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nanpi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nnanping

博文

河姆渡文明与江南自古多能匠

已有 968 次阅读 2024-1-15 22:11 |个人分类:古建古事|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距今约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河姆渡地区榫卯连接的木构建筑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从古代建筑史上查找,同时代其他地区没有发现如此高水平的木构建筑技术。

 

          (图1.河姆渡出土木构件)。

         (2.河姆渡建筑复原)

不知何年何月、缘何变故,河姆渡文明突然湮没,消失的干干净净、不留一点痕迹。如果不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偶然发现,世上恐无人知道河姆渡文明存在过。

江南地区自古活跃着著名的三个民间工匠群体,“香山帮”、“东阳帮”和“宁波帮”三大工匠行帮,从中近古(尤其是南宋)一直延续至今了。三大行帮的建筑作品,上到故宫紫禁城、帝王寝陵,下到苏州园林、以及遍及各地广大地区庞大的民居建筑体系,许多作品都是国内各历史时期木构建筑技术的翘楚。真个是自古江南多能匠。

    为什么自古江南多能匠?

打开地图:

1.将三大行帮所在地连线成闭环;

2.发现:三大行帮环河姆渡遗址分布。

   (图3.河姆渡遗址与三大行帮位置)

三大行帮环河姆渡遗址分布,是偶然的巧合吗?还是在向我们暗示存在某种跨越大几千年渊源关系?

河姆渡遗址并没有发现因灾难人类突然大量死亡的痕迹。那么河姆渡地区遭变故后,当地的人们迁移走了,去哪儿了?按当时的条件未必能迁移多远。最可能就迁移到附近安全的地方。迁移到哪儿,河姆渡文明就会带到哪儿。

从河姆渡文明到清代末期甚至更晚一点,我国建筑一直秉承榫卯连接的木构架结构体系,大几千年没有变过。从木作技术角度说,三大行帮源自河姆渡文明的扩散没什么问题,江南多能匠也就合情合理了。

太遥远了。信史之前3000多年的事,要理出确切传承脉络来,谈何容易。没有能力,想想而已。



https://m.sciencenet.cn/blog-2300375-1418081.html

上一篇:“小扣柴扉久不开”之“小扣”
下一篇:门洞出入口造型为何不同?

7 尤明庆 史晓雷 杨卫东 王从彦 宁利中 孙颉 郑永军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05: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