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海南万宁雾霾后降罕见冬季暴雨见证球面大气环流

已有 4143 次阅读 2013-12-15 18:24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雾霾, 暴雨, 点源喷发, 球面大气对流

海南万宁雾霾后降罕见冬季暴雨见证球面大气环流

             杨学祥


   据了解,本月1日至24日,海南省海口、三亚、琼海、万宁等多个城市同步出现轻度污染,海口24日空气污染指数达到134,PM2.5更达到102,三亚空气污染指数达到125,PM2.5达到95。有市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一向以“好空气”著称的海南出现了“雾霾”,引发社会高度关注。

   24日当天,海拔1000米以上的五指山阿陀岭监测站监测到空气污染指数达到143,PM2.5也达到109,“阿陀岭地处热带雨林深处,无任何污染源,污染程度比海口、三亚都高,这是证明海南岛的污染来自大气远距离迁移的重要证据。”

   昨天(14日),强降雨席卷海南全岛,东部雨势尤为猛烈,局地遭特大暴雨“围剿”,万宁市多地交通受阻,部分村庄被淹。今明天,海南大部分地区局地仍有大暴雨,降雨17日起将明显减弱。

   这验证了点源喷发造成的球面大气对流是地下喷气、雾霾和暴雨产生的原因。


相关报道:


海南万宁降罕见冬季暴雨 15万人因灾转移

2013年12月15日10:56   中国天气网 微博 我有话说

行人在雨中艰难前行行人在雨中艰难前行
万宁市万城光明路和红专街等街道积水严重,不少店面遭水淹。(图片来源:海南网)万宁市万城光明路和红专街等街道积水严重,不少店面遭水淹。(图片来源:海南网)


行人在雨中艰难前行行人在雨中艰难前行

万宁市万城光明路和红专街等街道积水严重,不少店面遭水淹。(图片来源:海南网)万宁市万城光明路和红专街等街道积水严重,不少店面遭水淹。(图片来源:海南网)

  中国天气网讯 昨天(14日),强降雨席卷海南全岛,东部雨势尤为猛烈,局地遭特大暴雨“围剿”,万宁市多地交通受阻,部分村庄被淹。今明天,海南大部分地区局地仍有大暴雨,降雨17日起将明显减弱。


  昨天,海南岛北部、中部和东部地区普降大到暴雨,部分地区出现特大暴雨,监测显示,14日08时至15日08时,海南东部、中部和北部地区共有23个乡镇降大暴雨,雨量超过100毫米。万宁市成为强降雨中心,本站日降水量323毫米,超过当地12月的日最大降雨量161毫米(出现在2008年12月28日),后安镇、万城市区、和乐镇等多地雨量超过400毫米。一般24小时降水量达250毫米以上为特大暴雨。另外,琼州海峡和本岛东部海面还出现了6~8级、阵风9级的大风。


  强降水“围剿”之下,海南万宁部分村庄被水浸泡,交通阻断。据新华网报道,目前,万城地区的邮电新村到万都、中央坡北坡农场路口、第二市场、医院、纵一路、迎宾路、大茂新市场以及东澳市墟和风豪桥等地方出现严重积水,交通被水阻断。全市已启动三级防降水应急机制预案,正在紧急转移群众15万人,200多名警力对各积水路口设置警戒线、安全堆和引导交通,安排三辆拯救车进行车辆救助。


  海南省气象台预计,今明天,本岛北部、中部、东部和西部地区仍有大到暴雨,局部有大暴雨,南部地区有中到大雨;17日起降水明显减弱。


  未来,海南强降雨仍将持续,局地雨势猛烈,有关部门需加强城区积涝、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等防御工作。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3/1215/105697308.html 


海南也出现雾霾! 专家:污染物远距离输送是主因


2013年10月30日08:31    来源:新快报     手机看新闻

 

  “海南部分城市出现轻度污染,远距离污染物输送是主要原因。”针对本月海南海口、三亚等多地出现空气轻度污染现象,海南省环境科学院院长岳平29日向记者表示,海南出现轻度污染只是零星现象,大可不必担心。


  据了解,本月1日至24日,海南省海口、三亚、琼海、万宁等多个城市同步出现轻度污染,海口24日空气污染指数达到134,PM2.5更达到102,三亚空气污染指数达到125,PM2.5达到95。有市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一向以“好空气”著称的海南出现了“雾霾”,引发社会高度关注。


http://fujian.people.com.cn/n/2013/1030/c181466-19802087.html 


海南也出现雾霾! 专家:污染物远距离输送是主因【2】


2013年10月30日08:31    来源:新快报     手机看新闻

 

