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出東方-MZLSHU(上海大學)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zlshu007 寧静致遠

博文

年味,年年有余

已有 2307 次阅读 2016-2-5 13:38 |个人分类:宁静致远|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感觉寒假这么长时间,跟平时差不多。只不过学校人少了,实验室不再喧哗热闹。

今天去菜市场,突然发现真的过年了:菜场铺子关了一大半了,明天几乎基本关门了。

赶紧大采购,储备过年。

记忆

小时候的年-春节,是极其期待的。

原因:放假了,可以疯玩;有新衣服;有鞭炮。

其实最重要的是:能有压岁钱。

过年了,其实进入腊月,就慢慢开始准备。

首先,母亲会让人把养得很大的猪宰杀。分发各家,过个肥年:那个时代过年有点肉就很好了。

接着,父亲单位发放一些福利:一些年货,有时候还有鱼等等。

其实,苏北盐城老家有两个传统:蒸好几笼屉馒头(老家这么叫。其实是大个包子);另外就是炸肉圆。

那个时候,各家都不富裕,而且基本都是轮流蒸馒头,因为需要人手帮忙。因此第一家蒸的时候,基本上被我们这些贪吃的孩子,吃了快整个一笼。

这个成为以后几十年后的笑谈。并且那个时候,馒头(包子)的馅是各种各样的:咸菜;各种野菜(说实话很难吃,不是现在城里人想象的有机野菜);萝卜等,后来肉馅的才慢慢多起来。

小时候,吃饭先用筷子扎个洞,看看里面的馅。父母总是责备:太挑食,三年自然灾害,怎样怎样....。一堂忆苦思甜课开始了!

记得第一年上大学回家,母亲给我做了肉圆汤,我一口气吃了10来个。因此给他们留下来的印象,我特别能吃肉圆。直到现在每年还给我们做很多很多。其实,现在这个已经是非常之寻常的东西,不过依然包含父母的爱和关心。

年三十晚上,必定有鱼。但不能吃完,留待初一再吃,称为年年有余。

而拜年,给长辈称为磕头,在初一早晨。早上,母亲会让我们都穿上新衣,小的时候,去长辈家那是真的磕头。这个也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候,年后算算自己得了多少压岁钱。印象中,我的压岁钱一直拿到大学毕业。长辈说:只要没有工作,那就还是小孩子。

其实最后都交给父母了。不是有种说法叫:妈妈帮你存着。成为大家成年后发现的最大的谎言。

随着年龄的增长,每年的迎新年的鞭炮,都是我来点燃。

后来有了春晚,放了鞭炮,看了春晚,做个好梦。

长大

后来,自己成家了。

给孩子准备,带着孩子,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家轮流过年。

真的留在工作的城市过年几乎没有。

那一年在波士顿,我们与几个留学生一起简单的吃了点中餐,就算过年了。觉得,不管怎样还是国内过年好。

前年在休斯顿,我们四个人在游轮上,好像是,因为预定好了:女儿去了去旅游,加上他表哥。

过年

今年,留在上海过年。也许以后留在这个城市过年成为新常态,故乡小时候的年味永远留在记忆里。

学着父母的样子,买了几条活鱼,准备过年...


有孩子姥姥姥爷在一起,孩子却不在身边。其实我们很想念她。
也许这个就是他们这一代的印记吧。
年味

还是有的。

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变化,有些东西在变,比如过年微信的红包...

有些却永远不变:有中国人的地方,总是希望在过年的时候与家人团聚。

这个也许就是最根本的中国梦。

祝福父老乡亲,身体健康,一切顺心!

祝福孩子!HAPPY NEW CHINESE YEAR! 其实你在我们心里还是小孩子的样子。

无论在哪里,家总在心里。



https://m.sciencenet.cn/blog-2757522-954625.html

上一篇:主要看气质-气质在哪
下一篇:春节礼物到-ABBS文章接受

5 史晓雷 钟炳 李璐 韩玉芬 wangqinli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0: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