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市场经济需要强有力的政府管理:粗放经济导致灾害频发

已有 2897 次阅读 2014-11-19 06:27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雾霾, 建筑质量, 质量监管, 废品报复, 粗放经济

市场经济需要强有力的政府管理:粗放经济导致灾害频发

                                 杨学祥

 

日前,在“关注地下渗漏,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座谈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住建部原副部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长郭允冲如此表示。根据此前发布的《2013年全国建筑渗漏状况调查项目报告》显示,我国28个城市的渗漏率达到了57.51%,个别城市如重庆、无锡等地,地下建筑渗漏率为100%

“与建设过程中出现垮塌等建筑事故相比,地下渗漏水对建筑工程的侵蚀是缓慢的,由于具有隐蔽性,潜在威胁更大。”全国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副主任,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赖明认为,现在的渗漏事故频发,表面目前的法律约束性不够,应加强执法和监管,并且还要对“监管“进行监管,避免腐败的滋生。

我在201187指出,市场经济需要公正、公平、公开的竞争规则,因此需要强有力的政府管理。如果政府直接参与经商、投资、实业经营,必然导致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不公平现象存在,是以权谋私、滥用职权、以权代法等违背“三公”现象的根源,质检和监督形同虚设,违规违法行为无人过问。在部门利益驱使下,造假、行贿、以不正到手段牟取暴利成为潜规则。

假货和废品不仅仅使消费者的利益受到损害,而且依据其使用周期,造成整个社会的假货和废品报复周期,形成市场经济的后续损失和人为灾害,在市场经济的运转规律之上,增加人为的不确定因素,形成长短不一的人祸周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7273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72991.html

2013年以来,中国雾霾频发,与高房价比翼齐飞,与建筑质量缺失监管密切相关。大量拆迁、资源浪费、重复建设、监管不力,导致非法牟利风起云涌,最典型的事件就是城市扩张中的建筑质量、旅游经济中的“强制性消费”和生活必需品生产销售中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超量低质量生产、大量浪费型消费,是大气和环境污染加剧的重要原因,是雾霾频发的重要原因。

减少雾霾必须从节约经济开始,从提高产品质量开始,从严格科学管理开始。

减排必须从严抓质量开始。

 

相关报道:

 

中国建筑地下渗漏严重个别城市渗漏率100%

2014111900:44 中国新闻网

  “我国建筑的地下渗透现象非常普遍,渗透率远高于西方国家。”日前,在“关注地下渗漏,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座谈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住建部原副部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长郭允冲如此表示。根据此前发布的《2013年全国建筑渗漏状况调查项目报告》显示,我国28个城市的渗漏率达到了57.51%,个别城市如重庆、无锡等地,地下建筑渗漏率为10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大力开发地下空间,但建筑却不同程度地受到地下渗漏的威胁。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有400亿平方米既有建筑,每年新增约20亿平方木建筑总量,超过全球年建筑总量50%以上。

  今年7月,由中国建筑防水协会和北京零点市场调查与分析公司联合发布的《2013年全国建筑渗漏状况调查项目报告》抽样调查,涉及全国28个城市,850个社区,勘察2849栋楼房,访问了3674名住户,调查了地下建筑样本1777个。地下建筑样本中有1022个出现不同程度渗漏,渗漏率达到了57.51%,个别城市如重庆、无锡等地,地下建筑渗漏率为100%

  据了解,自来水管网渗漏是地下渗漏的重要原因之一。郭允冲在座谈会上表示,2013年我国自来水管网渗漏率是15.49%,这个数字比2010年的15.69%提高了0.2个百分点,牡丹江、延吉、图们等城市的渗漏率高达50%以上,而在西方发达国家,自来水的管网渗漏率是8%——10%。对于其原因,郭允冲分析,一是设备、官网陈旧;二是建筑工程标准质量普遍低;最后是管理不到位,从施工到设计都存在管理漏洞。他建议要提高自来水管网的设计质量、对老旧管网进行改造,同时加强管理。

  全国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副主任,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赖明则表示,今年2月份,他带领部分全国政协委员对“地下渗漏与建筑安全”进行了专题调研,结果发现,我国建筑地下渗漏现象已经非常普遍,状况日趋严重。赖明在两会提交了相关提案,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与建设过程中出现垮塌等建筑事故相比,地下渗漏水对建筑工程的侵蚀是缓慢的,由于具有隐蔽性,潜在威胁更大。”赖明认为,现在的渗漏事故频发,表面目前的法律约束性不够,应加强执法和监管,并且还要对“监管“进行监管,避免腐败的滋生。

  中国建筑业协会材料分会会长刘洪祥认为,对于建筑工程质量,应该建立质量责任终身制,无论是地上地下,建筑出了问题,终身都可以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对此,住建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副司长曲琦表示,住房城乡建设部今年制定的《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方案》提出,通过两年治理行动,规范建筑市场秩序,落实工程建设五方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遏制建筑施工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及挂靠等违法行为多发势头,进一步发挥工程监理作用,促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快速发展,提高建筑从业人员素质,建立健全建筑市场诚信体系。(贾兴鹏)

http://news.sina.com.cn/c/2014-11-19/004431165622.shtml

政府的第一职能是管理

已有 1237 次阅读 2011-8-7 16:18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政府管理

   市场经济需要公正、公平、公开的竞争规则,因此需要强有力的政府管理。如果政府直接参与经商、投资、实业经营,必然导致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不公平现象存在,是以权谋私、滥用职权、以权代法等违背“三公”现象的根源,质检和监督形同虚设,违规违法行为无人过问。在部门利益驱使下,造假、行贿、以不正到手段牟取暴利成为潜规则。

   假货和废品不仅仅使消费者的利益受到损害,而且依据其使用周期,造成整个社会的假货和废品报复周期,形成市场经济的后续损失和人为灾害,在市场经济的运转规律之上,增加人为的不确定因素,形成长短不一的人祸周期。

   例如,公路桥梁的质量问题,长途运输的超载问题,使桥梁公路无法达到设计水平和使用年限,将导致交通大事故的周期发生;食品质量的失控将损害公民的健康,加大医保和险保的成本;低质量建房导致建筑寿命降低,使社会财富和人民财产损失惨重,......

   服务是一个不确切的概念,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为金钱服务”与“为人民服务”,哪个更具有吸引力?

   还是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更科学!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72734.html




https://m.sciencenet.cn/blog-2277-844481.html

上一篇:厄尔尼诺可能性加大:地震火山活动增强预示其快速发展
下一篇:废品报复期得到证实:80年代后一批快餐式建筑进入质量报复期

2 钟炳 杨文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4: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