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的一点缠结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ynthon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博文

什么是真正的“国学奇才”(zz)

已有 5216 次阅读 2010-8-29 06:46 |个人分类:转载|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学者| 孙见坤

按:最近这个高考里头出现的陕西国学奇才,好像很火的样子,评论文章也有不少。本文来自水木,全文转载如下,先highlight一下结论:

八位教授爱才之心完全可以理解,但这种拔苗助长、因一人而乱抡才大典的做法,却是不可取的,是因小失大、不顾全局的。如果真惜才,晚生后学有上中下三策, 不妨一听:上策是上书教育部门,专设一门“国学奇才科”,专门选拔国学奇才,标准自定,毕业去向自理,如此则各考各的,标准明晰,互不相扰,皆大欢喜;中 策是说服孙见坤端正心态,并在国学专业研究方面给予帮助,而不占用学校资源,不干扰正常高考选拔秩序;下策是帮孙见坤找几个好的辅导老师,认真复读,来年 再考——就算总分再不济,至少文科和语文不能再不达标了吧?


发信人: moodstation (大耳朵~明月无心自皎洁), 信区: TsinghuaCent
标  题: 什么是真正的“国学奇才”(zz)
发信站: 水木社区 (Fri Aug 27 09:35:31 2010), 站内

据媒体报道,“国学奇才”孙见坤博览群书,却高考落榜,达不到复旦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只能屈就二类学府,8位教授联名上书陕西省招办求情,却被后者拒绝。一些人据此认为,招办食古不化,贻误“奇才”上进云云。

看到这里不禁想起另一个响当当的“奇才”——清末名臣左宗棠来,他虽然弱冠即中举,却始终未当过进士,后来建功立业,官居极品,却始终以不得“正途出身”耿耿于怀,甚至上书朝廷,要辞官去参加科举,最终朝廷给逼得没法,送了个“同进士出身”的“荣誉学位”安抚,即便如此,左宗棠终身都以没考上进士为憾。

憾归憾,名扬天下、权倾一时的左季高,却并没有强逼朝廷“破格”让他成为正式进士,朝廷也只安抚到“同进士出身”为止,并没真个让他做进士,因为进士是要考的。选拔人才是一件严肃的事,不能够因为个别人的特殊情况随便通融,否则制度就丧失了公平性、严肃性,或许这样做,可以破格获得一个“奇才”,但“格”的被破坏,却可能影响千万个“奇才”的上进之路,孰小孰大,不是明摆着的么?

从世袭制到察举制,从科举制到考试院,中国古代的人才选拔机制演变,始终遵循着由近亲繁殖到兼收并蓄、由不公平不公开的小圈子选拔,到公平公开的考试定终身这一原则,民国时代“五权”之一的考试院体系,和当代历经坎坷的高考制度,都在很大程度上顺应了这一趋势,借鉴了其中可取的精神。尽管“一考定终身”本身有不科学、待完善之处,也的确会令某些“奇才”抱憾终身,但至少对所有的人都是公平的。中国的高考曾人为中断10年,所谓“听群众意见”的“工农兵推荐制”,最终成为特权私相授受的翻版,人才选拔一旦丧失了公平的标尺,所得几何,所失又几何?从这点上看,陕西省招办何错之有?

从报道中可知,“国学奇才”孙见坤其实已经被“破格”,只是他的高考成绩甚至连“破格”线都没达到,而且身为“国学奇才”的他,居然连文科科目都没有达到比及格线还低的“破格”线,如果连这样的“格”也能破,岂不是想告诉天下人,“国学”是门可以让人连及格线都达不到的、无用的学问?

