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风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iccashq 一个湘里人的梦,便是风的自由舞步. 言所盼,非盼急出。

博文

加州阳光之七十五 审稿人的奖励 精选

已有 6291 次阅读 2009-5-6 12:09 |个人分类:加州阳光|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审稿, 加州阳光

今天收到ACS一封信,信里面附夹了一个2GB的thumb driver,还有一张来自ACS出版社新期刊Applied Materials&Interfaces主编的感谢信。看后才知道原来以前给这个期刊审过稿件,主编为了答谢审稿人的工作特意送了这个小礼物,而且在优盘里面还存储了AMI第一期的文章供免费阅读。作为审稿人,能够得到期刊编辑部的答谢当然是很舒服的事情。

审稿其实是一个苦差事,不是份内活。现在随着投稿人的急剧增多(可能亚洲稿源增长量最大),任何期刊都会承受很大的稿源负荷和审稿压力,我收到的几乎所有的审稿邀请都会要求审稿人在一个月内给出comments,有的期刊甚至要求两个星期的due date。遇到熟悉的稿件还好说,对于不是很熟悉的领域有时候为了搞清楚其研究的背景和内容还要查找一些相关的文献。Elsevier的期刊比较好,一般会送给审稿人免费一个月的scopus检索权限以方便文献下载。不过我从来都没有用过这项服务,学校自己图书馆一般都能下载网上数据文献。

当然,我之所以乐意审稿是因为一些稿件有很多可取的地方,如果第一时间获得了自己可以拓展的知识甚至得到比投稿者更好的灵感,那么审稿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到现在我还储存了几个好的想法,都是从这些投稿稿件中得来的。有时候有些作者确实写的非常粗糙,简直就是本科生的实验报告,文章没有任何科学思考可言。如果一篇文章没有一两个创新点可以供同行分享的话,写这些凑数的垃圾文章又有什么意义呢?对于成名的未成名的作者都是同样的道理,不认真总结发表自己的工作永远不会获得同行的普遍认可。一个好的科学工作者,既要是好的厨子,也要是好的美食家。

审稿在美国还有特殊的意义,就是申请绿卡有用。在中国也很容易成为炫耀的事情,比较流行的中国教授简历里面一般都会有‘XXX国际期刊特约审稿人’等。科学网上有一个哥们,动不动就说自己是Nature审稿人,确实很雷人。



投稿与审稿
https://m.sciencenet.cn/blog-2317-230226.html

上一篇:加州笔记之二十 碳纳米管的竞争
下一篇:加州阳光之七十六 买彩票不应该是买毒药

11 李侠 武夷山 徐磊 孟津 刘进平 曹聪 邹斌 陈中亚 贺天伟 侯振宇 airenao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01: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