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的一点缠结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ynthon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博文

我在清华当白卷英雄的故事 精选

已有 9396 次阅读 2009-9-15 05:00 |个人分类:其他|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学者| 工程师, 程序, 白卷英雄

按:最近的科研需要写一个程序,我对于计算机程序一向是不懂的,于是就找了擅长编程的师弟来合作,由我提供算法,师弟写程序。我不由得想起我在清华学计算机编程的故事来。我们当时本科生必修一门程序设计课,叫做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最后的主要考核是一个大作业,要求编写一个应用程序,图书馆管理系统或者商店结账系统之类的。碰巧教我们的黄老师要求比较严格,把一个大作业改为期中、期末各一个。期中的大作业我勉强完成了,到了期末,实在是既无精力也无时间写第二个程序,加之自己对程序编写毫无兴趣,于是干脆不写作业,直接给老师写了一封信,痛陈自己不想做这个作业的理由,也效法张铁生同志,当了一回白卷英雄。信发出去之后,心想这门课估计要挂,但是没想到成绩下来一看,不但没有挂,反而拿了很高的分数,在200多人的大班上排名很靠前。这两天整理旧文件,又把这封信找了出来,贴在这里,以为纪念。

对于工科学生是否应该熟悉计算机编程,一直以来都有争论。我一向以为,作为工程师、科研工作者,对于计算机程序的掌握,在于了解什么样的题目是程序可以实现的,什么样的要求是程序不可以实现的,对于可以实现的程序,能够写出算法,这就足够了,至于把算法这一人的语言变成计算机语言,这是程序员的事情,不是化学工程师的事情。我一向反对学习任何第二外语(当然,出于兴趣的例外),这既包括人的语言,也包括机器的语言。

但是在这里问题就来了,我现在需要写一个程序,但是在大学里做科研,不可能请得起专业的程序员给我们写程序,所以还是要自己来写。这一次要不是实验室正好来了一位计算机爱好者,这个问题的解决,恐怕还要拖上一阵子。从这个角度来讲,对于目前高校里这种单打独斗式的研究,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讲,大概还是把自己变成多面手更有利一些。但是,从对人的培养来讲,这样是更好,还是更不好呢?

以下为信件原文:

在清华的第四个学期结束了,同时,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这门课程也随之结束了,似乎也应该写一点感想和体会了。

其实,真的不知道从哪里写起。说句实话,我对这门课一直是不感兴趣的。以前,曾经想趁课程不紧的时候提前修这门课,但是过了前两周的试听期之后,我感觉实在没有兴趣学下去,于是退掉了,仍然在这学期跟班上课。就是在这学期,相比起来,我们这学期的其他课程,比如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数学实验等更能引起我的兴趣;相比起来,其他的一些事情,比如SRT、社会工作、甚至准备考GRE等事情更能引起我的兴趣。所以,坦率的说,在这个学期里,我用在C语言上的时间并不多。于是,非常庆幸能够有黄老师这样一位老师,使我在对这门课完全没有兴趣的情况下还能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否则的话,恐怕真的要想以前对待大学物理(1)那样,随随便便的应付过去,最后突击一下,也能有90多分。

我说到对这门课程没有什么兴趣,可能老师会不高兴,但是我总认为,把这样一门以教授计算机语言和程序设计为目的的课程列为工科院系的必修课是没有必要的。对我们来讲,真正重要的是算法的合理运用,是知道什么是机器可以做到的,什么是机器不可以做到的,这就够了,剩下的事情,都可以而且应该由程序员而非化学工程师来完成。或许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指导思想,而且,我的志向恰恰就是成为一名化学工程师,或许这就使我在学习中没有什么兴趣,但这确实是我的一点想法。也正因为有这样的想法,就更要感谢黄老师,在正常的教学内容之外,又专门讲授了算法的内容,还插入了一些软件工程方面的内容,个人认为,这些东西要比具体的函数、指针等的熟练运用对我们而言重要的多。我前面说的“还能学到一点有用的东西”,主要指的也是这一类的知识,至于具体来写某一个程序,我学的的确非常不好,期中的大作业就已经让我费尽周折了,第二次大作业就更惨了。但是我仍然认为,那些东西对我们而言真的用处不大。当然,我知道有很多同学对编写程序很感兴趣,但这正如我对编程不感兴趣一样,我认为没有什么对错之分。我认真的听完了所有的因材施教作业的答辩,尽管具体内容我几乎没有听懂,但是我明白,如果我也有那样的兴趣、那样的投入,我应该也可以做的出来。这就够了,我认为。

还有一点要感谢黄老师的,就是黄老师经常说的“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我觉得现在的老师这样做的确实不多。而且,黄老师的几次关于学风和关于做人的讲话都引起了我很多的思考(或许因为我在班里系里都做过这方面的工作),感觉收获相当不少。特别是公开那封同学的来信,更是让人感触良多。其实,这种经历很多清华人都是有过的,而且,根据我做社会工作的感觉,的确是大多数人会选择不重新交作业、不承认自己原来交的作业是copy的,这的确是清华人的一种悲哀。但是,这个问题的确是很难解决。毕竟,考试是一种杠杆,成绩是一种导向,如果这方面没有相应的改革,我想这个问题恐怕是难以解决。

据说我们系下一届的软件技术基础这门课要改成限选课,我觉得非常好,而且我相信会有很多人选的,不会比现在少很多。我也非常希望他们也能选到黄老师的课。或许我以后也会再选黄老师的VC课,但是我希望听到的仍然是更多的具体的程序编写之外的东西。




https://m.sciencenet.cn/blog-2361-251235.html

上一篇:来美五周年
下一篇:从德布罗意的博士论文说起

22 霍艾伦 李宇斌 张海权 武夷山 郭向云 陈儒军 陈绥阳 罗帆 吴飞鹏 杨秀海 陈国文 赵美娣 唐小卿 刘凡丰 刘颖彪 吕喆 盖鑫磊 迟菲 苗元华 李学宽 侯成亚 刘雄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5: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