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走,看看,学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lly 一个有点杂烩的网站。欢迎指教

博文

郭亮隧道(上)——郭亮游记之十

已有 4175 次阅读 2012-2-21 21:40 |个人分类:旅游|系统分类:图片百科|关键词:学者

郭亮隧道(Guoliang Tunnel),是太行山腹地万仙山风景区中的一段隧道,位于郭亮村,该隧道又称作:万仙山绝壁长廊或郭亮洞;于1972年3月9日开工,1977年5月1日通车。郭亮洞宽6米、高4米,长1300米,是在110米高、1250米长的绝壁横面上,以25度斜面凿出的人工隧道被马赫马萨尼称为“不仅仅是交通设施的雕刻品”。这条隧道穿越了太行山最危险的路段之一,与悬崖峭壁上用以欣赏一侧景色的“临时窗口”连成一片。郭亮隧道又被誉为“太行隧道之父”。

郭亮村位于郭亮崖之上。过去人们上山下山,走的是百丈悬崖上仅可容一人过的绝壁小路,被称为“天梯”。这 “天梯”是村民通往山下沙窑乡的惟一道路。直到山民打通了令人叹为观止的郭亮洞,才逐渐渐废弃了这条“天梯”。以前,郭亮村的牛、羊、猪等牲畜大多是在小犊子时就由村民从“天梯”抱上来的,喂大后若想卖给外村,还得绕上30多里的山路才能转下山。平时从“天梯”将山货背到山外,换取一些紧俏的日用生活品。

为使郭亮的乡亲们不再贫困,为让身后的子孙不再行走险峻的天梯,1971年的秋天,在村党支部书记申明信的提议下,村民申新福、王怀堂、申福贵用绳子测高度、距离,用土法绘图,到县里请教专家征求意见。1972年村里人自发卖掉山羊、山药,集资购买钢锤、钢锉;在无电力、无机械的恶劣条件下,由村中十三名壮劳力组成的凿洞突击队顶着风雪,腰系着麻绳,悬于峭壁之上握紧铁钎,舞起铁锤,在红岩绝壁上凿出一排排炮眼。十三条青年汉子聚在天梯下举拳面壁,发誓要凿穿绝壁,打出通向山外的大路。1972年3月9日,郭亮洞开工,由于郭亮村海拔高,耕地少,无霜期较短,一年只能种一季农作物,全年粮食收成不过8万余斤,而这区区8万斤粮食却是全村几百口人的全部口粮。在这种状况下,13名突击队员每天只有0.12元的伙食费,玉米粥、玉米饼、窝头野菜便是他们的一日三餐。就这样每人每天也只有两斤玉米的配额。

  1975年年底,工程进入了最艰苦的阶段,郭亮人已经卖光了山羊,砍光了树木,吃光了粮食,再也抠不出一分钱。这时候,全村男女老少都出动了,早上5点钟起床,爬5公里山路去挖鱼鳞坑,挖了一冬一春,挣到工钱3100多元。支部书记把钱拿到村里后,100多口人围着他,让他赶快到城里去买钢材、雷管、导火线、炸药。郭亮绝壁平均高度105米,从绝壁中间炸开工作面,需要系绳子凌空作业,没有钱买绳子,就解下牛拉犁的绳套,一段段接起来,从崖头把人放下来。就是这样,参加打隧道的壮士把生死置之度外,用生命和热血让天堑变成了通途。

  郭亮人没有用任何机械,历时5年,硬是在绝壁中一锤一锤凿去了2.6万立方米石方,打秃钢钎12吨,打烂了8磅重的铁锤4000个,当时上至70岁的老人,下至十几岁的娃娃都轮流走上隧道工地,清理石渣。大石块用手搬,小石块用筐抬,用篮子挎,人人肩头成茧,十指流血。在工程最困难的关头,辉县教育局100多名教职员工,在局长原永同志的带领下和郭亮人一块施工,加快了工程进度,被人称为“绝壁长廊”的郭亮洞终于在1977年5月1日正式通车了。为此 ,王怀堂等村民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在绝壁中凿出一条高5米、宽4米,全长1250余米的石洞——郭亮洞,几乎是个现代愚公移山的故事。每个穿行在郭亮洞的人,都不能不惊叹这个壮举。村前有石碑记载着这一历史事迹。

  走在郭亮洞内,你会发现外侧凿有35个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天窗。天窗是为了便于清排施工中的石渣,如今已经成为通风透光的观景台。凭台而望,指尖可以触摸到峡谷的深邃,那一刻,除了感叹,你还能做些什么呢?!不少来郭亮参观的外国游客,都为绝壁上的隧道感到震惊,日本裕田影视公司在此摄制专题片,惊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其实,对比距此不远的红旗渠我们不难发现:郭亮洞也应是那时时代精神的产物。

  当人们置身于洞中,感受着这座山的脉搏,聆听着这座洞的心跳,闭上眼睛去呼吸,似乎胸中烦闷与积虑都可以一扫而光,是呀,面对这样的造物,一切都变得渺小。

 

以上来自百度的介绍。下面说一下我自己的感受吧。前一天晚上,上郭亮村的时候,觉得这个石洞很让人吃惊。后来,听导游介绍,是人工凿出来的,就不止是吃惊了。

基本上就是这种峭壁

这个车刚刚从隧道里面出来

 

我们准备进入隧道,两边的峭壁

现在路边有石坝了

隧道里面的光线很暗。

据说,当时无法解决隧道里面的通风问题,只好隔一段开一个天窗。顺便再把碎石扔下去

从天窗往外看

里面很暗,隧道顶

从天窗看前面的路

看看这些石头,一层一层的,颜色也都不一样

 

隧道顶有条裂缝



https://m.sciencenet.cn/blog-252763-540020.html

上一篇:路边的小风景(修改)——郭亮游记之九
下一篇:百度百科编辑失败(通过了一条)

8 柳东阳 李学宽 陈学雷 马磊 苏德辰 沈晓雄 吕洪波 戴小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6: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