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瓦厚能源与生态实验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iwaho 太阳文火炖地球,洒遍人间光和热。新鲜的能量随手可汲,何必舍近求远挖地球?自由能源万岁!

博文

另类有效加热空气的方法—几乎没人知道!

已有 21390 次阅读 2015-2-8 10:11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冬天, 大气, 空气, 取暖, 加热

人类世世代代生活在空气中,经历春夏秋冬的气温变迁,使用各种品牌的空调设备,改善各自的居住小环境。

基于能源消耗的各种空气加热器层出不穷。虽然效果确实管用,但其加热方法不见得是效率最高的。其实,真正使用效率最高的产品,至今尚未商品化。

干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质量比占75.5%)和氧气(占23.1%),其次是氩1.3%

真实的空气,或者称大气,永远含有水蒸气,且自然状态下处于准饱和状态。

标准状态下,1个大气压,室温25摄氏度,空气密度=1.184kg/m3

考虑含水后的1立方米的湿空气,其中含水23克,含氮气876.8克,含氧气268.6克,氩气15克。修正后的质量百分比为:水2%,氮气74%,氧气22.7%,氩气1.3%

考察气体的可加热性,要先从分析其吸收光谱特性入手。

空气中氮气、氧气、氩气在太阳光谱波段内,都是不吸收光子的,因而太阳光是根本无法加热干空气的。

从可见光、近红外延伸到远红外线,氮、氧、氩仍然对光子无动于衷,故常规的辐射加热方式,根本对空气中的主流成分无效。标准拉曼吸收光谱数据,可查有关手册,以应证对氮氧氩气的结论。

从近紫外到远紫外,氮气唯独对110nm光子情有独钟。可惜太阳光在波长110nm处的能量密度非常之低,且大部分在臭氧层被吸收。

即便紫外线加热可行,普通空气加热装置,也一定不会考虑用110nm远紫外线加热空气,因为人类皮肤被强紫外照射有致癌风险!

高空大气层并不因为离太阳近而比地表气温高。相反,海拔每增加1千米,气温递减6摄氏度。这一大气直接观测结果,进一步应证光辐射无法加热干空气。

造物主还真是关照人类,偏偏在地球大气中渗入对大部分光子能量都能吸收的水蒸气。

水蒸气除了大气窗口内的红外光子不怎么吸收外,其它的光谱能量照单全吸收,来者不拒。

空气中的水除了以水蒸气的形式存在外,还有一部分以非气态形式存在,例如水雾。而对非气态的水,就不存在大气窗口的感念,因为它对任何光子都是吸收的。

故而谈到大气中的水,通常用“水蒸汽”的概念取代“水蒸气”。

阳光普照大地的时候,空气中的水汽是唯一直接因光辐射而直接升温的物质。

这么说来空气就无法加热?日常生活经验显然不支持这种说法。

除了辐射加热外,还有一种常用的加热方式是对流加热。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室内加热取暖装置,正是通过对流传热,使得空气被间接加热的。即取暖器先以辐射方式,加热空气中的水分、墙壁、地板、天花板、家具、人体等。之后,氮氧氩分子间接地被加热的水汽分子碰撞,以及被空间边界面碰撞,撞来撞去,氮氧氩气最后也慢慢升温了。

因而,室内空气太干燥的话,空气的加热效率是很低的,此时大部分能量,其实是用来加热墙体以及包围空间的建筑材料和其它物件。所以,冬天最好室内同时配超声波加湿器,不失为提高取暖效率的好措施。保持合适的湿度对健康也有好处。

冬季室外气温,即便在正午阳光充足时也很难迅速升高,这是因为大气的绝对含水量确实太低了:0℃时饱和湿空气含水量5g/m3,-20℃时饱和湿空气含水量1g/m3,当然冬季太阳照射角倾斜大也是一个因素。

最有效加热空气的办法之一,可以是用机械的方法揉捏折腾空气:吸满一缸空气;压缩快速升温;吐出来;再吸;如此吸-压-吐连续循环,即用最笨最直接的机械方法强迫空气主流分子做布朗热运动。

此法可抽象为“吸气-压缩-排气”的三冲程法。有点像经典的四冲程内燃机模型,但要扣去做功冲程。该法对干空气和湿空气都效果良好。

气缸压缩后再吐出来的时候温度肯定要降低,但因为气体没有对活塞做功,所以吐出温度高于吸入温度。

不用担心效率,机械能可以100%转换为热能,尽管反过来转换(热转功)做得好大约30%。气缸摩擦损耗生热看起来降低了功转热效率,但发热的缸体其实最终也用于空气加热。

机械加热器的显著特点:空气被快速优先加热,而墙体及室内所有物件可能仍然冰冷。较长时间后,才能空气与周围物质达到热平衡。

传统取暖器用于厚重墙体,其实效率也蛮高的,但用于薄墙体或透明墙体,那简直是糟蹋能源。而机械加热器的高效率与墙体基本无关,因为它始终直接加热空气。因而简易空间如帐篷、蒙古包等特别适合用机械加热法,哪怕设备成本贵点也划得来,因为建筑省下来的费用更加可观。

如果机械加热器盛行,则墙体不必做得那样厚重,代之以高保温R值的薄材,能间接达到环保节能且经济的效果。

可惜,这样的机械取暖器一定有不小的噪音,而且既笨重又成本高,这也正是其很难商品化的原因。噪音可以通过技术措施消音,最终成本才是市场接受度的决定性因素。

内燃机气缸在压缩冲程时,可以将冷空气瞬间毫秒级加热到400℃多度以上。不像汽油机要高压放电点火,柴油机恰是靠瞬时加温空气压燃的。

对比一下:你将10平方米的房间,用1000瓦的电炉从0度加热到20摄氏度,至少需要半小时吧?常规内燃机的排气量10升左右,家轿2升更显得有点小,假设专门做一个大排气量的机械加热器,一口吞掉整个卧室内的零度的冷空气,以10倍比压缩,此时缸内温度400度,再回吐出来,还剩下20摄氏度也行啊。岂不可实现“秒杀”急速升温?当然那么大的排气量只能是个童话,小玩意的装置无非要更加努力多吞吐N次,才能将空气折磨热。

 



https://m.sciencenet.cn/blog-2339914-866500.html

上一篇:别忘了青松岭的老把式那三鞭子绝活!--高教意识形态的博弈
下一篇:如何送终报废汽车--风能与废旧引擎结合制热的清洁能源技术

9 蔡小宁 吕洪波 陈楷翰 吕喆 许培扬 赵斌 李颖业 李维纲 peosim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03: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