《三国演义》里诸葛亮舌战群儒,曾说过“君子之儒”和“小人之儒”的区别,前者的标准是“忠君爱国,守正恶邪,务使泽及当时,名留后世”,而后者则是“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用时代的语言诠释,就是国学也要与时俱进,“奇才”更应关注国事民生,经世致用。历史上的“国学奇才”,大多并非纯粹关门做学问的人,而是有多方面的才能,广阔的眼界胸襟,和远大的抱负,如儒学宗师孔子精通六艺,娴熟外交和礼仪,在担任小司空和大司寇的短暂时间里,都做出不凡的政绩;奠定儒家“独尊”基础的董仲舒,靠著名的“白虎三对”起家,三次“面试”,所谈的都是实实在在的政治、经济话题,后来担任江都相也政绩不凡;校注四书的大学者杜预号称“武库”,在政治、军事领域都有突出成就,更是西晋统一战争的实际决策者;学识超卓的苏轼对于时务、国政有独特见解,在地方官任上更能造福一方;“拗相公”王安石锐意改革,虽然保守争议,但即便政敌也承认他的政治头脑和才能;明代开创儒学新局面的王守仁文武全才,不但安定西南功勋卓著,还是平定宸濠之乱的统帅;清代的儒学大师曾国藩同时也是湘军创始人、洋务派领袖之一;被认为“守旧”的“国学奇才”辜鸿铭其实学贯中西,精通时务,更是张之洞在湖北推行新政的幕后推手之一;当代国学大师陈寅恪并非埋头故纸堆,一味读死书,而是有家国之忧,民族气节的学者,更始终提倡“用现代科学方法整理国故”,主张“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他们的“国学”,并非仅仅埋头读书,寻章摘句,而是博古通今,关心时务,与时俱进,有用于世,贫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从媒体报道可知,“国学奇才”孙见坤的事迹,只限于读了几千部古书,且对其中内容较为熟悉,不能说这不是一项专长,但仅凭这一专长,对社会的助益是有限的,“国学”也绝不是拘泥典籍、不通人情时务的收藏品,如果说孙见坤的确是“国学奇才”,那么,经受一些多方面的阅历、包括挫折阅历,又有什么不好、不对的?

术业有专攻,高考虽然是一种有局限、有缺陷的选拔方法,但毕竟是一把对所有人一视同仁的标尺,有些人才虽然是“奇才”,但天生不适合这种考试选拔的方式,如大诗人李白,大文学家蒲松龄,前者始终失意,靠“特招”当官,最终被证明的确不适合从政;后者一再落榜,直到晚年才混上个近乎“成人高考文凭”的贡生,他们在考试上的一再失意,并不妨碍其在特定领域(诗人、文学家)上的辉煌成就。孙见坤如果只是想做古文献研究者,如果真如教授们所言,在自学期间就成绩斐然,大可以循着这条成功道路继续自学下去,依然可以向李白、蒲松龄、胡三省、万斯同这样的古代“奇才”靠拢;如果想通过高考,在新的、更经世致用的领域获得新的机会,那就应放下“奇才”的身段儿,踏踏实实地和其他人一起过高考这座桥——平心而论,一再扩招后,高考早已不是当年的“独木桥”,并不是那么难过,更何况,有关方面其实已经给了孙见坤“优待”,他的桥比别人要宽得多,就这还过不去,能赖谁呢?

高考是选拔人才“毛坯”的,说到底不是专为选拔“奇才”而设定的,孙见坤就算真是“国学奇才”,也不应在这个“广谱性”选拔机制面前,获得过多的优待——你是国学奇才,人家还是烹饪奇才、摇滚奇才、放牛奇才呢!

八位教授爱才之心完全可以理解,但这种拔苗助长、因一人而乱抡才大典的做法,却是不可取的,是因小失大、不顾全局的。如果真惜才,晚生后学有上中下三策,不妨一听:上策是上书教育部门,专设一门“国学奇才科”,专门选拔国学奇才,标准自定,毕业去向自理,如此则各考各的,标准明晰,互不相扰,皆大欢喜;中策是说服孙见坤端正心态,并在国学专业研究方面给予帮助,而不占用学校资源,不干扰正常高考选拔秩序;下策是帮孙见坤找几个好的辅导老师,认真复读,来年再考——就算总分再不济,至少文科和语文不能再不达标了吧?

--
自我救赎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59.252.183.*]

https://m.sciencenet.cn/blog-2361-357205.html

上一篇:中国大学为何设置这么多的学院?
下一篇:一篇被引用六次的勘误

4 唐小卿 盖鑫磊 吴宝俊 刘广明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05: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