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走,看看,学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lly 一个有点杂烩的网站。欢迎指教

博文

先有鸡先有蛋

已有 3806 次阅读 2010-9-20 09:26 |个人分类:杂感|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看了一篇报道,来乱说一通,以下为原文:
 
OC-17,科学家发现的一种蛋白,称为ovocledidin-17,是加速蛋壳发育的催化剂。此蛋白质的发现破解了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世纪难题。
 
  
鸡生蛋?蛋生鸡?
OC-17的发现破解 蛋先鸡先之说
 
究竟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英国科学家在应用最新电脑技术尝试破解这一古老谜题后宣称,很有可能是先有鸡后有蛋。位于英格兰北部谢菲尔德大学和中部华威大学的研究人员称,这一秘密源自蛋壳---特别是鸡体内的一种蛋白质在形成蛋壳的过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科学家之前已发现这种名为OC-17的蛋白质与蛋壳形成有关,但新技术使研究小组可以精确展示这种蛋白质如何促进了蛋壳的形成。在计算机模拟中,蛋白质OC-17类似于一种催化剂,通过作用于碳酸钙,促进了构成蛋壳的晶体的形成。
 
  在晶核足够大,可以自行生长之后,蛋白质OC-17就逐渐消退了,之后便可以投身于下一次的转化过程。 当这一过程在短时间内多次重复之后,蛋壳就形成了。 研究报告的作者之一、谢菲尔德大学的约翰?哈丁教授说:“弄清楚鸡蛋壳是如何长出的非常有趣,而且还有助于研发新材料和新工艺。他补充说:“大自然为材料科技的所有难题都准备好了创新性的解决办法,我们从中可以学到很多。”
 
OC-17在鸡蛋形成中的作用
 
研究人员发现,鸡蛋的构造取决于在母鸡卵巢中发现的一种蛋白,所以,鸡蛋只有在母鸡体内的时候才存在。这种蛋白称为ovocledidin-17(简称OC—17),是加速蛋壳发育的催化剂,而蛋壳是保护蛋黄与蛋白所不可或缺的因素,可以让鸡胚胎在里面充分发育。
 
  谢菲尔德大学和华威大学的科学家利用一台超级电脑“放大”鸡蛋形成过程。这台超级电脑名为“HECToR”,放在爱丁堡。结果表明,没有OC—17蛋白,鸡蛋的外表部分就无法结晶,形成蛋壳。这种蛋白将碳酸钙转换为构成蛋壳的方解石晶体。方解石晶体发现于许多骨骼和蛋壳内,但母鸡形成方解石晶体的速度比任何物种都快——每24小时生成6克蛋壳。
 
  谢菲尔德大学工程材料系的柯林·弗里曼博士说:“有人长期以来就怀疑先有蛋,但我们现在掌握的科学证据证明,其实是先有鸡。科学家在以前就发现了OC—17蛋白,它与鸡蛋形成有关,但在展开细致研究后,我们可以了解到OC—17蛋白其实还控制着鸡蛋形成过程。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发现,各种鸟似乎都具有可从事相同工作的蛋白。
 
应用前景
  科学家认为这个发现除认识到鸡是如何孕育出蛋以外,还有助于研发新型材料或程序。谢菲尔德大学工程材料系教授约翰·哈丁说,这项发现还有别的用途。他说:“揭开母鸡形成鸡蛋之谜本身就很有趣,同时还提供了设计新材料和新技术的线索。科学家从自然界找到了解决材料科学与技术各类问题的创新方法——我们可以从中吸取大量经验。”
 
我觉得这个文章只是提出一种蛋白质在蛋壳形成中的作用,此蛋白质在不同的鸟类中起着同样的作用,那么,如此向回找的话,此蛋白在爬行动物中是否也存在呢?如果存在的话,那么,这个就不能作为有鸡或有蛋的一个证据了,如果再往上,我知道蜗牛产的卵都是石灰质的,那么,如果再一致的话(私下觉得这个可能性不大,蛋白相同的情况我见到的似乎就是到鱼类,到软体动物太悬了一点)
如果再回到分类的角度来说,一个物种是如何形成的?一般认为是存在生殖隔离,那么此生殖隔离难道就是明确的在某一亲本和子代之间发生吗?如果有这种情况,那么子代和亲本之间还能称为一个种吗?既然不是一个种,那还有什么亲缘关系?
总之,鸡所以成为鸡,应该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不应该存在一个决定性的一代。如果存在决定性的一代,这个似乎就是灾变论的观点了。也就不存在一个鸡与蛋谁先后的问题。


https://m.sciencenet.cn/blog-252763-364797.html

上一篇:山楂红了——和李老师之硕果累累
下一篇:山楂又黄了

1 唐常杰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1: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