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倪四道表示,虽然汶川地震后3分钟,地震部门就确定了震中位置。但是,北川、青川等地震破坏强度比较大的地区,却是震后第二天才确定,这给地震后的救援工作造成了很大的被动。

  “如果地震当天,有张图告诉我们大概是哪个范围,我们可以三路大军铺开,救灾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倪四道表示,这不是政策问题,是科学家没能做到地震灾害的快速预估。

  据介绍,地震灾害快速预估,就是在地震发生后,迅速确定地震开始时间、地点、结束地点、震级,从而估算地震成灾范围,指导救灾。目前,在这技术上已经可以实现。

  “现有技术,震后3秒钟就可以推测出地震大致等级。”倪四道介绍,我国目前已有100多个地震台站,监测数据非常可靠。并能快速确定地震基本参数,误差不会超过10至20公里。

  倪四道表示,这项技术在地震发生后的减灾和救灾中有广泛的用途。

  从地震早期预警角度说,如果我们能够很快进行定位,能在20秒内知道地震要来了,我们就可以躲开;而从救灾角度讲,如果在几小时甚至15分钟之内确定地震基本参数,就能在灾害形成后,确定地震是在哪个范围内形成的,从而形成一个救灾指导图。

  不过,倪四道介绍,目前,国内外都还没做到直接将预警信息发布给公众。毕竟这还只是科学上的可能性,现实可操作性仍有待研究。

  但相比国外,我国仍有很多方面需要完善。“国外的一些核心设施,比如高速铁路、电力公司,还有核电站,地震监测部门都能在第一时间将监测结果通知他们,甚至有自己的地震台”。而国内目前仍旧通过向相关部门层层上报。他建议,政府应该加大对预警信息发布的关注,“今后争取能在几秒钟内发布。”

  统筹:本报记者 陈实 周煦钊

  采写:本报记者 祝勇 谭万能

  摄影:实习生 陈文才 本报记者 贺顿

http://nf.nfdaily.cn/nfdsb/content/2010-02/01/content_8761550_3.htm

 



https://m.sciencenet.cn/blog-2277-291994.html

上一篇:地球自转减慢使厄尔尼诺逐渐减弱
下一篇:新一轮寒潮来袭 北方出现罕见低温天气和潮汐组合

2 钟炳 侯振宇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23: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