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锦清的博客天地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angjinqin 写博客我是小学生,向网友学习,建设和谐友谊乐观豁达的博客天地

博文

​基金三十华诞继往开来!推动科学发展功不可没! 精选

已有 9737 次阅读 2016-2-18 09:43 |个人分类:科学论坛|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庆祝基金30华诞

基金三十华诞继往开来!

推动科学发展功不可没!

                                 方锦清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正值今年2月14日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30华诞之际,我感到格外高兴。在此,首先表示最衷心的祝贺!在这30年里,我与基金结了不解之缘,自己的亲身经历完全证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推动我国新兴交叉科学发展的不竭源泉,对于加速我国基础科学的发展功不可没!我借此良机,略谈几点个人感受体会。

 

1.促进新兴交叉科学转型

20世纪60-70年代,国际上新兴交叉科学正在蓬勃兴起,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文革”,我国不仅教育而且科学等事业发展被耽误了。随着1976年“文革”的结束,终于盼来了中国科学的春天。我国科学教育界开始急起直追,国内举办多种多样的学术会议,广泛传播新兴科学的知识。虽然我对于新兴交叉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要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这个前瞻性、基础性和综合性的核科学技术基地,实现学科转型,谈何容易?从80年代起,我开始放眼全球,描准国际上涌现的非平衡态统计物理理论,特别是令人关注的《新三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和突变论。我一边努力学习新兴科学知识,一边努力寻找课题的结合点,从哪里切入点?我感到自己是幸运的,因为正在这个关键时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向面向全国开放申请了,我马上得益于从设立国家基金的1986年第一年起,在数理科学部,我成功申请到第一个基金面上项目《等离子体中的复杂性研究》,这是新兴科学与我从事原子能相关课题研究的一个很好的切合点。从此以后,我不断腊涉到一系列新兴交叉科学,包括:非线性科学、复杂性科学、混沌科学、混沌控制与同步,一直到最新的广泛交叉科学——网络科学。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外新兴交叉科学研究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研究热潮此起彼伏,方兴未艾。在国内外新兴科学浪潮跌宕起伏中,我成为一个新兴交叉科学的追梦者,也是一个坚持不懈的“冲浪”者。

在第一个基金项目的研究中,我取得了颇佳的成绩。1987年就在“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等国内顶级刊物上发表了中英文论文,第一篇题为《在周期外力驱动下等离子体中三条通向混沌的道路》,这是国内外首次揭示了在低温等离子体中三条通向混沌的道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当时中国科大等离子体实验室派人来求教,为他们解答了低温等离子体中复杂性现象。

第一炮基金研究打响后,我随后陆续把新兴科学与核科学问题结合权利,积极开展了《强流加速器中粒子动力学的束晕-混沌的复杂性及其控制与同步》等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研究,这些科学基金项目不仅与新兴科学的主旋律相一致,而且为强流加速器传输特性的研究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为我开辟了科学人生中从事新兴交叉科学求索的一个主战场,成为不断鞭策我追梦前行的驱动力。我从1964年工作到现在,已经为国家健康工作52年了,其中30年来完全奋斗在基金支持的新兴交叉科学的基础战线上,为此我感到无愧和自豪。

 

2.《复杂性科学》专项催人奋进!

值得一提的是,在90年代末和新世纪初,国家基金委有一个带战略性的决策,即在人大委员会副委员长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主任成思危的倡议下,为了加强我国复杂性科学的研究,基金委在管理学部增设了《复杂性科学》专项基金。每年评选出这个领域大约10个优秀项目给予基金资助。这个大好消息,对于这个领域的同行是极大的激励和鼓舞,对于我来说,当时正在处于“山重水复疑无路”,忽然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非常幸运的是,我成为专项基金的首批和持续的受益者,在十年期间我至少获得了3项《复杂性科学》专项基金项目,如“复杂物理系统的时空复杂性演化、转变及其控制策略”、“混沌复杂系统的复杂性及其同步研究”和“加权复杂网络的同步性能及同步方法研究”等,这些项目为我注入了新兴交叉科学研究的活力,提供了我能够在这个新兴科学领域持续探索和施展才能的大好良机。这给了我极大的推动促进作用,完全坚定了我将新兴交叉科学课题研究继续推进的决心和信心。成思危作为管理学部主任亲自主持了每次《复杂性科学》专项基金最终专家评审会,我作为评审专家应邀参与了专家组多次评审工作,难忘与同行专家一起畅所欲言认真负责的评审情景,其中有普利高津的两位学生、我的学术朋友——北师大方福康教授和陈平教授等,以及汪秉宏、汪小帆等,大家共同见证了《复杂性科学》专项基金评审的全过程,确实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的评审原则,对于推动我国科学事业,尤其是促进了我国新兴交叉科学的快速发展,造就我国一批新兴科学的杰出人才,功不可没,永垂史册!

