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shaxing

博文

面对严厉的审稿意见 精选

已有 17739 次阅读 2012-6-13 06:48 |个人分类:格物释疑|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学者| office, style, center, 审稿意见

面对严厉的审稿意见

 

论文投稿自然是希望发表,进而达到知识储存、传播与交流的目的。遗憾的是,论文投稿过程往往充满艰辛,不经修改便可接受的情形并不多见。若能遇上要求小修改,便是十分幸运了。大修改后重审、直接拒稿、甚至不送审,其实是经常会遇到的情况。

严厉的审稿意见一般可分为三种情况:1)审稿人明察秋毫、准确地指出论文存在的严重不足或错误;2)审稿人误判;3)审稿人的偏见或不良心态导致错判。一般说来,第三种情况至少不是主流,姑且不论。而如何正确应对前两种情况,往往决定了一篇论文的命运。对于第一种情况,自然要虚心接受意见,认真修改,该补的实验一定要补,该重新分析的一定要重新分析。任何一点马虎应付的态度,都可能导致论文最终被拒。而对于第二种情况的应对是最容易出现偏差的。如果自恃正确,无视审稿人的意见或者义正词严地驳斥,往往适得其反。而在充分肯定审稿人意见的合理成分或合理的出发点之后,理性地提出答辩,才会得到正面的结果。

当遇到严厉的审稿意见尤其是拒稿意见时,申诉也是应对的手段之一,作者有时也能最终获胜。但毕竟申诉的过程意味着作者与审稿人乃至编辑的“冲突”,双方受伤是在所难免的。我倒是认为,与其无端消耗内功,不如及时改换门庭,另找出路。期刊多的是,完全没必要死守特定的期刊。能将确实有科学意义的研究结果公开发表,才是更重要的。只是改投其它期刊时,并不意味着可以无视前面的审稿意见。还是应该参考审稿意见、认真修改后再投其它期刊。论文被拒后,若不做实质性改善,只是侥幸地不断试投其它期刊,最终很可能难逃四处碰壁的厄运。值得注意的是,倘若论文遭遇编辑不送审的决定,被建议改投其它期刊时,最好还是重新审视一番为何不入编辑法眼,而不可单纯理解成不适合该期刊。更重要的原因可能在于,科学意义与创新成果阐述不清,或整个论文的写法存在严重不足。

其实,投稿的过程也是作者加深与修正对相关问题理解的过程,编辑与审稿人的意见往往是在义务帮助作者充实与提高。若是有了这种认识,便自然能够正确面对严厉的审稿意见。我以为,谦逊而认真地面对严厉的审稿意见、进而从中寻找提高与加深对相关问题理解的钥匙,才是确保论文顺利发表的正确途径。如此,我们也才能够在论文投稿的过程中真正获益。直面严厉的审稿意见,应该算是一个研究人员必须接受的历练。



投稿与审稿
https://m.sciencenet.cn/blog-249679-581603.html

上一篇:有朋自远方来
下一篇:仲夏雨荷(增补)

94 曾庆平 武夷山 任胜利 钟炳 王安邦 李学宽 石锋 鲍海飞 吕喆 余昕 高清松 吴飞鹏 任卫军 郭向云 徐耀 梁建华 柏舟 杨月琴 侯勤福 汤振兴 叶威源 王桂颖 蒋新正 王启云 尧中华 李泳 王磊 高程 王曙明 苏德辰 史智才 刘用生 徐长庆 李璐 郑融 梁先庭 庄世宇 翟自洋 卫军英 季斌 赵美娣 曹聪 周真明 郭保华 李汝资 俞筱押 孙军杰 曾荣昌 李土荣 张志东 肖振亚 何学锋 张玉秀 秦雪梅 周金元 王芳 邱铁成 刘波 吴明火 陈小斌 虞左俊 杨晓虹 陈国文 任立伟 陈志刚 吉宗祥 刘宇 赵斌 葛素红 罗帆 郑明霞 梁进 何琴玉 水迎波 杜振亭 蔡庆华 陈筝 陈钢 康德龍 裴凤松 李兴超 杨正瓴 李笑月 fansg MassSpec1688 hao crossludo xuqingzheng bridgeneer htli songmaochen dangping zhokzhok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 11: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