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厄尔尼诺没有原来预期的那么强

已有 2029 次阅读 2014-7-28 11:13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地球自转, 厄尔尼诺, 拉马德雷冷位相, 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厄尔尼诺没有原来预期的那么强

         杨学祥


   据计算,7月30日-11月6日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的形成。日本气象厅预计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只有到9月到11月期间某个时间出现,这一预测也缺乏根据。2014年11月18日-2015年1月23日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厄尔尼诺在2014-2015年冬季形成的可能性最大。

   我在6月21日指出,厄尔尼诺3区自2014年5月中旬海温异常超过0.5℃,目前超过1℃,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如果持续到11月,将形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

   不过,4月9日-7月28日地球自转加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时期已过去大半,9月南极半岛海冰达到最大值,将加强秘鲁寒流,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7月30日-11月6日为地球速度减慢时期,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8月形成厄尔尼诺的预测还是阻力重重,除非9月南极半岛异常变暖。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05335.html

    判断最强厄尔尼诺发生条件的重要标准是拉马德雷现象(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英文缩写为PDO)的位相变化:在拉马德雷暖位相,厄尔尼诺得到增强,拉尼娜受到抑制;目前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厄尔尼诺受到抑制,拉尼娜得到增强。在西班牙语中,厄尔尼诺是圣婴,拉尼娜是圣女,拉马德雷是母亲。1951年以来,全球共发生了2次极强厄尔尼诺事件,分别为1982年到1983年事件,以及1997年到1998年事件,都处在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2000-2030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发生最强厄尔尼诺的可能性很小。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1170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14248.html

今年或出现中等以上强度厄尔尼诺事件 需防范粮食减产

2014-07-27 19:27:58 来源: 中国广播网(北京) 有0人参与分享到

   央广网北京7月27日消息(记者沈静文)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时值防汛抗旱、秋粮生长的关键时期,农业、气象部门今天通报,根据研判,今年可能出现中等以上强度厄尔尼诺事件,要求各地提前准备,防范粮食减产风险。

   厄尔尼诺现象是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增暖的一种气候现象,大范围热带太平洋增暖会造成全球气候的变化。这一状态维持3个月以上,就被称为“厄尔尼诺事件”。

   国家气象中心研究员毛留喜:据全国专家以及全世界气象界的预测,今年可能形成一次中等以上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但是最近这个月的监测结果,厄尔尼诺事件的发展没有原来预期的那么强。

   上一次强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在1997—1998年,导致全球粮食减产20%左右。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表示,“厄尔尼诺”属于不可控的灾害,目前还无法预估其可能带来的影响。

   余欣荣:特别是厄尔尼诺可能带来的影响,从整体上讲,要进一步做最坏的准备。还是那句话,有灾无灾做有灾的准备,大灾小灾做大灾的准备,多灾少灾做多灾的准备,针对本地区可能出现的灾害性因素,推动通过技术等措施实现稳产增产,减轻自然灾害可能带来的影响。

   据农业部数据,由于种植业结构继续调整,棉花、糖料、油料等作物面积减少,秋粮面积预计增加600多万亩,高产作物面积增加也可增产50亿斤左右。如果夏秋季节气候总体正常、抗灾措施应对有力,秋粮丰收有望。

(原标题:今年或出现中等以上强度厄尔尼诺事件 需防范粮食减产)

netease 本文来源:中国广播网

http://news.163.com/14/0727/19/A26DJUI000014JB5.html

“威马逊”是厄尔尼诺急先锋 今年或迎暖冬

2014年07月28日 09:19:53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威马逊”是厄尔尼诺的急先锋 今夏频现高温天气今冬气温易偏高

   本报讯 (记者叶卡斯)此前,“威马逊”以超强台风的强度在徐闻县登陆,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登陆我国大陆的最强台风。台风强袭发出一个信号:隐匿一段时间的厄尔尼诺又来了。如果说超强台风只是它的一个急先锋,更多的天气变化还在后头,至少在这个夏天,我们会受到高温的炙烤,且今冬等待我们的很可能是一个暖冬。几年来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老广,冬天有机会少穿两件衣服。

   气象部门采用赤道中东太平洋平均海表温度距平(指当前值与常年同期值之差)作为厄尔尼诺事件的判定依据。广东省气候中心专家告诉记者,监测显示,今年5月,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中心值偏高0.5℃以上,赤道中东太平洋地区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此前也指出,目前已进入了厄尔尼诺的状态,预计到8月、9月份还要有一次发展,到今年底可以达到高峰。根据预测,这次厄尔尼诺事件至少可以达到中等强度。

   当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时,广东会出现什么样的气候状况?省气候中心专家告诉记者,广东并非这类事件的直接响应区,但作为气候系统主要的外强迫信号之一,其对广东冬季气温、冷空气活动和热带气旋活动等方面都有着较为复杂的影响。今年夏天,广东频频出现高温天气,就与厄尔尼诺的出现有关。

近几次厄尔尼诺年广东都现暖冬

   广东省气候中心的专家告诉记者,研究表明,当厄尔尼诺事件为东部型、该区海温异常的峰值月份出现在秋冬季,当年华南冬季气温容易偏高。

   记者查看近年来厄尔尼诺事件出现时广东的气候情况看到,2009年6月到2010年4月,地球出现了一次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在2009、2010年这个冬季,广东平均气温15.0℃,遭遇暖冬。

   记者昨天查看太平洋海温,发现目前温度最高的海域正在东部,局部海域海温超过30℃,这对于广东今冬的暖冬是个清晰的信号。

今年登陆台风还未达平均数

   据广东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林良勋介绍,在春季及以后发生厄尔尼诺事件,当年登陆或严重影响广东的台风个数正常或者偏少,但强度易偏强。正常年份,平均每年登陆广东的台风为3.8个,而在厄尔尼诺年只有3.5个。

   记者看到,最近十年,每当厄尔尼诺出现,广东都会遇到一些较强的“怪咖”台风。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登陆广东的台风数量2个,尚未达到平均数。

http://news.xinhuanet.com/yzyd/energy/20140728/c_1111824028.htm




https://m.sciencenet.cn/blog-2277-815257.html

上一篇:唐山大地震前兆:纪念唐山地震38周年
下一篇:河南省气象局发布干旱橙色预警 本周仍无大范围降水

2 钟炳 杨文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8: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