 

3.抓住机遇与时俱进,网络科学高潮迭起

新兴科学层出不穷,“长江后浪推前浪”,令人巧合的是,在新世纪之交,1998 -1999年发现了小世界网络和无标度网络,使得国际上复杂网络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网络科学作为一门崭新的最广泛交叉科学诞生了,并且立即成为一个国内外研究的新的热点前沿领域,这又为中国创造了另一个新的大好机遇。基于我对于新兴交叉科学的敏感性、浓厚兴趣和学科的必然联系与发展需要,我随即自然地投入了最新的网络科学的探索浪潮中。2003年,正应邀在香港城市大学“混沌控制与同步研究中心进行学术访问期间,在我提议下主动联合当时在“中心”访问的汪小帆等两教授,立即由我起草一个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提出第一个网络科学的重点项目《非线性网络的动力学复杂性的研究》的建议书,可喜的是我们的联合申请很快得到了管理科学部的快速积极响应和支持,经过严格的评审程序,终于脱赢而出。我作为《一院两校》(原子能院、上海交大和北京师大)重点项目联合组的主持人,大家团结合作、共同拼搏了四年(2004-2008年),我们《一院两校联合组》不仅全面超额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首项网络科学项目的研究任务,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全国范围内组织起了浩浩荡荡的网络科学大军,复杂网络各类基金遍地开花,包括后续的重点项目、杰出青年基金和优秀青年基金等,已经成为基金委多个学部重要的支持方向,涌现了大量杰出人才和丰硕成果,形势喜人!正如欧洲科学院院士陈关荣所言,我国在网络科学这个领域,的研究基本上与国际上同步进展。从21世纪初开始,全国形成了常态《两会》——“中国网络科学论坛”和“全国复杂网络学术大会”,2016年两会已经《两会》开到了12届了。大大促进了中国网络科学及其应用的蓬蓬勃勃发展。现在互联网+等成为每个人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网络时代正在以雷霆万钧之力向前发展。

 

4.春风化雨三十年,基金创新谱新篇

三十年来,科学基金如春风化雨,培育了大批国家人才成长。国家基础研究人才成长离不开科学基金一如既往的热情支撑。

  三十年来,国家自然科学科学基金的最大特色之一是,鼓励和弘扬科学自由探索精神,在科学家攀登科学高峰的道路上,为其积极营造创新环境,润物无声,辛勤浇灌科学幼苗成长,激励大家,锲而不舍、追梦前行。不断出台许多利好政策极大推进新兴交叉科学和科学前沿的研究,一改我国过去后进的状态,在国际会议等学术交流舞台上我国占有一席之地,出现龙腾虎跃的态势,使我国新兴交叉科学和前沿科学出现了勃勃生机,熠熠生辉,硕果累累,令人振奋!

我院网络科学小组是一个小课题组,根本不能与国内许多先进大项目团队比较,但是我们在网络科学大潮中,在国家基金的激励下,我们保留了自己的研究特色,研究课题从不与别人重复,敢于激流勇进,锐意进取。向先进学习!在一个个基金项目的合力推动下,30年来我们完成各类基金项目(含合作)9个,特别在2008年超额完成网络科学的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被评上“特优”后,我们仍然再接再厉,又分别获得了二项网络科学领域的基金面上项目,例如“复杂网络的混合变速增长模型及其应用研究”和“探索一大类《网络的网络》的理论模型及其分析方法”(2012-2015)等,后者开始从单一网络的理论研究阶段推进到网络科学的更高阶段——超网络探索工作。2015年是我们项目的收官之年,2016年第一季度正在认真进行结题总结。

从我们基金的一点滴水也可以窥见一斑。例如,我课题组2008年和2011年分别出版了二部著作:《驾驭强流束晕与探索网络科学》和《网络科学与统计物理方法》。2010年我应邀为美国第一部《网络科学》著作撰写了书评。2013年我们应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三国主编邀请为《网络复杂性进展(Advances in Network Complexity, 63-99,WILEY,2013)》一书撰写了专题篇章:“三种类型网络复杂性金字塔(Three Types of Network Complexity Pyramid)”。类似为国际著作撰写专题篇章此前有6本。2014我们出版了科普著作《漫游网络世界》,2016上半年即将出版科学专著《新兴科学交叉集》。根据2015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公布国内复杂网络相关论文排名: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66190-906555.html,本人在全国总共2010人排名中居第一位,组内两位年轻人刘强和李永分别排在第100名和101名。上述网站的统计数据显示,本课题组在网络科学的研究中,受到了国内外的关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回眸过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于我们广大科技工作者,特别是我们课题组是何等重要啊!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不仅获得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而且还获得多次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经费资助,同时也得到其他部委相关基金的资助,使得我们的科研工作能够走向世界舞台,扩大了国内外学术交流。我组这些局部的科研成果与国内兄弟单位的大成果比较,可能微不足道,但是这些也都是与基金委的多方资助和积极支持是密不可分。在此,我们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深表衷心的感谢!

2015年在青海参加国际研讨会结束后,他特地参观了青海原子城时,在《国家的栋梁、民族的骄傲》两弹元勛雕塑前,令我感动,欣然赋诗言志,表达了自己崇高的心愿:

科学攀登曲折多,两弹一星奏凯歌。

追梦前行装心中,振兴中华勇拼搏。

网络科学天地阔,鲲鹏万里争突破。

  凝聚智慧老中青,通力齐攻超网络。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我仍将不遗余力,甘为人梯,凝聚智慧,团结拼搏,无私奉献。期盼在基金的推动下我国迎来更加繁花似锦、春华秋实的新兴交叉科学和基础科学发展更加美好的前景。

我有理由坚信和祝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进一步发展壮大,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锐意创新,再接再厉,弘扬和确保“公开、公平、公正”的科学评审精神!必将为深入繁荣发展我国基础科研,大力提升我国原始创新能力,早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谱写最新最美的篇章贡献一切!我国的《双百》奋斗目标一定要实现!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https://m.sciencenet.cn/blog-266190-956923.html

上一篇:2016第12届中国网络科学论坛通知
下一篇:2016第12届中国网络科学论坛最后日程

20 高建国 张江敏 章忠志 黄永义 杨正瓴 周健 吴斌 冯兆东 刘全慧 文克玲 杨顺楷 曹俊兴 黄岚 黄盼华 李颖业 姚伟 zjzhaokeqin htysth dswayb decipherer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3: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