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ncylyh12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uencylyh123

博文

难忘的环境观察问答

已有 1451 次阅读 2020-12-20 09:50 |个人分类:感悟人生|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我们有过环境治理、生态修复、扶贫攻坚、科技攻关相互交织的几十年,老百姓从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自然得到了修生养息,未来更可期。业界、学者、百姓、官员协同努力终见成效。两段对话值得回味。


1 你们的河水怎么都是黄的、红的?


2000年,邻居省份的科学家、研究生来云南做研究,我们见面。一个研究生问道,怎么?你们云南昆明的河,一到下雨,水就黄,水就红?


我回答道,你观察挺细吗!是的,如果现在不采取措施,这里就要跟你们那里一样了!河里的水,天晴天是清的,下雨天也是清的,雨水全打在石板上,水自然就清了。因为没有土可流了。(这句话后来用来提醒答辩的研究生,做前后对比分析时,要注意实际。)我们这里正在向你们学习。


研究生一脸懵,回答道,你是这样理解的啊!是啊,我回答道,你回去看看你们的历史典籍什么的,你们不是有红水河之类的江河名称吗?那是百年前,甚至几百年前,人们观察自然留下的印象。这里正在走你们的老路,前车之鉴啊!现在是采取措施的时候了。你看,我们有些省份,有那么多文化古迹,现在不是荒凉的很麻!当初好山好水才有人居住,才有生活创造,才有文化遗存留下来。现在是荒漠景象!这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有关啊。


我们现在,荒漠化、石漠化治理已初见成效;城市化、工业化、脱贫,绿水青山努力实践,相得益彰。1997年12月左右吧,在北京我遭遇的沙尘暴可以说是史无前例。早上出门,所有的轿车外壳,都有一厘米厚左右的黄土灰尘。当天早上,洗车行兴旺,路上都是黄色水流淌。


2 明天、蓝天白云,后发达地区的福利


2000年以后,北京等地的环境问题从沙尘暴转成雾霾。一次,从首都等一线城市、东部省份的学者专家来这里开会。他们感叹地说,你们这里环境真好啊,天空好蓝啊!我回答道,是啊!这是后发达地区的最后福利,仅此而已!你们那里,不仅资源变成现金,空气天空也变成钱!大家笑笑。


是的,类似的答问也发生在东部、中部、西部的共识玩笑中。一次,玩笑地说到:我现在算明白了,有明天的地方就是空气好,天空蓝,你们那里是明天的没有啊。他们问到,怎么讲?


我说,你到各级机关办办事,你就清楚了。早上,你去机关办事,进办公室,你说完你要请他/她处理的事,普遍地会听到,明天再说!这不,“希望在明天吧!”哪怕你一大早去,回答也是那样。你们那里,好事好东西,过了几分钟就不是你的了。何谈明天?只有只争早夕啊!


我还想起一次与人谈到起一个省会城市的印象:“烟囱比树多”。那是坐火车中途下车,进城玩。早晨下车,站在火车站后面的高坡上,往城里看,一条条乌龙升向天空,远远多过行道树,比城里公园的森林起眼。“烟囱比树多”由此而来。当时烧煤。


那个省会城市还给我另外一个印象,就是伙食好!上世纪80年代初,一盘里脊肉,一碟番茄豆腐,一碗汤,当时也就是2元钱左右,很享受,愿意下车转乘。


一切在改变。沙尘暴治理了,雾霾也治理了,不仅绿水青山,还有蓝天白云。西部在发展,扶贫攻坚、乡村治理都在有效进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生态文明建设,人们改变了挖山砍林,随意排放,植树守林、护草保水有了实实在在的兜底;工厂排污、防尘、处理固废都有了技术保障和法律管束。能源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生活在变,理念在变,科学技术在支撑,法律法规在起作用,行动在跟上。获得感实实在在。




树根压迫下水管变形,造成严重堵塞。



https://m.sciencenet.cn/blog-2735067-1263282.html

上一篇:这个过程怕是不会再发生了
下一篇:澄江化石群下部化石地层磷矿区大学毕业实习趣事回味与其他

2 郑永军 段含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7 19: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