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风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iccashq 一个湘里人的梦,便是风的自由舞步. 言所盼,非盼急出。

博文

筑波散记之六十六 杂语与祝福

已有 5257 次阅读 2007-12-22 17:02 |个人分类:筑波散记|关键词:学者

好久没有涂鸦了,是因为这一段时间一直在做‘最后的晚餐’,但是进展不是尽如人意,担心时间有些不够把晚餐做好呢!还要努力一下,不可半途而废了。

科学网上事情还是很多,每天都要看看。这里不仅要谈科学准则,还要谈社会规则。社会规则我不懂事多,因为读书至今一直在学校和研究所呆着,社会经验几乎为零!所以我基本上触到社会和科学的问题都是蹙眉头,不知道如何插嘴好。从隔壁二傻子兄弟那里读到郝柏林教授写的《书面发言》,不免也要叹声气。想想人家院士都是副部级待遇的人物似乎说话也是打水漂而已,我还不谙世故呢,何以发言?难怪二傻子要救人,都掉到水里去了!

想到一个故事,一伙土匪在行驶在山路上的客车上抢钱,大家都不敢作声,只有一位同志站起来号召大家反抗。众人良久不应,任土匪横行,这位同志当然不免被一场暴打。年轻的女司机走过来对土匪说:这人我不载,让他下车。土匪幸灾乐祸的说:嘿嘿,看你叫!这位同志被女司机硬推出客车。

第二天这位同志看当地报纸新闻:一辆大客车冲出悬崖,司机和客人都未能幸免遇难。

呵呵,我不知道这事是不是真的,也是听说,仅作故事讲讲而已。

科学网上还有吵基金盲申的,其实现在也有争论论文发表是不是也可以实名审稿。申请基金我不知道,论文审稿到时可以谈谈。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个审稿是一个圈子的问题,审稿人自己也可以推荐,某些审稿人需要规避也可以建议。盲申是一个很好的制度,这是基于公平体制上的,也基于信任体系。审稿人在暗处,投稿人在明处。很多情况下审稿人和投稿人都在明处,一个电话一打,马上就top 25%了。但是如果要公开审稿人的名字,这个大概审稿人话也不知道怎么说,说写的好嘛显得自己没水平,说写的不好嘛多了一个仇人。想想现在稿子据稿率这么高,博弈下来岂不是都是负分,谁还愿意以后审稿?所以还是盲申好,多几个审稿人不就解决问题了吗。审稿问题还比较好说,因为一篇烂稿子即便通过了也要公布于众,大家一看心知肚明。但是基金申请不一样,钱就像泼出去的水,回也回不来,何况国内科技惩罚体制又不完善,出了问题也不影响以后的申请,这倒是一个问题。科技审计制度是不是我们最需要关心的呢?

科学网上几位博友都说的挺有道理的,希望基金管理部门也来听听,不要‘XXX委员会很重视这篇发言,要专门研究’(引用来自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13015)了事。

评基金,评文章,还有项目评估呢。项目评估好办,因为来的专家都是老熟人了,不整一个国际先进水平真不好意思。我进入北方某大学的网站,读到某条科研新闻,里面最后的一句依然是‘评为国际先进水平’。以前帮某位教授写通讯,后来他找到我,说通讯写的很好,就是写错了一个字,把‘际’写成了‘内’字。好不尴尬,赶快再发表一个更正启事。不过也是,大家都国际先进了,你想谦虚点还真不好意思。就像做透明陶瓷,别人都说transparent, 你偏说自己translucent,搞什么,贬低我啊!

2007马上要离去,很有幸走进科学网这个咖啡屋,认识了这么多朋友,读到这么多有意思的文章。诸位朋友都是老师,能让我明白一件小事都可称之为师,改天我送腊肉过来吧。要腊肉的留下你的联系方式,呵呵。

祝大家圣诞得到新袜子,新年做梦笑出声!

2008再见!



https://m.sciencenet.cn/blog-2317-13106.html

上一篇:筑波SEMINAR之三十一 材料研究的一个新方向
下一篇:筑波散记之六十八 图片祝福2008

0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9: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