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止于至善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ile

博文

我的几年教师生涯

已有 4359 次阅读 2008-10-14 12:33 |个人分类:点滴人生|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学者

01年从母校毕业,然后到淮南的一个高校教书。

刚刚去的时候专业还没有建立,由当时还做系主任的朱老师带头,成立了一个专业申请的筹委会,在年底前先走访了合工大的化工学院,后来我自己又去了建工学院和安徽大学,向同行的前辈们要了不少的和专业相关的教学计划,大概在02年年初吧!淮南工业学院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正式申请成功,02年我们就有了第一届学生,02年有招收了几个同事。有了自己专业的学生,心里是倍感高兴,因为刚刚工作的时候只能在材料专业代课,有了专业学生,也就有了自己的舞台。

02年到03年,由滕老师带领教研室工作,03年由我开始代理教研室工作,因为当时是行使职权,有待遇,而没有公开的名分,我在的时候,最多的时候,大概有十几个同事。那两年,大家一起很开心,给系里打扫卫生,弄到了500元的补助,后来我们去了八公山玩了一天,晚上回来又聚餐。在实验室没有进来仪器前,弄了两个旧的乒乓球台,大家有事情没有事情,就可以在哪里切磋一下,弄好几个桌椅和板凳,教研室有什么事情就在一起商讨一下。

04年开始联系实习工厂,在淮南先后和潘三矿的注塑厂,合成试剂厂,和巢湖的皖维,等达成了实习的协议,04年和同事带02级学生进行了认识实习。在05年又带领进行了毕业实习,并在实习前,主动将转移教研室工作给同事,那段时候,系里要等滕老师回来,我们坚持滕回来只想作为一个教师而已。

05年7月份和学校办理了离校的手续,盖上了13个公章,我就算是以一个自由人的身份进入了中国科大读书。

回顾几年工作,科研还是一张白纸:

03年申请了学校的青年基金,4000元钱,想做微波条件下的甲壳素的一点研究,问题又来了,04年高华实验室还没有,在05年我走的时候才建立起来,并且也只能给学生提供些简单的实验。想自己出钱,那年工资也不高,系主任劝告我说,好好学习,积累点知识吧!后来只是发表了一个小文章,将项目结题了。后来也给替同事写了两个关于创造教育的项目,但是大家也基本上没有项目费去做项目,结题了就可以零钱化了。

和国内的一些同行进行了些交流
03年参加了在矿业大学的全国创造学研讨班,04年参加了中国科大的高分子教学研讨班。也先后数次到合肥的高校向同行请教些教学及学生实验开展的一些问题。并且何平笙老师给我们本科生上了20天的高分子物理课程,请何老师及科大的白老师,还有燕大的李老师做讲座,原来打算在05年请科大的高分子做导电高分子的张老师做讲座,因为我的离开也都没有了后话了。

我还是对得起我教授过的学生的。

01年刚刚毕业,同事就拉着我做监考,一直都很严厉对考试的学生,开始几年,学生一看监考的是我,都有些失望眼神看着我。后来自己也走上了讲台,认真备课,课堂纪律也一直相对严格,并且说过的纪律都在不折不扣的去执行。

严格要求我的专业学生做课堂笔记,并也就此事多次在下课时间和同学讨论,多数学生还是支持,最好大部分学生也都交上了笔记,因为开始就和同学讲好了,我将记笔记作为平时成绩。为了学生,也算是怒气不争吧!曾经在课程受不了,留下了一点眼泪,很快就继续讲课,这件事情,我都忘却了不少记忆,也不知道我的那届学生当时是怎么想的?

02年入学的,06年毕业的这批学生,可以说是我倾注很多的心血,我希望他们好些,因为毕竟我们专业的同事,大家都是年轻人,没有什么经验,一直希望用工作的热情去补救我们的知识上的不足。

一直都在督促和监督他们的学习,希望他们不要在学校浪费自己的时间,一直都在期望这些学生现在工作的岗位上过的好些。

带学生上,还有一件事情让我感觉处理的不好。一个系里团委书记现在是学校团委书记田老师的侄子,让我在开卷考试抓了补考,后来第二年我授课的时候,我一直在督促他学生,并且苦口婆心的劝他上进,因为当时候我想要是让他学习的更好些,不是对的起同事吗?也是可以对他的将来有一个交代,这个考试后来也通过了。可是等05年他们毕业后,系里关系好的同事还说起我怎么没有放他过去那,还说田老师,来系里指出就是我抓的补考才让他的侄子没有得到什么学位证书吧!其实有好几个同事都抓过他,所以我想可能他是对我心里怨恨吧,才说我在开卷还抓了他补考的事情吧!我督促他好的事情也就没有提过吧!因为我一直都敬重田中良老师和羡慕他的处事方式,所以刚离开时候的很是自责呀!可能是我做得太理想化了,要是我重新来的话,这个原则我可能真的要放弃了。



https://m.sciencenet.cn/blog-2599-42632.html

上一篇:你们全家都科研
下一篇:大家小声说话吧

1 pkuzeal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7 05: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