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朋刚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singhuaNCC

博文

关于科学创新的梦境思考—张朋刚

已有 3839 次阅读 2010-12-8 09:04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陶文铨, 杨世铭, 姜任秋, 传热学

科学创新一直以来就是一个很普遍的话题,也是一个时常被人谈及的话题。就我个人而言,到目前为止没有多少科学创新之举,但是却在生活中有过些许渴望科学创新的梦境,并且在现实生活中给了我一些指导意义。 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我特别喜欢《传热学》这门课程,对于辐射的换热机理十分感兴趣,当时我们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院长叫做姜任秋,与陶文铨院士、中国传热鼻祖杨世铭院士关系极好。在他教授我们传热学的那些时间里,我将传热学的书籍仔细阅读很多遍,总是发现每一次都有新的收获,并且对于传质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至于我有一天晚上做梦,梦见了辐射换热的一个话题:辐射换热最终是由于温度过高,然后激发了活跃的辐射体周围的物质分子运动,分子将活跃的能量传递给再周围的物质分子,依此类推,辐射换热才得以进行,因此物质的温度越高,辐射换热的水平越高。对于一个传热的初学者,我当时对于自己这样的梦境十分兴奋,便告诉了姜院长并得到了他的鼓励和支持。 第二件梦境是关于传热学计算的。记得当时我们有一门课《换热器原理与设计》,这门课程里面牵扯到换热计算的问题,里面有一个先后顺序,就是在传热系数和传热面积都没有的情况下,如何进行传热计算的问题。在梦境里面,我通过工程数学的迭代法竟然奇妙地解决了此问题,第二天早上5点钟就起床,将仅有的记忆写在纸上,并且在当天下午告诉了我们的传热学老师,他也是毕业于清华大学的一位注重年轻人才培养的人,对我的算法十分肯定,这让我对于换热器设计的传热计算有了更浓厚的兴趣。 在梦境中我经常出现的一种算是与科学相关的就是:读研究生的时候,当时经常有宿舍的同学说我半夜说英语,并且说的十分清晰。可惜说的英语对于现实的指导意义不大,就当做一种锻炼吧。 科学创新,不仅仅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专业积累和广泛的博览群书,也需要我们执着的精神,如果能在梦境中把科学研究的难题解决,足以说明我们的执着,前提是你睡觉前总是在想科学问题。愿以此小小经验,与大家共勉。

https://m.sciencenet.cn/blog-276473-391443.html

上一篇:如何做一个好的博士研究生,重申方法论——张朋刚
下一篇:幕后工作者—要默默无闻但却收获巨大—张朋刚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1 00: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