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津华
我的“中醫”觀
2014-1-30 16:53
阅读:1889
标签:中医, 西医, 医学, 整合

曲津華

 

(博主注:“中醫”存廢之爭,由來已久。作為成長于“西醫”家庭之理工男,博主有幾個觀點羅列如下,供分享和批評。)

 

——“中醫”並非純粹、確定的概念。就概念而言,中醫本身不可能是一個純的中華醫藥之謂,其必然包括了華夏大地上諸多定居民族或遷徙民族乃至純為引自外域等廣泛來源的醫藥之術(猶如“民族樂器”中的二胡,即來自古代北方的胡人),也必有些來源已難以追溯。所以說,中醫本身並非一個很確定的概念;而圍繞“中醫存廢”之爭,因概念本身的不確定,更增添了可供爭拗的變數,而愈發難以達成共識。 

——中醫若屬於一種科學,也應該允許被質疑;若其不自認為一種科學,則無質疑之議。 

——中醫在同等條件下的重複性(重現性)確實有嚴重問題。任何科學都應該是可以重複和再現,而中醫不太符合——某病人先後從隔壁兩個中醫診室開出的治療方案,基本上都是不同的。這時再用“因人因病施治”的解釋就會非常尷尬,因為是同一病人且幾乎同時,診療方案卻幾乎可以肯定是不同的。這對“科學”這個概念的通識是個挑戰。或者說,好像那些江湖賣藝的才會每次做出的事情都不太一樣,豈敢稱之為科學?若中醫不屑于同賣藝的為伍,又如何解釋其做事每次不同?另一尷尬是,即使中醫的鐵粉也不是完全不碰西醫的,他們得了病還是以西醫治療為主,包括中醫醫生本身。他們知道,不這樣就會要了自己的命。 

——“中醫院”為錯誤用法,正解為“中醫醫院”。口語可以簡稱為“中醫院”,正式文字則應回歸本源。看國內,文革後新建之中醫特色醫院大多為不倫不類的“***中醫院”,而文革前建立之老牌中醫特色醫院則都名為“中醫醫院”——此中原因很明顯,即近幾十年來的國人文化素質被文革一劫破壞甚大,很多人已不知其錯。 

——所謂中醫的經典書籍,不能盲目膜拜,其中糟粕頗多,包括最經典的《黃帝內經》和《本草綱目》。幾千年前的古老記錄,不可能有現代人所達至的理性高度,謬誤在所難免。 

——應該承認,中醫不完全無用,其中會有些科學的內容,包括中藥。 

——邏輯上,若有“中醫”的存在,那“蒙醫”、“藏醫”、“維吾爾醫”、“壯醫”“苗醫”以及各少數民族的土方、土法等所謂“傳統醫學”都要允許人家行醫(給人家處方權),而這顯然是不可行的,因為誰也不敢批出這些個許可。人命關天,非同小可。 

——我的觀點:廢止“中醫”之名,同時也揚棄“西醫”之謂。所謂的二者,本都是“醫學”範疇之內的事,應做整合。中華圈子以外,根本無“西醫”一說,就是現代醫學;故整合就是華人圈子的事情,並且是所謂的中醫、西醫都進入“現代醫學”——我們華人所謂的西醫,本就在現代醫學之中,無整合一說,必要的整合只對中醫而言。整合的具體做法是,甄別中醫中有科學內容的部分,歸之于現代醫學,其餘無科學依據、神秘玄虛的內容通通廢止。至於何為“有科學內容的部分”,則需由華人業界共同努力,多做功課,多寫論文,多做宣傳,讓出自華夏大地的特色醫學之術為世界同儕所認可,成為現代醫學的固有部分。此後,醫學大同,不再有勞什子中醫、西醫等N個醫了,還世界一個清淨。


2014-01-30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曲津华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m.sciencenet.cn/blog-247430-763484.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2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