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槃在涧-心外有物趣男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考槃在涧 坐在垃圾堆上仰望星空

博文

静夜狂思-(18)-人性

已有 4548 次阅读 2008-7-29 13:07 |个人分类:哲思|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哲学, 哲思, 人性, 善恶, 痛苦

此文为昨夜读了亚辉兄《听耶老师谈谈真实的人性》后有感而作。

 

人所面对的终极敌人只有一个,就是人自己;人所能敬仰的终极神明只有一个,就是人自己。

纵观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我从来没有发现过魔鬼,除了在人身上和心里;我也从来没有发现过神明,除了在人身上和心里。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那么,什么是“念”?

善恶不是静止的,是流动的。古之善今为恶,今之善将为恶。善恶本身不是人性,对善恶的理解和包容才是人性。

小时候说好人坏人,非常明确。长大了对好人坏人非常糊涂。是非善恶不是宇宙亘古不变的规则,只是每个人心中的价值观。

性乃常道,无善无恶,顺应者善,违背者恶。

人的本性不是想什么就做什么,是怎么想和怎么做。人们往往把自己当下的想法和人性混为一谈,其实当下的想法往往参杂了过多的,社会中那些违背人性的想法。而这些想法之所以会出现,也恰恰是因为人性的存在。

-----------------------------------------------------------

 

偏见是否人性的一种?新生婴儿并不带偏见,任何人都可以抱她。当孩子只喜欢父母抱的时候,偏见产生了。偏见于人是有用的。人所处的环境处于变化和动荡之中,他不能完全信任环境中的一切,他只能对环境有选择的信任。只要有选择,就会存在偏见。因此最重要的不是有没有偏见,是如何对待自己和别人的偏见。

人之恶就在于,不把自己的偏见当作偏见;人之善就在于,不把别人的偏见当作偏见。

偏见和固执己见的区别在于,它不但固执己见,还认为他人的固执己见是错了,还要求他人按照自己的固执己见去思考。

-----------------------------------------------------------

 

每个人都曾经是完美的人,然而生活不是把他们打磨圆润了,而是把他们雕琢成了社会需要的齿轮。所谓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不过是,他们以社会可以接纳的方式保有完美的自己。所谓人的修炼,不过是把那些本来属于自己本性的完美找出来,顺应它。

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尤其是当你不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时。人的不完美不是天生的不完美,是当把人放到社会中后,人就开始变得不完美。人既容易屈从于社会的标准,又容易在别人身上找到自己的不满足。自卑、嫉妒皆因此而起。

承认每个人都是完美的,和承认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同样重要。

心理学教会我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但当你悦纳那个不完美的自己时,你就是完美的。

-----------------------------------------------------------

 

痛苦不是人的本性,尽管痛是人的本性。痛是一切智慧生命学习环境的方式,而痛苦是人类社会赋予人的自戕。痛是宇宙常态,而痛苦不是。人曾经以为失去才会痛苦,最后发现得到也会痛苦。人以为爱让人痛苦,最后发现不爱也让人痛苦。人认识不到痛是常态,所以会痛苦。

所谓超越痛苦,不过是把价值观从自己生命中赶出来。宇宙没有价值观,所以宇宙没有痛苦。地球没有价值观,所以地球没有痛苦。宇宙有痛,宇宙的痛是一次次的爆发、吸引和收敛;地球有痛,地球的痛是一次次的爆发、震动和狂笑;人类也有痛,人类的痛是一次次的冲突、争斗和残忍。

痛是不可避免的,但痛苦是可以避免的。你无法做到你的身体在有生之年不受任何伤害,你一定会痛。你能够做到的是不为这些痛而苦。

价值观不是人性。价值观是中心主义的一种体现。世界本来是没有中心的,人所处的环境让人产生了中心。人对环境逐渐形成的主宰力让人相信了中心。

如果人不是孤独的,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宇宙不是孤独的。孤独是人性的一部分。因为意识是封闭的,你无法直接“告诉”人家你在想什么,你是怎么想的。你生下来注定是孤独的,你要用语言来和别人交流,但语言不是你的想法,语言只是表达出了你的想法。

-----------------------------------------------------------

 

人心最大的黑暗是无法面对自己心灵中的黑暗。黑暗是宇宙的常态,也是人心的常态。人往往祈求处处光明,人不知道,处处光明的宇宙,是最黑暗最没有生机的宇宙。在那样的一个宇宙里,时间凝固了,连光都停止了它的脚步。只有当人坦然接受了自己的黑暗,他才可能真正看到自己的光明。“原谅自己,才能原谅别人。”

在所有美德中,宽恕是最伟大的一种之一。事实上,宽恕也许不是人性,他是人性对仇恨的应对方式。

宽恕要比痛恨艰难得多。

-----------------------------------------------------------

 

如果我们认同众生平等,我们就必须要认同,我们的生命和一颗草籽没有区别。如果我们能认同这一点,我们就能真正的认同,那些聪明的,有能力的,权威的,和那些畸形的,愚笨的人们有着同等的社会地位和支配社会资源的权利。大多数时候我们都不能做到这一点。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愿意相信自己是对的,自己要聪明一些,自己比别人更勤奋;我们每个人在这么想的时候,我们已经预设了前提:人和人之间不是平等的。

人的原罪在于,他的生存是以其他生命的死亡为代价的。这使得人类的任何发展都是掠夺性的。我们经常反问自己我为社会做了什么,我为国家做了什么,这仍是狭隘之爱。人类应该反问自己,人类的存在对于地球,对于宇宙的意义是什么?我们能为自然,能为其它生命,能为那些我们曾经和正在予取予夺的生命做些什么?我们能为地球做些什么?

-----------------------------------------------------------

 

人性和社会性是交织在一起的。人性要求人为自己和亲人的生存而努力,社会要求每一个个体为社会的生存而努力。这也让人痛苦。那些为自己和亲人的生存而努力的,便会被看作自私。但也许我们可以把自利和自私分开。自利并不伤害社会中其他个体的利益,而自私则相反。我们经常把社会、国家、政党、利益集团搞混淆,因为没有人会告诉别人所谓国家利益只是他的利益,而也没有人会为了别人的利益付出自己的生命。君要臣死是反人性的,他要求别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付出生命。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君权成为神授。君就是神,是神之子,是神的代言人。

要注意到,不是人性是社会性的一部分,是社会性是人性的一部分。社会性不是独立于人性之外的,它是人性的一部分。社会之所以是这样的,是人是这样的。我们今天看到的是人性和社会性的交织,甚至,社会大于人,其实,社会性只不过是人性的体现而已。

社会性不是善,它只是社会中人倡导的价值取向;动物性也不是恶,它只是社会中人对自己不接纳的恐惧。

-----------------------------------------------------------

 

我反问我自己,什么是人性?我不知道。人性包含什么?我也不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我更不知道。我知道的一点是,对人的认识我从来没有这么清楚和深刻过。我更清楚的一点是,这没有止境。

人们往往以终极的有序为自己追求的目标,所以人们创造了概念、逻辑和理论体系;我突然发现:对有序的理解最终取决于对无序的理解。对有序的把握最终取决于对无序的把握。人性在很大程度上是无序的,人对人性的认识则是有序的。



https://m.sciencenet.cn/blog-2638-33609.html

上一篇:今天您拆了吗?
下一篇:走科学探索的极端

4 武夷山 陆绮 陈绥阳 王德华

发表评论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3 17: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