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多地火山喷发敲响自然灾害警钟:关注22-23日潮汐组合

已有 3287 次阅读 2010-11-25 09:15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潮汐组合, 火山喷发, 自然灾害

多地火山喷发敲响自然灾害警钟:关注22-23日潮汐组合
                   杨学祥

2010年7-11月为强潮汐时期,持续5个月,是超长的强潮汐时期,11月为第五个强潮汐月。在强潮汐组合期间,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请注意观察检验。

潮汐组合A:2010年11月2日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70度,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最大;11月4日为月亮近地潮;11月6日为日月大潮,三者两两叠加,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B:2010年11月9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南纬24.27816度,月亮潮南北摆动较大。

潮汐组合C:2010年11月16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南纬0.0000度,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最大;;11月14日为上弦,15日为月亮远地潮,两者叠加,为潮汐最小值。

潮汐组合D:2010年11月23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24.23630度,11月22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增大,潮汐南北摆动最大,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加快,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E:2010年11月30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21度,月亮潮南北摆动较大;11月29日为下弦,为日月合成潮汐最小值,12月1日为月亮近地潮,比远地潮增大35%,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较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本月为强潮汐月,天文奇点非常集中,表现为潮汐组合数量变少,日月大潮分别与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和最大值叠加,处于转换时期,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73832
 
 
视频:厄瓜多尔通古拉瓦火山继续喷发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24日15:21 

内容介绍:  位于厄瓜多尔首都东南方的通古拉瓦火山23日继续喷发大量气体和火山灰。
  
http://tv.sohu.com/20101124/n277880092.shtml  

(责任编辑:刘闫)菲律宾火山强烈喷发 火山灰喷至两千米高空(图)
2010年11月22日08:24  来源:人民网-《京华时报》


  11月21日,一名当地居民观看火山喷出的火山灰。喷发十多天的菲律宾东部布卢桑火山21日凌晨后出现强劲喷势,附近数千居民被迫紧急撤离。菲民防官员说,布卢桑火山当天凌晨突然喷发加剧,将火山灰喷至距离火山口两千米高空,是这座火山自本月6日以来喷发烈度最强一次。高强度喷发持续了9分钟。 图/人民图片

http://travel.people.com.cn/GB/13275463.html

印尼一火山升至红色警戒级别 3公里内全员疏散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11月24日10:52

  中新网11月24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报道,23日,印尼政府将该国东爪哇婆罗摩火山(Mount Bromo)的爆发警戒调升到最高的“红色警戒”级别,这意味着这座火山有随时爆发的可能。

  报道称,在默拉皮火山爆发导致300多人死亡后的不到一个月,东爪哇的另一座火山婆罗摩现在也有喷发的危险。

  印尼火山学家苏罗诺昨天说:“我们在本地时间今天下午3时30分,把婆罗摩火山的爆发警戒,调升到最高的红色等级。(它)有可能会很快爆发。”

  根据印尼政府的一个网站,婆罗摩火山自本月8日以来就开始隆隆作响,并且从昨天开始喷发白色的浓烟和火山灰。

  当局呼吁在火山周围3公里内的居民,暂时迁移到安全的地方。与默拉皮火山不同的是,婆罗摩火山周围的乡村人口密集度没有那么高。
(责任编辑:赵婷)

http://news.sohu.com/20101124/n277873415.shtml



https://m.sciencenet.cn/blog-2277-387234.html

上一篇:木星对气候的影响:2010年和1998年气温的相似性
下一篇:太阳系对地球的影响提纲

2 丁甜 侯成亚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6: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