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xc12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xc123

博文

初读之后,记存几何?

已有 2322 次阅读 2015-3-28 14:36 |个人分类:阅读推广|系统分类:论文交流|关键词:学者| style, color, justify

阅读是人脑对外界刺激信号进行化合反应的过程。图书馆界人士在研究阅读推广时,除了应关注提升图书馆吸引力外,还应潜心研究读者的阅读行为、阅读过程、阅读障碍以及阅读成效。阅读成效象征着读者一次阅读活动的质量,记忆存量是评测阅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然而一次初读之后,人脑到底能将文本内容记存几何?

 

1.1刺激信号内容类型不同,人脑反应不同,记忆存量也就千差万别。根据在阅读过程中人脑是否形成新图式,笔者将文本内容分为三类:(1)立新类文本,主要指“是什么”类的知识,阅读时读者在神经系统中建立新图式。例如语言类、理工类等专深性较强的文本内容。此类型文本由于专深性较强,因此无论是理解还是记忆都有较大难度。解码是理解的基础,理解是记存的关键。此类知识在理解之后,还应多加练习才能记存更牢固。(2)非立新类文本。此类文本简单易懂,但是同样在人脑之中难以记存太多、记存太久。一般而言,在读者经验(价值观)的指导下,文本主要情节在人脑中暂时存留后将以评判式印象记存在人脑中,例如记下被认知主体的性格、主要事迹等。另外,情感共鸣对于记存有重要影响。能够激发读者情感共鸣的刺激信号具有深化记忆的作用。(3)鉴赏类文本,对此类文本的接受需要具有基本的艺术细胞。例如,年轻人喜爱歌曲,老年人喜爱戏曲,这就是由于缺乏艺术细胞,缺乏欣赏能力的表现。

 

1.2刺激形式与刺激强度也是影响记存量的重要因素,不同的刺激形式代表着不同感知器官的参与程度。人脑的感知器官主要分为视觉器官、声音器官与感觉神经。文字是最低级的刺激信号,相对于文字而言,人脑对声音、影像刺激的记存量更多。例如,人脑接受音频文本刺激后,一般能记存下大体音调以及高潮部分;读一部小说,人脑随着时间推移会将多数故事情节基本忘却,看一部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读者对故事情节可能是永世不忘。




https://m.sciencenet.cn/blog-2280171-877947.html


下一篇:我的小半生——求学篇:求学与求知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1: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