  海口前300天只有9天出现轻度污染,“综合20多天气象资料分析,北风和东北风带来的远距离污染物输送是主要原因。”岳平说,24日当天,海拔1000米以上的五指山阿陀岭监测站监测到空气污染指数达到143,PM2.5也达到109,“阿陀岭地处热带雨林深处,无任何污染源,污染程度比海口、三亚都高,这是证明海南岛的污染来自大气远距离迁移的重要证据。”


http://fujian.people.com.cn/n/2013/1030/c181466-19802087-2.html

地下喷气是雾霾污染物集中的过程

已有 359 次阅读 2013-12-12 06:25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雾霾 地下喷气 球面对流 远距离输送    推荐到群组

                      地下喷气是雾霾污染物集中的过程

                             杨学祥,杨冬红

2013126我去北京工业大学参加灾害预测研讨会,意外发现北京的大烟囱烟云直冲云霄,没有向四周扩散的痕迹,是地下喷气垂直上升带动的结果。

按照通常的理解,烟雾在无风天不易扩散,应该在低空积累,在大雾天形成雾霾。烟云垂直升入高空能形成雾霾吗?

研究表明,点源激发的球面大气流动在传播过程中的能量密度变化,与单位时间扩散的大圆周长C成反比。设大气流动的总能量为Q,能量密度为δ,穿过的面积为S=Cl = 2πRlsinφ,l为单位弧长,R为地球半径,则有

δ= Q/S = Q/ (Cl) = Q/ (2πRlsinφ)                               (1)

其中,圆心角φ为点源和地心连线与大圆上任一点和地心连线的夹角。同样,在球壳中点源喷射造成的球面对流,也会有扩散、集中、返回的震荡过程(见图1-2)。

由(1)式可知,在φ= 0和φ= π时,能量密度δ为无穷大,在φ= π/2时,即经过地表最大圆时,能量密度δ最小。这就是说,假定大气流动总能量在传播中无损耗,点源及其地心对称点处的能量密度最大(见杨冬红2009年博士论文)。

这一模型既可以解释北极大气和海洋等位面下降导致北半球低温暴雪频发和南极大陆沿海异常变暖(通过海冰气候开关效应阻止拉尼娜的发生,使拉尼娜可能夭折),也可以解释震洪链、旱涝链和高温暴雨链的发生原因。


1  点源激发的大气流动在球面上的能量密度变化(杨冬红,2009)

 

2003122322时左右,“重庆开县井喷”发生,历时84小时,大约17.521百万立方米石油天然气喷入大气中;2004925日,开县惨遭200年一遇特大暴雨洪灾,部分地区为500年一遇。2008512四川汶川发生8 级地震;200974地震灾区遭遇“7.14暴雨洪涝灾害。2013420四川雅安发生7级地震;77晚至10日,强降雨侵袭四川,成都、雅安、乐山、眉山、德阳、绵阳大部及广元市西部出现了区域性暴雨,都江堰气象站日降水量已超过有记录以来的最大值。20138614时,在全国2418个国家级自动监测站中,高温排行前十名全部超过40,其中,浙江8个地区榜上有名,浙江余姚的气温更是达到了42.12013109),在福建登陆的台风“菲特”,却让浙江东部的余姚受遭受了百年一遇的降雨,70%以上城区受淹,主城区城市交通瘫痪。受灾人口超过83万人。

为何暴雨集中在两次地震灾区?地震-暴雨的灾害链值得关注。点源喷发导致的大气环流是合理的数学模型,能量在喷发点及其球对称点达到最大值(见图1-3)。


 

2  点源喷发在球壳中的全球对流(杨冬红,2009)

 


3  点源喷发在球壳中的区域对流(杨冬红,2009)

这一数学模型同样适用于雾霾天气的发生,地下喷气在把烟云带入高空的同时,也把周围低空的污染物积聚到喷发点及其球对称点,在城市热岛效应激发下,地下喷气更有利于雾霾污染物的集中和远距离输送,这也可以解决雾霾污染物来源不清的难题。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49104.html 




https://m.sciencenet.cn/blog-2277-750036.html

上一篇:1952年至2014年最强潮汐准4年周期与特大地震
下一篇:南方7省区有大到暴雨 云南贵州低温伴降雪:关注17日潮汐组合

1 钟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3: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