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地震致西藏两地南移约0.6米:关注喜马拉雅山跷跷板运动

已有 2703 次阅读 2015-5-20 09:06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冰川地壳均衡, 尼泊尔地震, 喜马拉雅山脉下降

地震致西藏两地南移约0.6米:关注喜马拉雅山跷跷板运动

             杨学祥


   据新华社2015年5月20日电 一项最新观测研究发现,受尼泊尔强震影响,我国西藏日喀则市的吉隆镇、聂拉木县向南水平移动了60厘米左右。地震还造成聂拉木县垂直下降约10厘米。

   最新一项研究表明,喜马拉雅山脉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冰川类似于地球其它地区,正处于加速消退状态;而喜马拉雅山脉西部冰川则处于稳定增长状态。

   综合分析表明,喜马拉雅山脉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冰川正处于加速消退状态,冰川每年变薄大于42厘米;而喜马拉雅山脉西部冰川则处于稳定增长状态,以每年11厘米到22厘米的速度增长。按照冰川地壳均衡原理,喜马拉雅山脉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地壳每年将均衡上升14厘米;而喜马拉雅山脉西部地壳,将以每年4厘米到7厘米的速度下降。

   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破坏性地震。科学家确认地震后世界最高峰高度下降2.5厘米。证实了这一理论变化趋势。

   这一理论预测也表明,喜马拉雅山脉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地壳每年将均衡上升14厘米;而喜马拉雅山脉西部地壳,将以每年4厘米到7厘米的速度下降。这是典型的西降东升的跷跷板运动。它预示:

   地震能量还远远没有释放完毕;

   西降是东升的预兆;

   东升的规模比西降大两倍以上;

   伴随全球变暖和冰川融化,该地区的特大地震能量继续积累。


相关报道:


地震致西藏两地南移约0.6米 近日将公布珠峰高度变化

2015-05-20 08:31:46 来源: 新华报业网(南京)

   据新华社电 一项最新观测研究发现,受尼泊尔强震影响,我国西藏日喀则市的吉隆镇、聂拉木县向南水平移动了60厘米左右。地震还造成聂拉木县垂直下降约10厘米。

   由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组成的联合野外观测小组于5月6日起开始对西藏震区的国家2000GPS网点开展了应急观测,在获取大量观测数据并分析后,得出了上述结论。

   长期从事地壳变形监测与地震研究的王琪教授说,此前有媒体报道称,珠穆朗玛峰高度下降了2.5厘米,这一结果有待进一步核准。目前,观测小组已经获取了珠峰区域的地壳变动资料,经过精准对比分析后,将于近日公布珠峰的高度变化。

(原标题:地震致西藏两地南移约0.6米 近日将公布珠峰高度变化)

http://news.163.com/15/0520/08/AQ20GI2800014SEH.html

尼泊尔再发7.5级地震:关注喜马拉雅山跷跷板运动

已有 264 次阅读 2015-5-13 05:43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尼泊尔地震 潮汐组合 地壳均衡 冰川消长    推荐到群组

尼泊尔再发7.5级地震:关注喜马拉雅山跷跷板运动

             杨学祥

  最新一项研究表明,喜马拉雅山脉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冰川类似于地球其它地区,正处于加速消退状态;而喜马拉雅山脉西部冰川则处于稳定增长状态。

  如果按喜马拉雅山脉冰川以平均每年21厘米的速度变薄和喜马拉雅山脉上的喀喇昆仑山脉(Karakoram)冰川却在以每年11厘米到22厘米的速度增长来计算,喜马拉雅山脉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冰川类似于地球其它地区,正处于加速消退状态,冰川每年变薄大于42厘米,接近在印度西北部冰川每年变薄约66厘米的速度;而喜马拉雅山脉西部冰川则处于稳定增长状态,以每年11厘米到22厘米的速度增长。

  综合分析表明,喜马拉雅山脉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冰川正处于加速消退状态,冰川每年变薄大于42厘米;而喜马拉雅山脉西部冰川则处于稳定增长状态,以每年11厘米到22厘米的速度增长。按照冰川地壳均衡原理,喜马拉雅山脉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地壳每年将均衡上升14厘米;而喜马拉雅山脉西部地壳,将以每年4厘米到7厘米的速度下降。

  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破坏性地震。科学家确认地震后世界最高峰高度下降2.5厘米。证实了这一理论变化趋势。

  这一理论预测也表明,喜马拉雅山脉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地壳每年将均衡上升14厘米;而喜马拉雅山脉西部地壳,将以每年4厘米到7厘米的速度下降。这是典型的西降东升的跷跷板运动。它预示:

  地震能量还远远没有释放完毕;

  西降是东升的预兆;

  东升的规模比西降大两倍以上;

  伴随全球变暖和冰川融化,该地区的特大地震能量继续积累。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8948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89750.html




https://m.sciencenet.cn/blog-2277-891426.html

上一篇:狼真的来了:为什么没人真正担心厄尔尼诺
下一篇:地震局否认井水翻滚系地震前兆:台湾九二一大地震的教训值得关注

1 杨文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1: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